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大、质量不高、就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遇到诸多障碍,如社会保障制度与户籍制度的不合理、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的不科学、劳动力市场的不统一、相关经费投入的不足。要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作用,建议做好如下工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强化劳动力市场管理职能、加大对教育、医疗、职业培训等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跳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从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两个方面而言,地方高校都是支持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服务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组织协调节器职能,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之间的沟通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4.
苏南是全国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人力资源存量的充分利用,其二为人力资源品质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政府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农村地区经济全方位发展,各地政府应当以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切实推动农业生产相关科学技术创新,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表现较差,难以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相对符合预期的支持与帮助。为此,各地政府需要更加切实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助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赋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墨玉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墨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提高墨玉县劳动者素质,对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墨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在简要分析墨玉县教育发展现状和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墨玉县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政府做好投入工作,建立人才管理体系,来实现墨玉县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特殊性,利用2012—2015年的调查数据理论与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农村商业银行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股东类型方面,高管持股、员工持股和银行持股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均对其财务绩效影响显著;政府性质股东对农村商业银行社会绩效影响显著,对其财务绩效显著负向影响。在股权集中度方面,高管股权集中度越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越优异;非金融法人股权集中度越高,将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实现良好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政府性质股东股权集中度越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表现越好,但不利于财务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政府要强化自身职责,加强政策与制度建设;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最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并比较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行为偏差,提出我国政府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从政策制定、机制建构、制度创新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吴江和李梅所著的《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变迁机理与创新路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是以重庆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为基础,以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地方政府创新理论和政策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编写。该书主要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政策创新展开研究,作者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对重庆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变迁和演进趋势进行历史分析,就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就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学研究,从而明确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政策创新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能够为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绩效评价是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改革,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效益与效率的重要策略和工具.本文在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9个县(区)2005~2006年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人力资源利用也得到了改善,但其开发现状仍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政府管理提供了追求高效的行动指南,但政府目标的多样性决定管理的多维性,这种多维性尤其体现在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在追求组织绩效的同时,也要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涵,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创新理念、变革管理、提高绩效,达成全面改进,完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取不同途径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变革,适应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4.
杨筠 《农业经济》2007,(10):59-61
人们在论说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时,很少提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自身的"有限理性"问题,而一味地责备政府。实际上,西部农户教育投资自身的"有限理性"是很明显的,主观上受"学来的无助感"、"信仰体系"和心理预期的影响,客观上受制于二元分割的制度安排。西部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有限理性"是分析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一个基础性约束。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的进步上,而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则是决定农业科技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农村,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形,高素质的人才位于顶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加大对人才的开发对于农业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分析,寻找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调整与优化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精准扶贫"战略为核心参照,去驱动农村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是加快农村民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而受制于发展理念片面、运营模式单一以及管理体制落后等因素,当前"精准扶贫"战略与乡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接,并未形成交互共进的双赢格局。因此,应当立足现阶段农村社会的发展实际、稳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充分借助相关利好政策、构建高效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桂蓉  黄珣  吕勇 《农村经济》2005,(3):128-12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而落后的四川农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又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根据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道德建设是人力资源开发顺利进行的重要政治保障.把道德建设寓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之中,对推进新农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举希  施杨 《农业经济》2007,(11):19-2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自身素质提升的要求,而且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在分析苏州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内在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苏州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对策建议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小毛 《农家之友》2009,(16):12-14
中部地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集中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是破解中部地区“三农”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部崛起目标的根本要求。在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二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三是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保障制度,四是要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五是要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转移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