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浩 《中国金融》1994,(4):17-18
逐步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徐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改革的目标已经明晰。但是,作为专业银行如何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并非易事,有很多实际问题尚待解决。笔者就专业银行如何开拓思想、扩展新型业务,真正转换经营机制谈几点看法。一、建立规范化的金...  相似文献   

2.
(一)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 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质就是要真正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组织。其必要性在于: 首先,从银企关系看。一方面,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受到企业能否顺利转换经营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银行经营机制转换又可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形成外部资金压力,硬化信贷约束,解决企业吃银行资金“大锅饭”的问题。搞活企业,必须先搞活银行,企业在转换机制,银行更不能滞后。 其次,我国专业银行出现行为扭曲和短期化,主要是没有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因此,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构建和优化专业银行自我控制机理。从根本上说,专业银行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必须以科学的经营机制为基础,才能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和风险制约能力的银行。  相似文献   

3.
基层工商银行如何转换经营机制中国工商银行万县支行杨宾枝,郑卫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求向市场.国家专业银行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工商银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应适时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资金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  相似文献   

4.
陈江旭 《新金融》1994,(10):7-10
创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要求,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会对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企业转制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重要基础,因为企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和经营环境,银行体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有着内在的联系,前者受后者的制约。与此同时,专业银行商业化为企业转制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由于企业转制的艰难,预示着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者从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出发,对银行与企业的改革以及重塑银企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核心,作为专业银行业务"半壁江山"和收入来源"主渠道"的储蓄工作,经营机制如何转换,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现就如何转换储蓄经营机制作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以求教于同仁。一、储蓄经营机制的现状反思现行的储蓄经营机制已远不能适应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要求,突出地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建设银行将面临着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首先遇到的是经营机制转换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政策性银行,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发展商业性银行。现有专业银行要逐步转为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根据这个精神,建设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钟赛成,孙喜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以后,我国的各大专业银行就和众多的普通企业一样,面临着一个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就必须改变现有银行国家所有的产权制度,建立新的产权制度,这是...  相似文献   

8.
基层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刍议杨小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也必须迅速配套,国有专业银行必须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但目前转轨所面临的问题多且大,特别是广大基层银行,面临着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金融体制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改革,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既定方向,构建中国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探索顺利实现自身经营机制转换的正确途径,正日益成为引人注目、值得深入思考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股票、证券市场已经形成,金融市场不断扩大,社会直接融资量增加,各家专业银行纷纷开办信托、国际金融、房地产开发、债券买卖等新业务。这些新情况要求农村金融部门审时度势,尽快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当前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现状看,与市场经济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正> “改革的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这是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的呼唤,在这股来势不可挡的冲击波下,大批企业大步迈向市场,为转换经营机制再度出击,面对日趋成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民经济枢纽的金融部门应当如何发展呢?笔者认为,专业银行走向市场的关健是实行企业化经营。一、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模式选择。实现专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的变革,应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1、逐步实现专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2、逐步解决专业银行利益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解决好上述两个问题的关健在于抓好两权分离。现行体制下,两权分离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思想,抓住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做到与工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同步进行,即尽快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最终走向市场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的、长期的工作。近期专业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思考刘敏夫,范振斌专业银行分离出政策性业务之后,如何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是摆在金融企业面前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就政策性业务分离后,在市场经济导向作用下,如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实现专业银行的机制转换问题略陈...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民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金融则是资源配置赖以实现的重要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媒介的银行,其业务性质、经营范围、管理体制都要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制约,同时又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服务。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必须与职能企业(工、农、商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同步。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多层次竞争的挑战。因此,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来重新构建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脱颖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市场机制的要求是一致的。它具有经营范围的广泛性、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经营管理的自主性、经营目标的盈利性等特征。目前,按照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向市场机制转换,这就要求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利率机制由计划利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的难点与出路吴昌铨,涂新荣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速度明显加快,企业开始走向市场,逐步以追逐利润为最大目标进行独立经营,然而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中国工商银行大丰县支行江震华,练镜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深化了企业改革,推动了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步伐,给银行和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最大的债权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专业银行正逐步进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在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究竟在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又怎么克服呢? 难点之一:银行职工多年捧铁饭碗吃大锅饭的习惯难改。在我国,银行是公认的“铁饭碗”,待遇令人羡慕。现在一下子要大家走出这样的“保险箱”,到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去闯难免有很多思想阻力。尤其是改革14年来,银行职工只享  相似文献   

19.
银行筹资成本攀高的成因与管理方略徐敏锐,张承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各专业银行都在大力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求资金平衡”的国有商业银行迈进。为了在自我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作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银行也必须转换经营机制,积极适应和主动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最近,笔者就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分别走访有关专业银行和企业,对转换银行经营机制的背景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只有实现银行机制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才能健康发展 (一)资金运动的联系。资金运动是银行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供应。要使这些资金实现“二重支付,二重归流”的方向运动,使资金正常周转,实现良性循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