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1994年12月,奥美推出了“修女篇”、“阿拉伯的摩洛哥人篇”等一系列的电视广告,开始了IBM“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广告运动,用以重新塑IBM新的品牌形象。我们不妨一起来研究一下奥美为IBM量身定做的“修女篇”。  相似文献   

2.
文刀 《商业时代》2006,(4):13-13
1月12日,IBM的数百家合作伙伴齐聚北京,参加IBM“创新协作舞新天”的开年大会。会上,IBM为优秀合作伙伴颁发了各类奖项,北京富基旋风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IBM“2005年度区域伙伴最佳行业解决方案合作奖”。  相似文献   

3.
运动/实践     
《WTO经济导刊》2014,(8):12-12
IBM推出“绿色地平线”计划7月7日,IBM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将利用先进的天气预报和云计算技术,来协助防治大气污染。根据协议,北京市政府将是IBM“绿色地平线”计划(GreenHorizon)的合作伙伴之一。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称,该计划旨在应用“大数据”协助城市改善管理,精准地预报污染,以便政府可以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在日前北京举行的“IBM论坛2002”上,来自全球的业界专家和资深演讲人、IBM的合作伙伴为来自中国各行业的人士奉献了多场精彩演讲。针对零售业信息化等问题,IBM的国内外专家以“零售业新纪元”、“顾客忠诚度与服务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商业价值区别的重点”为题发表了看法。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专程从美国赶来的IBM全球服务部供应链管理业务执行顾问Ed Struzik先生,请他谈了与供应链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禹丁 《商务周刊》2009,(23):22-23
当今年2月IBM在新春策略发布会上热谈“智慧的地球”(Smart Planet)时,有听众当场指出“智慧的地球”其实就是信息化+电子商务+云计算的“新瓶装旧酒”,更多人在怀疑这个庞大而飘渺的溉念何时才能落地。IBM回应到,“智慧的地球”决不只是IBM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各个产业合作伙伴乃至政府群策群力的理想事业同时,“这一理念事实上是可以实施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郭士纳将他描述IBM转型的书起名为《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将IBM比喻为“大象”,而适应市场变化比喻为“跳舞”。而今,“随需应变”的诉求要求这只大象跳更快的舞步。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2005,(7):68-72
6月16日,IBM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盛大的“IBM技术大会2005”。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卓越有道”。会上,IBM大中华地区执行副总裁沈安石先生和IBM大中华区硬件、软件、服务部门的三大领军人物一起,展示了IBM整合、简化、安全和高效以及相应的IT韬略,从而对整个信息行业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参考。在这次大会上,IBM带来了4套基础架构、6套应用平台和4套服务实施,共14套解决方案。会后,本刊记者与到会的各位同仁共同采访了IBM的高层领导。  相似文献   

8.
《市场与电脑》2002,(4):51-51
“企业级X-架构”是IBM精心研究的成果,是对Intel标准服务器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意味着将会给IBM原有的X-架构以革命性的提升,同时会给Intel标准的服务器性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由于现在的企业更加重视收入和盈利的预算,更加注意成本控制,所以IBM“企业级X-架构”技术将会为客户增强投资保护,并提供“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得到回报”的能力。日前,IBM发布了两款基于“企业级X-架构”的服务器IBM eServer x360和x440暨eServer x系列。业界第一家采用Intel Xeon MP处理器的服务器的诞生,意味着采用IBM公司最先进的铜芯片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征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3):I0021-I0022
2002年底,IBM刚刚推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概念时,有人曾问CEO帕米萨诺,“当你从IBM退休的时候,IBM仍然会是一家既卖硬件,软件,同时又提供服务的综合公司吗?“帕米萨诺回答说“如果你回头看IBM在过去十年里奠定的经营准则,你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我们是一家以客户为导向、核心技术为本的公司。”  相似文献   

