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5年4月20日开始,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升值,兑日元汇率从1:79.75上升到1998年中期的1:1.147日元,升幅达85%,兑德国马克汇率也从1:1.34上升到1:1.84,升幅达37.3%;兑西方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同程度的上扬;在美元兑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则继续保持汇率并轨后稳中趋升的势头,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又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呈现升值的状况。那么,人们不仅要问,美元对西方货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相似文献   

2.
美元兑日元汇率波动的特征周期为8年,7年,5年和4年,并由此构成了美元贸易加权指数(综合汇率)的17年中波周期。带托宾税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近期目标是,平抑外部的升值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期目标是,以人民币汇率有限的浮动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变,平缓升值,从而支持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汇率平稳地收敛于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即收敛于250日“亚元3”移动平均汇率,从而使人民币成为“亚元3”的外在形态和载体。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外债风险主要表现为外债货币结构风险、外债利率结构风险,偿还期限结构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地方政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将各种外债风险降到最低,防止风险的发生。具体的措施有:保持合理的债务结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合理规避利率、汇率风险;软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降低贷款成本。  相似文献   

4.
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成功表明,当前的国际汇率正由自由浮动汇率向区间浮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方向发展,今后20~30年间,日元汇率将围绕平价110日元/美元波动,欧元汇率将围绕0.9935欧元/美元波动,波动幅度在±15~20%,并且欧元波动幅度显著小于日元波动幅度.这就为我国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笔者建议央行尽早建立大小适当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配以高累进的托宾外汇交易税,并让人民币的中心汇率跟踪由适当比重的美元、欧元和日元构成的"亚元3"作平行浮动,从而"在小幅度升值--贬值--升值的循环中,逐步实现人民币的长期升值",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亚元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人民币升值后,拥有外币借款、应付帐款等外债的企业将因此受益,而拥有外币货币性资产的企业将因此遭受损失。所以,企业应合理地运用现有政策和市场工具,科学地管理外币债权债务,适当增加外币债务并加强涉外经济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人民币升值给企业财务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产品成本、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人民币升值后,拥有外币借款、应付帐款等外债的企业将因此受益,而拥有外币货币性资产的企业将因此遭受损失。所以,企业应合理地运用现有政策和市场工具,科学地管理外币债权债务,适当增加外币债务并加强涉外经济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人民币升值给企业财务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1995年1月20日开始,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大幅度升值,兑日元汇率从1:79.75上升到1998年中期的1:1.147日元,升幅达85%;兑德国马克汇率也从1:1.34上升到1:1.84,升幅达37.3%;兑西方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同程度的上扬。在美元兑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则继续保持汇率并轨后稳中趋升的势头,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8.30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兑其他国家货币又受美元升值的影响呈现升值的状况。那么,人们不仅要问,美元对西方货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哪些?一、美元升值…  相似文献   

8.
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7—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虽然日元的升值令日本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也令通货紧缩每况愈下,但日本却可以藉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并提升日元在国际货币新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而当前人民币汇率面临着极大的升值压力,在此背景下,借鉴日本的经验极富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债由政府借款和在国外发行外币债券两部分组成。政府借款包括向外国政府借款、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外商业银行借款以及出口信贷等形式。发行外币债券包括委托国外金融机构发行和直接发行两种类型。外债具有平衡政府的国际收支、补充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本国的经济建设和“增量型”的调节经济等独特功能,从而赋予外债以特殊的吸引力,所以借用外债发展本国经济,在当前几乎成为各国趋之若骛的乐园。但是,外债并非从天而降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古物。外债毕竟是一种债务,利用外债是要付出代价的,过度负债将是一种沉重的包袱。八十年…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以来,美元对欧元、日元汇率大幅贬值,而目前中国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美元的贬值使得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相对贬值。为了自身以贸易利益为主体的趋利动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汇率应尽快升值”的观点,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根据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溢出效应),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经超过20%.人民币大幅升值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等,都不可避免的使人们想到了上世纪的日本,我国是否会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呢?本文在阐述了日元升值的背景、过程的基础上,从汇率传导机制的角度出发,比较人民币与日元升值情况的异同,分析中国是否会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首次"破8,"2007年7月3日,中间价报1美元对人民币7.5951元,将7.6元的重要心理关口也顺利突破。由此,关于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关键在于确定作为评价依据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可以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并可据此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是符合汇率决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5年8月-2022年6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以及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现状,再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重点推演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三者分别遭遇外部冲击时的波动率从小到大依次为: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对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短期跨境资本的影响在2017年前显著为正、之后并不显著;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多数情况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系统存在自平衡机制,当上述三个变量分别遭遇冲击时,各变量均能在2年内回到平衡状态。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持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汇率预期管理和完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由此开始,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国的外债特别是中长期外债,一方面能弥补该国资金不足,另一方面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其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但过度的外债,特别是过多的短期外债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导致大量财富外流。目前我国短期外债已经占外债令额的39.7%,比25%的国际安全线高出了14个百分点。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我国短期外债大幅涌进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有效的预防潜在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用分离分析方法来计算汇率升值对出12额的弹性,并以此计算2005~2009年各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浙江20种主要出12商品的弹性,结论:(1)人民币汇率升值抑制浙江的出口,而且人民币汇率升值越大,出口额的减少越大;(2)浙江出口发展越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抑制出口越大;(3)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稳定出口商品的影响较小;(4)出...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10,(3):1-2
1、去年人民币贬值6.1%。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3.78,较上月略有反弹,停止了其连跌三月的“颓势”。但是,纵观2009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达6.1%。对于近期的人民币汇率,市场预计,1月份美元仍将走强,若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则实际有效汇率可能会持续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8.
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面经济变量是贸易条件、对外开放度、政府支出;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均衡汇率有显著正影响。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自修正机制存在,但功能较弱。对汇率错位的测算表明;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在低估,但低估幅度较小。其政策含义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汇率水平回归均衡和完善自修正机制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新智慧》2008,(4)
手机小说,是指在手机网络上发表的小说类作品,而不包括用手机能够查阅的其他书籍。2006年,日本手机小说产业的营业额达到12亿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7元),而2005年这一数字仅为1亿日元。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一产业在短短一年时间飞速上涨了12倍?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的简单回顾.早在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天津公布人民币对外汇率,即1美元兑换80元人民币(旧),限于当时国内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外汇资金十分匮乏的经济状况,因此制定人民币对外汇率的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进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3年),由于以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为标志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和我国对外交易规模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