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是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视角分析表明:土地是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资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科学技术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土地、劳动、资本和科学技术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等特点.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所在。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础,其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第二,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程;第三,发展农村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第四,发展农村教育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挥好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农村金融系统虽然将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却因为体制、运行机制及"非农"偏好等诸多原因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金融支持不足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政治保证,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加大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各地也都在描绘发展现代农业的蓝图,现代农业将迎来新的大发展。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将着力培育的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农产品加工业,都市现代农业等产业,以及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农业信息化的应用,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都将给国内外投资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令人欣喜的是,像河南沁阳市,山西长治市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投资》2009,(10):15-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在发展农业生产上面可谓是不遗余力,每年都要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如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发展棉花、粮农、油料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等。这些政策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多方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道路.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多策并举,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瑞芬 《现代经济》2007,6(8):76-76,80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就是要以生产发展解决农业问题,以生活宽裕、管理民主解决农民问题,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解决农村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根本在于如何解决好“人才强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的内涵、本质要求、与当前新农村的关系、以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新农村建设为职业教育拓展了平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生产现状主要是劳动者生产的单位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不高,难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以邵阳为例,邵阳是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740万人口中有600万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不足0.6亩,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发展不快,人均收入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严重的困境,本文从宏观角度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困境的出路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基础,也是核心。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才可能富裕;只有农民富裕了,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从本地实际出发,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经济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做到: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口号。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不但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稳定农村社会、引进城市资金等多方面促进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商业环境,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是指农业采用现代的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其实质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现代农业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因为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了产业支撑、市场支撑和人才支撑。同时,它通过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而促进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唐代前期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终促使了唐代后期城乡关系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