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生态需要与生态消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态需要是人类需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需要的实现形式是生态消费。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生态需要,并给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态消费形式,对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上述理论观点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条件,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生态经济的核心动力,动态生态税税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需要。建立动态生态税量化模型有利于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构建了动态生态税方程,动态生态税税率模型,企业本期应交生态税总额模型。  相似文献   

3.
生态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当今世界人类最稀缺的需要。农业用地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性生态需要、环境性生态需要、生态性生态需要、空间性生态需要、社会性生态需要和精神性生态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保护农业用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两大主题,但是两者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框架,改变现有经济观念。建立一整套以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实现科学的经济发展、公平分配生态资本及多种手段配置生态资本为核心的经济理念与政策体系,并理顺各政策目标间的次序,从而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系统具有有序性和循环性,推进城市化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生态产业,提倡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6.
生态本位理论是世界文明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和实现观。把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放在以生态为本位的框架内,在理论上旨在使可持续发展学说成为以生态为本位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上旨在使人类超越只把自身需要与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实践选择的唯一的、终极的价值尺度的狭隘眼界,追求各种实践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实现世界系统运行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双赢”的发展轨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琪  张德贤 《经济师》2001,(8):46-47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税概念的提出 ,一方面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的重要经济手段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 ,论证了生态税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藏族是世居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青藏高原藏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藏族的发展。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但生态地位重要,解决高原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依靠政策、法规等强制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依靠藏族传统生态伦理的道德约束力。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有着悠久的历史,提取、弘扬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合理因素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网络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提出了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的特点——由核心企业主导和系统推进,介绍了确定核心企业的方法并描述了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珠江上游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为了保证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持久地进行下去,需要构建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要以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和总结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从协调发展机制各种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纬度达到生态实现,其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态伦理原则,这是沿海生态系统自然价值、自然权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基于现代生态人类中心论理论的纬度,沿海生态开发应该遵循如下伦理原则:遵循自然、尊重沿海生命的伦理原则;善待自然,反对沿海环境法西斯主义的伦理原则;以人为本,生态利用天然资源,确保沿海物种优先的伦理原则;节约、保护沿海自然资源,树立绿色生态开发的伦理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是上市公司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核心。本文运用生态学、财务学、系统论原理与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财务生态系统的各因素入手,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层模糊评判法(FCE)对财务生态系统进行量化评价,为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提供了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发展存在供给制度缺陷、资金困境、供给总量不足与地区差异、建设的科学性与生态性差等诸多问题;农村公路发展应坚持生态化思想:建设要科学规划;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公路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博览园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森林生态保护、森林科研科普、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人文旅游胜地等多重功能的生态旅游地。浙江开化具有开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文章通过分析其独有的旅游资源、庞大的客源市场和便捷的交通设施等,提出了浙江(钱江源)森林生态博览园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布局、分区规划、主题定位及游程设计,并就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所谓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师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之外,还要形成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商务英语专业的科学进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最高准则构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天、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理想境界。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人们的生态和谐思维:维护新农村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界内部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词语来源与含义、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等方面系统地对比和阐述了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接近或相似。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决定了二者之间交叉学科的出现;经济学借鉴生态学,二者逐步走向融合。但由于"生态"是保守的,而"经济"是积极主动的,所以在经济与生态发展之间仍存在"鸿沟"。怎样处理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跨越"鸿沟"是摆在国内外学者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解决的途径仍应该是学科间的交融,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出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双重破坏的问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平衡、生态空间活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自然生态要素识别与敏感度分析、人文生态发展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自然与人文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建构、复合生态空间耦合下的功能化发展指引为核心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重构方法框架,并结合铜陵城市边缘区——东湖地区规划建设展开理论应用与实践探索,为重构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有关制度安排和决策程序着手,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文章针对我国战略环评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善我国股市生态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从理论源头上追溯的话,传统发展观是构成我国股市生态系统脆弱的根源.股市"物理环境"即制度安排存在的巨大缺陷,股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生产能力低下,"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错位,股市生态系统中不同"消费者"之间数量关系的失衡,股市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缺失,造成了我国股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再造健康的股市生态,我们就必须正本清源,突破传统发展观的樊篱,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认识和解决股市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