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银行家》2006,(5)
声音社会资金可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银监会召开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表示,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 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觉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相似文献   

3.
申庆涛 《浙江金融》2006,(12):51-52
(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具体表现是县以下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快速萎缩.农村资金逆向向城市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另外,忽视对非正规金融的引导、监督和促进其健康发展。民间金融长期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现行农村金融具有明显的金融抑制特征.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不能见光.只能在“地下”活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层次和个性化,此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金融需求为基础,积极开发农村信贷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和营销机制,才能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需求受到抑制,资金陷入恶性循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构建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  相似文献   

6.
后改革时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战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后改革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即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决定了区域金融市场的二元化。从后改革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已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农户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后改革时期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位,其核心不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的多元化,而是适应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户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上的金融需求,建立“城乡协调、统筹兼顾、资金回流、扶助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6年国务院作出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何益融服务体系”。建立新的合作金融体系,必须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这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这项改革,对于正确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动,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是福福建省农何金融体制改会进程中,通过对全省1022个农村信用社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营…  相似文献   

8.
兰虹  张华  刘容 《西南金融》2011,(11):57-59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求农村金融提供资金支持,而农村金融要提供资金支持,必须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即建立多层次、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快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进程,大力发展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强调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农村金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涉农贷款难的问题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农村地区资金供求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尽快提高涉农贷款服务水平,创新贷款服务方式,制定和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加快发展的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当前,我省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造成了农村地区资金供需不匹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困扰农民贷款难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独从金融供给方面,已无法全面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须转换角度,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以及其他层面综合研究,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相似文献   

12.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影响经济。中西部地区经济多数相对欠发达,主要表现为资金需求量大而资金供给能力偏弱;同时,中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因此,金融必须与之相适应,与经济同步发展,并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工作模仿较发达沿海的模式或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方式均不能适应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西部地区银行必须转移信贷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意义上,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更为一般的定义是,普惠制金融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本文按照这一定义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普惠制金融是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第二,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第三,由于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遵从内部评级和历史信用记录对借款人进行"定价",其结果必然构成挤出效应——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实际上通过金融体系完成了向强势融资主体的资金提供;第四,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和小企业亦事实上需要普惠制金融加以覆盖;第五,在中国,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且只能立足于金融增量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民营金融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业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目前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几家机构都无法起到金融支农的作用,地下金融异常活跃。现实中占据农村资金借贷绝大部分的非正规金融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收编”目前仍处于地下状态的农村民营金融应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 《西安金融》2007,(1):12-17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从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到这次以微观机制再造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改造成既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拉赍金需要,又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金融多元化是可持续发展和有拉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张春超 《济南金融》2007,(11):68-71
本文经调查发现,目前农户的承贷能力明显不足,在农户自身条件所形成的信贷约束未打破前,单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必须构建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才能保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来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将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农村信用社具有适应农村环境的特殊优势,必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功能,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邮政储蓄在农村吸储的资金回流,结合农村保险的推出吸引商业性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农村金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涉农贷款难的问题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农村地区资金供求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尽快提高涉农贷款服务水平,创新贷款服务方式,制定和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加快发展的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农村资金缺乏、金融服务缺位,迫切需要建立村镇银行以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南农户金融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农村486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户具有广泛的金融需求,小额信贷服务为一部分农户提供了必须的生产资金,但是许多非有效的商业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不足导致放款方式及满足需求的层次上存在差异。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内容、方式和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这要求必须从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入手,构建供需对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海南反映出来的事实或能给中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些许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