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磊  于爱清 《东南置业》2007,(12):29-33
“恰恰相反,我们认为目前的行业整合过度,给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很小,直接融资没有渠道。”针对万科董事长王石日前抛出的“目前房地产集中度不够”的观点,一位地产资深分析人士如是告诉焦点房地产网,他的观点代表了目前业内部分人士对行业集中过度的担心。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刘晓云专访时称:宁可看到楼市下跌,也不愿意看到房价反弹。在宏观调控如火如荼、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重新调整战略规划的背景下,王石明确表示:整个万科的战略、做法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局部有一些调整。比如廉租屋、微利房这一块以前没有涉及,“5·11”文件出台后,万科认为有必要介入这个市场,即使只有2%的利润,万科也要介入,把它当作是一种社会责任(详见《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6月20日头版报道《王石:我不愿看到房价反弹》)。  相似文献   

3.
今年39岁的郁亮,担任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品脾万科集团的总经理已经3年出身于北大经济系的这位万科全国领军人物,被集团董事长王石称为“才子”  相似文献   

4.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万科归零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09,(7):50-56,58,60-62
“2008年把我的自大全部都打回去了。”王石说。2008年是万科24年成长史中“非常特别的一年”。顺风顺水做了十几年房地产行业领袖的万科在最近一两年间接连遇挫:所在行业在连续8年高速增长后第一次遇冷,企业更是接连遭遇“降价门”、“捐款门”和“质量门”等危机,  相似文献   

6.
方定 《上海房地》2014,(8):61-61
2014年春,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发出“2014年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妙”的言论,万科总裁郁亮描述房地产行业的趋势是“已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据我们了解,全国5万多家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冬季大多数都会过得很吃力很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向好时畸形发展,最显性的是负债率问题,有些企业过度追求扩张,负债率高达200%以上,最后资金紧张就有病乱投医,甚至借民间高利贷,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早预见并提出“拐点论”的房地产界的企业家,原本按王石预期,顺利度过2008年行业危机的万科,在2009年应该迎来一个丰收年。但很可惜,金融危机拯救了房地产。全行业的房企门都出乎意料地起死回生了。有人评价说,“万科踏空了”。  相似文献   

8.
冯亚平  陈亮 《上海房地》2012,(11):46-47
为了更好地提升房地产交易登记行业服务窗口的形象.创新文明行业的工作理念,经过充分酝酿和调研,2012年4月16日.“g62269”上海房地产交易登记服务热线(以下简称“‘962269’服务热线”)正式开通。经过半年的运行.截止2012年10月16日.“962269”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市民来电43.7万个(其中办证查询27。8万个.占总量的64%,政策咨询15,9万个.占总量的36%,投诉建议73个).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育琨 《新前程》2006,(3):22-24
王石口中的“害群之马”顺驰依靠自己创立的游戏规则,让王石的万科模式成为明日黄花,而正是王石和孙宏斌这场无休止的口水战和商场恩怨,给了这个时代的房地产营销业做了一个注解。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政策与管理》2008,(1):13-13
“深圳楼市确实出现拐点,万科同时下调了自己在深圳和广州的楼盘售价。建议三四年之后再买(房)。第一,房地产质量还有待大的提高;第二个就是房价,三四年之后,一个中产阶层还买不起房子的话,我觉得市场是有问题的。”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日前表示。  相似文献   

11.
魏华伦 《公司》2003,(12):28-29
王石在登山,王石在滑翔,王石在出访;王石在近期出炉的胡润“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排名中位列榜首,王石领导的万科正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06,(8):106-109
广州珠江房地产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珠江地产)是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集团.成立至今,投资版图已拓展到广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武汉、成都等全国大中城市。2000年,珠江投资正式将“珠江地产”作为在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品牌来管理,“珠江地产“由此成为珠江投资在广州以及全国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7,(12):14-16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近日,王石一改往日谨慎作风,抛出了“中国房地产的问题不在垄断,而在集中度不够”的言论,大谈“万科不圈地捂盘谋取暴利”。  相似文献   

14.
在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房地产调控措施不断推出的大环境下,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理性化。房地产营销作为房地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在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个基本要素组合中“产品”的定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业管理》2010,(12):39-39
全程物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逐渐成熟,房地产开发正从产品竞争阶段逐步过渡到服务竞争阶段。公司逐步建立了“全程物业服务体系”,在开发“早期”、“前期”、“交付使用”等不同阶段为开发商和业主(客户)提供系统服务,以满足开发商和业主(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易中胜 《基建优化》1994,15(2):10-12
几家地产股的财务分析易中胜(深圳宝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丰厚的利润,吸引众多的投资者跃跃欲试.投资房地产有两条途径:一是拿出资金买地盖房,二是购买某家地产商的股票通过收购,投资房地产.当今出现的“宝延风波”和“万申风波”已揭开中国企业收购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东南置业》2009,(1):84-87
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迎新春。 回望2008年的中国房地产,有着太多的深刻记忆,从年初王石的“拐点论”到年中的全球金融危机,无不影响着中国楼市格局的变动.一年多来,政府、开发商、消费者间的缠斗混战,也是错综复杂.政府为“救市”,新政频出;开发商为生存,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乱市”称雄者,更有畋走麦城者,各中喜怒哀乐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山东房地产》2008,(5):48-49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房地产综合品质,促进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经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在房地产行业内设立“广厦奖”,这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大奖。“山东省优秀住宅小区”是省建设厅设立的山东省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奖项。  相似文献   

19.
《湖南房地产》2005,(8):1-1
热情激昂的演讲。气势恢宏的谋略。激情与活力,在7月的南国羊城演绎得淋漓尽致,近日,湖南、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澳门等省(区)的房地产业界精英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合作与发展论坛”,正式迈出了区域合作的步伐.同时也昭示着湖南房地产业.已经主动走出三湘大地,融入“泛珠三角”地区,谋求行业的更犬拓展。  相似文献   

20.
回忆中国的地产史,人们总不忘提起一个名字:王石。中国的大多数房地产老板,在百姓心目中并无良好印象,王石是个例外。在地产界,王石被称为“地地道道的大王”。不仅是他的杰出成就,也不仅是他培养了一批中国地产精英。王石,是第一代深圳人创业的典型代表。王石在万科不遗余力建立了一个有超级影响力并合乎现代社会公平合理游戏规则的企业制度,致力于一个新型房地产企业制度与理念的建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