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晨亮 《中国金融家》2012,(11):116-116
竹林,小道,山湾……黎明的山村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我小心地将银行卡放进包裹里,准备送侄儿出门。他幸运地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头发花白的老母亲一再叮嘱我小心丢钱。我知道卡里装着的是外出打工哥哥的血汗钱,马虎不得。在乡村,8000多元,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放心,钱在卡中,加了密码,保险得很,就是卡丢了,钱也丢不了。"我一路安慰着母亲,直到她脸上的忧愁绽开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     
爬过年头老母亲86岁了,她像小鸟一样萎缩在床上,瘦骨伶仃,双目黯然,不能言语。我送走过很多长者,知道母亲像秋日的落叶那样随时都可能滑下枝头,坚持每星期回家看望次。无法和母亲交流,我便用手摩挲她苍老而冰冷的面额,让她感受骨肉的亲情。今年4月12日星期天,是我例行回家探母的日子,不料上午有事,便推迟下午回家。下午刚要出门,乡下就来了电话,说母亲辞世了。  相似文献   

3.
多夸夸父母     
王纯 《时代金融》2015,(4):67-68
<正>上次回老家,我看到母亲正在做针线活儿,就随口说:"妈,你给妞妞做的小花褂真好,她特别喜欢。我同事看了,说你的手真巧,同样是小花褂,你做出来合身,孩子穿上一点也不显土气,还多出点俏皮呢。"母亲听完我的话,像个孩子似地眉开眼笑起来,却谦虚地说:"老了,不中用喽!"父亲在一旁说:"你妈手巧,年轻的时候别人经常夸她呢!"母亲听了,有些羞涩地低下头,我看到了她脸上满足和幸福的笑容。那天,母亲心情特别好,一直哼着  相似文献   

4.
<正>父亲从来都觉得城里的房价太贵,一堆钢筋砖头值不得那么多钱,便总劝我等跌些价后再买。等了好几年,没见房价有回落,倒见证了房价翻跟斗似涨,我终究扛不住,打算以涨了近一倍的价钱买套商品房。母亲数落父亲,怪他对房市判断失误,耽误了儿子买房。父亲却煮熟的鸭子嘴硬,要我再扛几年,就不信房价不降。母亲白了父亲一眼,说:"男人成家立业,得先有一个窝。"为房子,母亲没少埋怨父亲,说没住过像样的房子,全家9口人,在父亲不足40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住了近二十年。期间,有过改善住房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家庭唯一的"资源" 我叫余志强,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康家村.父亲叫余友田,母亲叫沈丽辉,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懂事以来,就知道家里很贫困.父亲是个老实农民.为了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1991年9月他到乡石灰窑去打工,负责最危险的凿眼放炮工作.1992年4月11日下午,我放学刚出校门,就碰上本村的李村长,他见了我就说:"志强,你父亲在乡石灰窑炸石头受了伤,快回家去安慰你母亲".我拼命往家里跑.谁知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当时就疯癫了.安顿好母亲后,我们又往医院跑,赶到乡卫生院,只见父亲全身除了脚掌和嘴巴露在外面外全身都用绷带包裹.一路上邻居不断叮嘱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不能嚎哭,不然对父亲治伤不利.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真的没有嚎哭,但泪水却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多年。那些年为了不让他受委屈,母亲执意不改嫁,也因此吃了很多苦才供他念完大学,他对母亲的感激无法言表。在异乡求学和工作的日子里,他时常给母亲写信诉说自己的计划、成绩和想念,并且一直在信中说:"妈妈,我爱您,我一定要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他娶了一个城里媳妇,人虽然长得漂亮,却对他的母亲挑三捡四。当他想接母亲来住时,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母亲怕儿子受夹板气,干脆连去他那里的时间也少了。再后来,他的儿子也大了,他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对母亲的关心极少,只是  相似文献   

7.
林涛 《湖南地税》2009,(4):62-62
时光倒流到1989年夏,那时我高考败北。前程一片迷雾。8月初,我接到了湖南电大直属分校的录取通知书。我犹豫不决间,父亲母亲却决意让我读到无书可读为止,一定要看到最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母亲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是却有着中国老百姓特有的纯朴和智慧,不时从其口中说出来一些虽然听起来有些"土"却深含哲理的话来.谈到财富,母亲说得简明扼要:"好汉子不花有数的钱."  相似文献   

9.
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我们,或许游历名山大川无数,但真正清澈的河流小溪又有几何?依稀记得我的童年时代,父亲被关"牛棚",母亲带着姐姐和我来到江南水乡的祖籍暂住,我们居住在母亲家族的祖屋里,由母亲辅导姐姐和我学习小学课本,阅读在抄家中幸免于难的书籍。  相似文献   

