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张谊浩  裴平  方先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112-127,159,160
结合话语和话语权的相关理论,作者解读了国际金融话语权所涉及的谁对谁说、说什么和如何说等层面的内涵意义,分析了国家中心主义、建构主义、国际金融属性、国际金融利益指涉性、国际话语支配性、国际货币权力相关性的六大本质特征。其中,谁对谁说主要指谁是话语实施者、谁是话语对象以及国际金融"现实"建构权归谁所有的问题;说什么包括了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身份的定义权、话题选择权和事务的主导权等国际金融话语的主要内容;如何说则关系到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等问题。在现有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格局中,存在霸权-非霸权的话语分布结构,其功能包括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与稳定的积极作用和制造发展幻觉、用假象替代真实、安排等级、树立国际权威等四个方面的消极作用。作者认为,由于国际金融话语霸权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单极,中国应该理性选择沟通、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从强化话语权意识、构建本土化金融理论、增加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主动设置国际金融议题、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争夺国际金融定价权等六个方面来有效提升自己的国际金融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现代化带来了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文章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探析中国人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并进而分析公民意识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晓燕 《理论观察》2013,(6):113-114
公民教育是构建公民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而当代中国推行公民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然成熟。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教育提供了群众基础;网络事件助推公民意识觉醒,大众传媒成为公民教育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公民素质代表着国家形象,彰显着社会文明程度。提倡公民的道德文明建设仅只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还应该具有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热情、对公共事件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对个体与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清晰认知。因此,有必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历史作一梳理,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再将国外的有益经验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力求探寻到一条更加有效地提高公民素质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在中国公民意识发展中作用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  刘德林 《发展》2006,(9):56-57
衡量社会变迁,有许多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格理想的改变,经济体制改革彻底到位,政治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旧体制下的政治型人格才能转变成经济型人格,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才能转化为民本位思想,深入骨髓的臣民意识才可能转化为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正处于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凸现。如何寻找新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是摆在学术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非政府组织体系的公民社会,为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野,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通 《魅力中国》2010,(3):340-3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八,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欲望也愈加强烈。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现实来看.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但我们也应看到当下的不足,公民参与还是存在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首先探讨公民参与的方式和价值所在.然后阐述公民参与的困境以及问题的缘由,最后提出改进公民参与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贺良林 《新西部(上)》2007,(9X):98-98,100
从家长的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的政治文化;从人治的政治文化走向法治的政治文化;从臣民的政治文化走向公民的政治文化。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正朝这一方向不懈努力着。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而目前大学生在这些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欠缺。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做法的基础上,应采取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高校形成培育合力、社会营造培育氛围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于民主政治来讲,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社会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发挥社会独立之眼的作用。而在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却受到一系列制约,经济上市场体系不完善、政治上政府监管体制的垄断性、文化上公民意识不健全。因此,应该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意识、转变政府职能,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强化社会监督、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同时,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给民主政治带来了诸多困境。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加快法律法规与网络伦理建设、培育公民意识是提升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自身变迁的驱动力,也有全球化的外在冲击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要大力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积极倡导主流政治文化,勇于接受全球主义观照下的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家长的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的政治文化;从人治的政治文化走向法治的政治文化;从臣民的政治文化走向公民的政治文化.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正朝这一方向不懈努力着.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导致当代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出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和特点,这也影响着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使得公民政治社会化的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对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探究出几点公民政治社会化过程规律。  相似文献   

15.
彭丽媛 《魅力中国》2011,(17):76-76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 公民与公民意识 1.公民 公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到:“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中,就是一个城邦。”我们可以看出,公民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性和民主性。但是,到中世纪后,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公民”转化为臣民,公民的权利和地位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和文化形态,如党的基本理论和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其处理的好坏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公众环境政治参与对于整个环境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理论、现状和对策进行梳理,希望能对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民社会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自治性和非营利性等,而且由于形成与发展特殊环境,折射出不同于一般公民社会的双重品性,从发生学视角进行审视,其双重品性主要彰显为:产生过程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并存;发育动因的内生性与外引性并存;未来趋势的光明性与曲折性并存。中国公民社会在调节经济运行、规制政府权力、重建社会资本、联结"私域"与"公域"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行为四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沟通,协调发展,构成了政治文明的统一体。就四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之“本”,不同的政治文明形态的本质属性要由它来体现;政治体制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则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规范。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政治生活中。但由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法制的不构建全等制约,使得现代民主无法更好的实现,所以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