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斌 《河北财会》1991,(10):47-47
承包企业通过工资总额同业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确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份额,那么,在企业-职工这一级分配上又该如何进行呢?本文介绍一种岗位浮动效益工资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加入WTO等机遇,房地产也得到迅猛发展。但房地产是风险率极高的行业,其资金投入大。运作周期长。市场变化快,如何打造常青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在整合战略资源的同时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来面对全球化经济所带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如何更好地发挥生产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如何推进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确定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实施合理有效的分配方法,这对调动企业各层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潜在能力、促进企业经营情况根本好转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戚涛 《河北企业》2001,(10):30-30
<正> 90年代中期,电力系统进行了劳动、人事和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在结构工资的基础上,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我公司于1994年1月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它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基本工资制度。在我国目前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环境下,岗位技能工资的建立,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为企业确立较为合理的劳动报酬评价体系,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激发职工潜能与归属感,增添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在岗位技能工资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魏建新  徐斌 《公司》2002,(9):16-18
所谓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照市场机制调节,在职工民主参与、国家和集团公司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企业向经营者、投入生产要素的个人和劳动者自主分配报酬的一整套科学的标准、程序、办法、制度的总和。这是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8.
湘钢自动化部设计的岗位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把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结合在一起的基本工资制度,主要是以工作岗位为实施对象,通过对岗位的责任、风险、负荷和性质要求等进行调查分析后,量化成点数以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价,再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按企业结算工资总额确定岗位薪点值,以岗位价值和贡献为依据,以员工贡献大小为基础,按员工个人履岗的实际贡献定系数,  相似文献   

9.
马斌 《企业导报》2011,(18):194
<正>企业工资制度主有岗位工资制、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等几类。其中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  相似文献   

10.
王昊 《中外企业家》2003,(11):74-75
基本工资是指员工按企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和活动应得到的相对稳定的报酬。这是员工劳动报酬的主体部分,是企业人工费用中的成本性支出,其数额取决于员工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基本工资的好处是为员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满足员工起码的生活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基本工资或薪金在员工总报偿中所占比例最大。由于很多  相似文献   

11.
12.
岗效工资制是我国企业常用的一种薪资分配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岗效工资制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而对一个样本企业的岗效工资制改革实践进行具体考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岗效工资制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一汽集团公司为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分配机制,从1998年开始着手工资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针对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弊端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测算工作,改革方案数易其稿,1999年11月末岗位贡献工资制出台亮相,进行试点。经过准备、实施和验收三个阶段工作,2000年底前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5.
我们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叫“全浮动岗位绩效工资制”,是在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基础上,扩大活的部分,缩小固定部分,将企业的效益目标,各项管理目标全方位与工资分配直接挂钩,形成“企业靠分配激励带动效益提高,职工靠效益提高带动工资增长”的工资运行机制。企业与职工结成风险共担,责任共负,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全浮动岗位绩效工资在实行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先有效益后有收益;工资总水平与效益总水平同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效益增长幅度”的宏观调控原则。二是“平等竞争上岗,平等竞争创效,同岗位同效同酬;奖优罚劣,上不封顶”…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分配模式,相继实行了结构工资制、等级工资制、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等多样薪酬分配制度。各种薪酬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经济效益增长以及企业深化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发展,改革初期的积极因素逐渐消退,使这些制度不但不能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再造企业岗位开发人力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河南邦杰集团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借鉴"及时制造、精益生产、零缺陷"等先进管理经验,创造了"以岗位再造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出一条国有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运作提高企业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前不久在大连召开的工资分配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提出有关工资改革的新思路。①改革企业基本工资制度,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打破单一的等级工资制,实行“岗位结构工资制”,即以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工作责任和年功为五大要素,通过测评分别确定系数,不同地区,不同行监之间也以系数体现差别,形成一套工资标准参照系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