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出现了多起问题产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品牌的声誉,也对"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各行各业均有涉及,其中尤以服装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本文深入浅出的由"中国制造"品牌的发展说起,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服装业现今存在的质量危机,并且对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期冀为中国制造品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龙微微  程悦  李珈 《特区经济》2006,(4):171-172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民族品牌,如何借鉴跨国企业品牌成功的品牌策略,结合自己本身的特点,使得自己的品牌能走向世界进行了分析。首先就品牌的策略以及企业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以及品牌国际化三者关系进行阐述。之后在进行大量文献参考的基础上就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总结分析。本文第三部分着重就跨国企业主要的策略进行了阐述,之后对于中国在品牌创立,品牌维系以及品牌的延伸等三个时间阶段上如何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在我国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知名品牌的经济型酒店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驻国内。我国经济型酒店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走适合自己的特色品牌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经济型酒店目前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经济型酒店明确的市场定位意识、市场定位策略、品牌形象树立和构建的重要性,提出具体品牌建设实施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4.
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制造"影响力的加大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其所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趋增多。本文从"中国制造"遭受的贸易摩擦入手,指出"中国制造"压倒性的数量、逐年加大的外贸顺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了"中国制造"的当前发展特点,并由此指出"中国制造"必须转型,最后提出自主创新与品牌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的两个引擎。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11,(15):25-28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品牌影响力。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实现企业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创建全球陆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黄鹰 《开放导报》2003,(5):13-14
"中国制造"的症结所在 1."中国制造"缺少世界品牌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份名为"科技与中国制造"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家电、医药、电子、服装等10个制造业在内的共80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制造总额中的比例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力、资源控制力、品牌影响力。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实现企业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创建全球性知名品牌。综观世界领先的区域产业,世界性的品牌出现往往依托于区域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例如,美国硅谷IT产业孕育了Microsoft微软、Intel英特尔、Google、Yahoo雅虎、Oracle甲骨文、  相似文献   

8.
夏永杰 《魅力中国》2010,(11):121-121
本文介绍了明治巧克力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现状,指出了明治巧克力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明治巧克力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明治巧克力产品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从而提出了明治巧克力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并最终指出了明治巧克力的品牌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6,(12):23-23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日前在“产品创新与民族品牌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虽然近年来发展得非常快,其优势产品占了很大市场,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弱点在于产品和品牌。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产品的创新非常重要。只有产品创新,才有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营销中,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品牌竞争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方面。作为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品牌呢?成为企业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宏观方面,论述了我国企业的品牌策略。第一部分,对品牌的定义做了解释;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企业品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企业如何创建一个成功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摆在每个欲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面前最迫切的话题。实际上,近年以来,中国企业尝试通过收购世界跨国公司的业务部门和品牌资产,企图达到快速在中国市场树立自身品牌的目的。但事与愿为,明基宣布将其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破产;同样身陷并购之困的TCL也举步维艰……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品牌经营的并不成功。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品牌和业务部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中国企业如何管理和处理收购过来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和品牌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博研答客问     
《上海经济》2006,(7):74-76
系统性能力缺失使中国企业国际化代价巨大 在全球市场推送一个新产品不仅仅需要设计和制造,还需要资金和渠道;而让拿来的国际化品牌真正为自己所用也不仅仅依赖股权,更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综合素养.面对这些系统性能力的要求,联想企业有着自己的难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自主品牌制造商并未停止对产品与品牌进行调整的步伐。只是在目下的市场中,鲜有成功的个案。而当世界汽车市场对中国自主品牌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时,中国的自主品牌制造商缺乏足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渠道沟通视角的“中国制造”危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7年中国制造在国外连续发生市场危机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更给中国制造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生存和竞争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市场营销价值传递系统”概念模型下,从渠道沟通角度对中国制造危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根据渠道沟通质量对企业发生危机与否进行判别的准确率达到56.63%。指出,加强渠道建设和渠道控制对中国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宁与耐克的较量,其实是从李宁这个品牌一诞生就开始了,而15年间也就是近5年,彼此双方才开始真正感觉到对手带来的强劲压力。当成熟的耐克全面登陆中国市场,计划一如在自己家门口一样"横扫千军"时,却发现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李宁品牌,自己曾不认为能够成为对手的李宁公司,似乎依然保持着从创立开始时就有的那股强劲的生命力,在各个领域开始频频与自己短兵相见。而对于李宁来讲,要成为全球性品牌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在本土市场成功阻击"洋品牌",否则一个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的品牌,去奢谈什么国际化无疑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携“物美价廉”之威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一个流行已久的看法正在加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只要把自己定位在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造上,不断降低成本,以低工资取胜,即使是用别人的品牌,为别人打工,也可以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17.
刘洋 《中国经贸》2014,(12):86-88
目前,在我国市场绝大多数的奢侈品牌都来自国外,本土的奢侈品牌却屈指可数。究其根本,无论是国内的普通消费者还是奢侈品经营者,对于奢侈品的理解大多都停滞于表面上,本土自主奢侈品牌如何在日渐激烈的奢侈品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甚至成为国际大牌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西方奢侈品品牌的发展之路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为我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并结合竞争日渐白热化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以4P理论为依据,为本土自主奢侈品牌的发展设计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君 《中国经贸》2008,(6):90-91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境外企业潮水般地涌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有相当一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1999年,国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走出去”战略作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同龄的企业——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已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站住了脚。他们的成功秘笈是,“蝇头小利我们不争,窝里斗的事我们不干,有损国家尊严和企业形象的事我们不做,我们靠质量树形象,靠形象树品牌,靠良好的品牌驰骋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相似文献   

19.
蔡亚南 《山东经济》2005,21(2):126-127
实施全球化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来,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愈来愈多的中国公司走向了世界各地。海尔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品牌,在国内市场取得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守住市场,而是要开拓市场,更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海尔集团,在欧美市场获得成功后,通过对日本市场以及消费群体分析后,制定出海尔集团进军日本市场的经营战略方针。本文通过作者在日本的切身体会,从经营战略的角度对海尔集团在日本市场取得的成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以期对更多的中国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敏 《特区经济》2005,(7):48-50
在研究世界制造网络时,不得不分析影响全球制造资本结构改变的一个新型制造商的出现,即合约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ing,CM)。面对全球电子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及技术创新加速的环境背景,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电子品牌公司把制造基地转移至中国。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优势,它们纷纷把制造部分外包并成为OEM公司(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因此,为OEM公司提供服务的专业电子合约制造商也跟随这些品牌公司进入中国。目前国际上很多著名的电子品牌,都将产品委托给电子合约制造商来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