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豆压榨行业既是我国粮油加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和蛋白粕供应的重要环节。据统计,2021/2022年度(10月/9月,下同)我国大豆压榨量9260万吨,其中进口大豆压榨量9160万吨,占比达到98.9%;生产豆油1691万吨(不含进口豆油精炼),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产量的55.8%;  相似文献   

2.
<正>4月11日当周油脂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先是4月10日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超预期下调2013/2014年度美国及全球大豆结转库存预估,对豆油市场提供支撑。随后,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较2月增加3万吨至169万吨,而此前市场预期马棕油库存将继续下滑,数据公布之后,棕榈油大幅下跌,豆油也受此拖累振荡走低。天气因素或带来利好美国农业部4月月度供需报告  相似文献   

3.
进入9月份,油脂市场利空逐渐增加。虽然大豆产区天气炒作仍有一定空间,但从基本面来看,油脂供给压力并没有减弱,预计双节备货结束后豆油期价将重回跌势。全球新作大豆供给充足虽然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下调了2013/2014年度大豆的收割面积、产量和结转库存,但报告维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7年5月)》估计,2016/17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8945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290万吨。由于2016/17年度南美大豆增产,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国内生猪存栏处于恢复性增加阶段,养殖户"养大猪"的倾向明显,饲料消耗有所增加,国内养殖蛋白饲料需求增量超过之前预期,推动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大豆压榨消费量8901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289万吨。我国  相似文献   

5.
国际资讯     
FAO:全球2013/2014年度谷物产量预计增至24.6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称,全球2013/2014年度谷物产量预计增加6.5%至24.6亿吨,主要因美国小麦产量增加及玉米产量反弹。FAO在每年两次的粮食展望报告中称,全球谷物库存可能得到补充,这或将导致新一季谷物价格下跌。全球谷物消费量预计增加3%至24.02亿吨,因美国饲用和工业用玉米消费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6年8月)》估计,2015/1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8249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14万吨,增幅5.3%,较上月估计数减少127万吨,调减大豆进口量的原因是第三季度国内蛋白需求增速放缓,再加上国家临储大豆持续拍卖,市场可用于压榨的陈豆数量增加,压榨企业进口大豆的积极性降低;本月估计,2015/16年度大豆消费量9511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28万吨,增幅5.9%,较上月估计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对豆油和豆粕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大豆压榨量逐年提高。在国内大豆市场一直呈现严重产不足需的情况下,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也是第一进口国,我国在大豆的定价上已经丧失了话语权.而未来我国大豆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发展大豆生产,提高大豆自给率,已经严重关系到我国的食用油供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豆出口和压榨调高使得库存低于预期,未来供需偏多为主,但由于美豆恢复性增产及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增加,全球大豆库存压力将抑制豆柏期价。但随着供需报告的出台,短期利多可能提高美豆进口成本,同时国内到港量也可能不及预期,豆粕价格或以震荡为主。  相似文献   

9.
正2015/16年度,中国进口大豆量8323万吨,比上年度增加6.2%,出口大豆1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1.4%。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6年11月)》估计,2015/16年度,大豆压榨消费量8289万吨,比上月估计数调增189万吨。调整的主要原因是2015/16年度中国养殖饲料蛋白需求稳定增长,而饲料中菜粕和杂粕的添加量减少,豆粕的添加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旧年度库存仍旧偏紧,巴西和阿根廷生物柴油政策可能提升国内压榨量,因此美豆旧年度下跌空间受限。对于新年度,美豆种植面积增加,近强远弱的格局仍未改变。国内市场上,6月份到港有一定压力,但随着需求的好转,后期油厂库存压力将逐步减轻。因此,建议豆粕1409在3700元/吨附近以逢低买入操作。美豆市场上,2013/14年度维持收割面积至7590万英亩,同时单产维持43.3蒲式耳/英亩,总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7年1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7156千公顷,比上年度增加566千公顷,增幅8.6%;大豆单产每公顷比上年度减少14公斤,减幅0.8%;大豆总产量12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89万吨,增幅7.7%。2016年11月、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庞大,油厂开机率保持较高水平。12月下旬以来,豆粕成交始终清淡,油厂豆油和豆粕库存量开始重建,豆粕库存加速回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10,(6):42-42
大豆供应充足 美国农业部4月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5400万吨.与上月相比上调1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6750万吨,上调50万吨。2009/2010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期末库存总量将达到438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90万吨。世界大豆的库存消费比从3月份的19.14%调高至19.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南美丰产.2010年大豆供应将会十分充足,豆油市场也将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经济》2023,(1):47-49
<正>全球谷物产量、消费、贸易和库存量同比下降产量和贸易量创近3年低点2022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进一步下调2022/20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测数,全球谷物产量、消费、贸易和库存量均同比下降。其中,谷物产量和贸易量创近3年的低点。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为29.3%,低于2021/2022年度的30.9%,是2013/2014年度以来最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总体仍反映出较为宽松的供应形势。11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150.4,环比下降1.3%,同比上涨6.3%。  相似文献   

