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全球化战略新思维应成为我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明确的定位思路,同时,借助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紧构建主动金融战略与策略,尽快完成从被动金融向主动金融的转型;最后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中心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其大大推进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出发,将国际性金融中心分为区域性、功能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并从劳动力市场、营商与监管环境、开放程度与国际化程度以及其他软环境四方面指标进行考核,研究上海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得出上海目前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差距较大,应当优先巩固发展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比较金融史的分析视角,以英国伦敦作为主要参照对象,归纳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特征,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进行金融要素的SWOT综合评判,进而提出若干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提出了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其大大推进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出发,将国际性金融中心分为区域性、功能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并从劳动力市场、营商与监管环境、开放程度与国际化程度以及其他软环境四方面指标进行考核,研究上海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得出上海目前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差距较大,应当优先巩固发展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丁浩  侯磊 《金卡工程》2010,14(9):188-188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金融中心建设遵循法治化道路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由于金融基本制度的事项应当由国家统一立法,因此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地方金融立法权限和空间有多大以及如何协调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等实际问题。笔者运用立法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探讨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地方立法空间和国家层面立法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立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与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件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积极培养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8.
9.
一般认为,经济实力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重要的条件.但从历史的变迁看,经济实力也许仅仅是基础而已,并非是最重要的条件.而金融政策即金融管制放松及金融开放的程度将最终决定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从而决定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上海迅速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争夺金融主导权。本文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思考,分析出上海的优势与劣势,由此提出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几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金融集聚和扩散的动态过程,反映了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拥塞效应、金融安全、追随客户、地区竞争以及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等方面解释了金融扩散的原因。针对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集聚和扩散的现状,结合静安寺、淮海路商圈总部经济和金融机构集聚度较高的状况,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规划布局中“1+3+1”,即“一主三副”和一个灾备中心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关于打造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评析与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国际金融中心成立的条件,考察了伦敦、纽约、香港、东京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城市一香港、上海、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战略的高度,讨论、评析了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湘东 《上海金融》2006,(12):66-68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应借鉴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除了从国力、要素、模式、政策扶持、强势本币、运行网络、市场环境、人才资源、适度监管等方面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外,对机遇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朱宇锋 《时代金融》2012,(17):83-84
<正>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目前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各异、形成原因多样、竞争格局明显,面对这种形势,上海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建设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  相似文献   

17.
周炼石 《新金融》2005,(6):19-21
本文认为上海要尽快实现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在近期内需要并可以见效的三大突破口是:融资租赁公司、公司债券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三者共同点是在国际上均具有发展规模优势,而上海的发展严重不足。因此大力发展这三项建设,能极大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金融主体、金融产品、金融活动高度聚集的活动所在地,是金融创新策源地和金融风险多发地。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诸多因素中,法治保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个“法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与监督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的一项国策,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监管体系。政府主导在前期有助于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但同时对市场机制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应该逐渐加强法律的作用,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市场环境。尽快制订涉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法规和规章,提升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这三大监管机关的行政地位和监管权限,完善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法院,"为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化趋势及市场的巨大需求,内地银行业的金融专业人才仍然供不应求,人才的素质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相比,在产品创新能力、国际金融知识、操作及营运的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