10.
IBM,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成立于191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被誉为世界信息产业的“蓝色巨擎”。长期以来,IBM一直以“硬件制造商”的形象来给自己定位。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硬件等IBM传统的支柱产品进入衰退期,IBM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仅90年代的最初三年,IBM就亏损了160亿美元,并在1993年单年亏损高达8l亿美元,公司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11.
“IBM相信,一个伟大的公司不仅应具有领先的技术、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有效的盈利模式,更应力所能及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我们所生存的社区、城市变得更美好而不懈努力”。11月10日,IBM“公益云”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会在武汉举行,IBM全球副总裁严美凤到会并诠释IBM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启动仪式上,IBM发布了由员工志愿者自主研发,由公司提供强大支持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公益合作平台,IBM负责人表示,借助该平台,将积极与社会各界的公益组织合作,促进形成一个创新的,  相似文献   

12.
每月e闻     
帮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IBM工商企业部5月15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IBM旨在加速中小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市场策略—“IBM中小企业助跑2002”。作为电子商务的领导者,IBM整合了公司各个部门的资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全面和实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IT技术迎接竞争与挑战。另讯:IBM(中国)公司软件部5月14日在北京举办记者招待会,发布了IBMWebSphere软件2002年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宝蓝计划”。“宝蓝计划”将推动企业从门户入手,进行企业全面的业务整合,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  相似文献   

13.
事件     
点评 一年前,当联想并购IBM PC,柳传志对外宣称,“联想集团要迈向国际化,需要的是品牌、市场规模和技术专利,这三点在并购IBM PC业务后都拥有了!”我曾经撰文《联想:高贵的错误》,提出这样的警示:“毫不妥协地维持IBM的高贵血统,这不是联想的出路。在美国PC已经沦落为日用品、IBM PC的高品质承诺已经成了自娱自乐的奢靡时,不少客户弃IBM而选择戴尔和惠普,联想凭什么去恪守PC的高贵血统呢?”  相似文献   

14.
在“蓝巨人”和“蓝色精灵”之间,郭士纳为IBM选择了前。从某种意义上讲,郭士纳是英明的,毕竟IBM重获新生。但如果换个角度重新审视郭氏的“巨人战略”,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这位机级老总的诸多战略误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12日、25日,IBM在华志愿服务交上两份“答卷”。此前,两支IBM国际志愿者专家团队,分别为太原社会公共服务、济南“智慧旅游”提供近一个月的专项志愿服务,并于当天分别面向两地提交了服务成果报告。这只是IBM在全球开展的以“专长服务社会”为理念的志愿者活动的一部分。IBM把基于服务和技能的志愿服务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心,并为此构建起全球高管、普通管理层和员工在内的多层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IBM)个人电脑(PC)事业部。一时间.联想“蛇吞象”、“鲸吞”IBM的新闻充斥了国内媒体的主要版面和时段.以致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不得不打破沉默.出面作些解释:不是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门.而是联想与IBM相互帮助。  相似文献   

17.
尚千琳 《大经贸》2006,(1):76-77
在明媚的秋日里,我们来到IBM深圳分公司,参加“走进蓝色巨人的新世界”媒体见面会。IBM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朱江天女士在主题演讲中,回顾了IBM中国公司在华的20年历程,重申出售PC部门之后,IBM将专注于离附加价值业务的发展.以服务、软件、系统为IBM的三根柱子。她强调,不管有没有PC业务,IBM都会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IBM的PC业务换了一种成长方式:将在自己手中的业务出让给别人,得到比自己运作还要多的利益。IBM以“不惟所有,重在收益,功在长远”的特别方式,将原本衰落的业务重新注入了活力。IBM坐上了联想这个“中国PC的1号特快”,尽力享受这列快车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成效。这种有效的成长手段为IBM的全球战略也至少创造了十个价值点:  相似文献   

19.
采访前,仔细阅读IBM的资料,有这样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在IBM,企业公民与生俱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之中。”于是,对IBM大中华区公众事业合作部总经理郭维德先生的采访,就从这句话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商业》2005,(12):42-44
11月3日,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IBM在其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的中国研究中心举行全球首个“工商企业创新中心”成立一周年发布会。在本次周年活动上IBM全球工商企业部总经理Steven Solazzo先生,l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工商企业部总经理郑小聪先生,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先生与工商企业的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和媒体朋友汇聚一堂共话创新。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创新凝聚价值”,阐述了IBM高价值理念和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