14.
预计2004/05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增加4%,由于欧盟以及前苏联国家粗粮产量提高、美国、南非以及中国玉米增产、加拿大大麦产量提高。预计供应量小幅下降,由于产量增加被期初库存量下降所抵消。期初库存量是自从1975/76年度以来最低。预计全球粗粮消耗量下降,由于饲料小麦供应量增加。由于欧洲出口供应量更加充足,并且北非、中东以及中国进口需求增强,全球粗粮贸易量将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菜籽连年减产,优质国产菜油供应有限支持了过去几个月的菜油行情。不过,随着元旦、春节等节日消费备货临近,菜油拍卖预期逐渐增强,加之豆油对菜油的替代逐渐显现,菜油市场压力也在逐渐增大,短期上升空间将受限。国内油脂库存依旧充裕由于国内大豆压榨利润依旧理想,且我国与美国大豆刚刚上市,国内豆油库存依旧居高不下。截至11月2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仍处于158万吨高位,较一个月前高出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13万吨高出45万吨;国内华东地区的菜油库存处于28.4万吨,较去年同  相似文献   

16.
正2015至2016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677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17.7万吨,因为欧盟和俄罗斯油菜籽增产。波兰和英国的产量数据上调,使得欧盟油菜籽产量预测数据上调25万吨,为2180万吨。所有的产量增幅可能由国内加工行业消耗,这可能提振欧盟的油菜籽压榨量增至2385万吨。期末库存可能相对紧张,约为13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为240万吨。在加拿大,油菜籽需求一直非常强劲,因为供应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汇率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粮食市场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2013/2014年度全球主要谷物和油籽油脂产量创历史纪录,2014/2015年度将保持高位,或再创纪录.2014年5月以来,全球粮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现在大约降到了全球粮食危机爆发前粮食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时的水平.种种迹象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又一次成为国际粮食贸易中的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粮食生产在实现十连增的基础上,今年又将获得大丰收.2013年度国内外粮油均创纪录增产的“双碰头”在2014年度发展成为了供给压力增大和价格明显下跌的“再碰头”.从2012年算起,国内进入新的粮食市场周期大体有两年的时间了,市场最大的变化是政策收储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正>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7年1月)》估计,2015/16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253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1%;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58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4%;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3117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2%;期末库存减少66万吨。本月预测,2016/17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2585万吨,较上月预测值调增6万吨。其中,豆油产量为1516万吨,与上月预测值持平;菜籽油产量为561万吨,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全球谷物产量、库存量下降,但总体供应充足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12月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5.95亿吨,同比下降6263万吨,减幅2.4%。与11月预测值相比,12月谷物产量下调600万吨,下调的主要品种是粗粮和小麦。全球谷物期末库存量为7.62亿吨,较2017年历史最高纪录下降6.5%。库存消费比为28.8%,比2017年高点下降2.4个百分点,是六年来首次下降,降至2013/2014年度以来最低,但比过去10年均值高1.9个百分点。与11月相比,12月全球谷物期末库存预测值仅上调了18万吨。10月份全球谷物价格指数为164.0,环比下降1%,同比上升7.1%。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22,(10):52-54
<正>2022/20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库存量均同比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9月对2022/20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做出较大幅度下调。调整后,全球谷物产量、消费量、贸易量和库存量均同比降低。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为29.5%,低于2021/2022年度的30.9%,是2013/2014年度以来的最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8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145.2,环比下降1.4%,同比上涨11.4%。其中小麦价格环比下跌5.1%,连续第3个月下行;玉米价格环比上涨1.5%;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