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发展动力     
认清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有效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发展动力理论经历了单一动力观、多元动力观和系统动力观三个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系统动力观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谐动力论等体系。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革命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一直处于薄弱的状态中。推崇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在现状是这样的情况下,依旧以实际情况出发,跟随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对建设社会的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可以具体的解释为:社会发展动力论主要内容是"中轴线"理论和"历史合力论";社会发展阶段的代表论是"五形态"论和"三形态"论;社会建设目标论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善待自然为主要内容;社会建设途径论包含了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阶级斗争只是社会发展动力之一,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历史转型时期,阶级斗争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但在和平发展年代,阶级之间的统一性占主导地位.社会发展动力的充分释放,需要的是为社会营造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孙雷 《新西部(上)》2010,(2):30-30,29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阶级斗争只是社会发展动力之一,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历史转型时期,阶级斗争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但在和平发展年代,阶级之间的统一性占主导地位。社会发展动力的充分释放,需要的是为社会营造利益受尊重、权利可诉求、竞争有秩序、成果得保护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问博 《魅力中国》2014,(8):269-269
在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利益”这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利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正像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总的说来,利益的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深层动因。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利益矛盾。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利益矛盾及其不断解决.才构成了真正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利益及其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费尔巴哈论》一书中,恩格斯在肯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为人类找到一条扬弃异化和自由全面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杨秀丽 《理论观察》2007,1(2):17-18
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它的形成和确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繁荣发展及其研究成果相联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中,包含并发挥了“历史决定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理论等历史唯物论;坚持并弘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论”、“系统论”和“矛盾论”等历史辩论法;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的论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既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8.
企业利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社会利益是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只有尊重社会“公益”利益,企业“私益”利益才能得到社会认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张朝龙 《特区经济》2008,(12):25-2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发展利益。人具有追求利益的天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利益追求、调整和不断解放中持续实现的。改革就是在"还人利益"中不断与时俱进,从"还人利益"到"平衡利益"以实现理性利益。理性利益是社会和谐、社会发展合力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芳玲 《理论观察》2003,1(6):13-15
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看,可以从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要素两个角度考察社会发展动力。邓小平提出改革动力论,主要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反作用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创新动力论,主要揭示了对生产力内在要素的变革,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表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动力和根本目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长期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因而党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统领党的执政理念、干部队伍建设、执政制度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韩非子》与《君子论》中关于实力、人性、利益以及“君主之术”等方面的社会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是进步潮流的典型代表。虽然他们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但他们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各方博弈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我国企业并不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源,缺乏的是使利益源发挥作用的实现机制.本文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的必要性,探讨了决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的利益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系统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潜藏在人自身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根据精神可以变物质的原理,它可以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任何社会都不会丢弃它。但是选择什么道德原则作为社会的道德基础是由社会主体的本质所决定的。 一、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非摈弃道德 伦理道德问题看起来是经济理论之外的问题,实际不然。从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开始就注意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他在完成《富国论》之前著有《道德情操论》,并先后修改六次,成为《富国论》的姊妹篇著称于世。随着经济学的狭隘分工和技术倾向的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们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同时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步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牵动着政府、媒体、学者和百姓的神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保护农民利益 城市化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的人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因此,城市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身份的转变和地位提升问题.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二元制结构,长期以来农民在经济、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无法享受国民待遇,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再得不到有效保护,再遭到侵害,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农民处境将更为艰难,由此引发大规模的社会矛盾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们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同时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学说认为,整个人类社会是在诸多“合力”交织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一不是在没有人的参与下进行。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始终是人的发展,所有物的进步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为不断地解决人的匮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林曦 《辽宁经济》2011,(5):94-96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个对说明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有说服力的理论,两大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借鉴、共同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来解读我国新《公司法》中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