10.
余平 《理财》2011,(6):6
前一段日子,一个证券公司的朋友极力推荐我买一只消息股,他信誓旦旦地说这只股票三个月内翻倍没问题,经不住诱惑,我从积蓄中拿出八万元准备买这只股票。母亲是个老股民,她劝我说消息股靠不住,我像是着了魔一般,根本听不进去母亲的劝告。最后母亲无奈地说:"你从没炒过股,连个股市账户都没有怎么买股票?干脆我帮你买下这只股票,赚了算你的,亏了算我的。"母亲的话很  相似文献   

11.
忆母亲     
母亲人生落眸的那一刻,在我的眼里,世间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失去了灵性,没有了生命。面对生命的瞬间消失,我们显得无能为力。我悲痛欲绝,却欲哭无泪。挥之不去的是母亲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坚毅目光,和闪烁在眼眸深处对儿女的浓浓爱意和不舍之情……记得母亲去世的前两天,我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听她给我讲了祖辈相传的古老故事。言语中充满对祖先的敬意;亦有对人生的感悟。此时,母亲的语话中充满了释然和宽容。说到忘情时,她的脸上竟呈现出久违的红晕,目光神采熠熠,嘴角绽放着笑意。刹那间,母亲好像恢复了青春,回到了几十年前;我也跨越了时空,回到…  相似文献   

12.
<正>天下哪个当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幸福?不过,幸福没有统一标准,能够在通往幸福的路上给儿女一些画龙点睛的指导不是件容易事。俗话说,知女莫若母。母亲总能在关键时候给我最好的指导,堪称我的"幸福导师"。母亲识文断字,明事理。她从来不给我施加压力,也不逼着我一定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我家对门的燕子考上了南开大学,我姨家的表妹去北京闯荡挣了大钱。母亲从来不当着我的面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她常说的一  相似文献   

13.
使命     
虽然父亲和母亲都把嗓门压得很低,但罗尔还是听清了他们在说些什么。"如果卡拉还在,那么再过两个月,我又可以收到他送给我的母亲节礼物了!"母亲的声音中带着悲痛。"不要难过,我们还有罗尔这个儿子,他一样会送给你礼物的!"父亲安慰母亲说。  相似文献   

14.
上午8时15分,戴着“孝”字黑纱的她,轻轻推开了我的办公室门,我一愣:5天前她才匆匆忙忙地赶回老家奔丧,怎么这样快就回来啦?老母亲的后事处理完了吗?“我放心不下咱们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哪!”面对着这样的好同志,我的眼圈湿润了。一1996年10月,机关实行...  相似文献   

15.
我是工作在基层财政所的一名普通农税干部。我从事财政工作将近lO年。10年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恍如白驹过隙,但在我的记忆里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从天真无暇的少女到大方沉静的母亲;从一窍不通的财政新兵到“笔下有财产万千”的预算总会计,我时时刻刻地欣喜着  相似文献   

16.
每当"三八"节来临,看到日历上醒目的"三八"节字样时,就有一丝心痛袭上心头。我对"三八"节的认识,是从母亲口中得知的。从我记事时起,每当"三八"节来临,母亲撕下日历,就会不由自主地说:"三八节到了。"开始我不解为啥有"妇女节",没有"男人节"呢?心里有种不平衡感。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不平衡感很快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买菜     
<正>父亲由村里务农的两个哥哥抚养,母亲则由我个人负担,并随我到城里生活。这是我们兄弟三人协商抚养父母的协议。母亲六十多岁了,她一生饱经风霜,艰难地把我们兄妹拉扯成人,并且还带大几个孙儿孙女。艰辛的历程、苦难的生活,使母亲比同龄人显得苍老许多,但她身体却很健壮,精神饱满,手勤脚快。初到城里,想让她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但她却闲不住,第二天便接送孙女上幼儿园,第五天便独自上街买  相似文献   

18.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在我刚懂事的时候,就学会了这首歌,但却弄不懂歌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     
母亲1991年逝世,离开我们整整24年了.母亲生我、养我,对我的影响至深.她是仁慈的母亲,又是一个信念坚贞、矢志不渝的共产党员.她平凡、朴实,但在我们子女的心目中她是高洁、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陆一旭(陆寒芸)1911年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没落官宦的封建家庭,女中排行老四,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过了60岁生日后,身体渐走下坡路,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不管是蹲久一点、站久一点,还是背东西多一点,腰就酸痛无比,每次母亲一犯病就发誓:"我再也不劳动了,安心享清福。"可她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病一好就忘了,仍旧继续干农活。直到我和妹妹商议,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接母亲到城里住。母亲一听,急了,嚷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