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论文分析洛阳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促进洛阳市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对策,目的是做好洛阳民俗体育的推广和发展,为洛阳市的经济、文化、旅游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国土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现状的论证,以及对忻城土司文化的定量、定性分析,从而对忻城中华土司民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做出了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旅游极化是旅游经济增长以不同强度和非均衡状态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地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过程.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广深珠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旅游创汇中心之一.三地旅游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强,有实力强大的旅游产业综合体,具有宽广的销售市场,已经出现了港、澳、广、深、珠五个旅游极化中心,并且产生了对周边地区的极化辐射作用和扩散效应,对广东旅游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和泛珠三角旅游合作日益成熟的新形势下,广东需要发挥资源、地域、资金、人才等优势,以应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俗节庆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在塑造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三清山板灯节是三清山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板灯节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是从目前的保护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如传承人缺乏、保护不力、缺乏知名度等问题。有鉴于此,三清山板灯节的发展应在新型管理体制、节庆产品创新、品牌共建推广、区域旅游合作四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一种社会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婚俗旅游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不仅在于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在于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提高当地居民素质等方面,以保证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潘长宏  张勇  王寅 《全国商情》2011,(8):8-9,14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当下人类经济活动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文化旅游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旅游者的个性化消费特点和旅游商品针对顾客量身设计的开发法则。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充裕的文化资源,为其开展体验文化旅游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研究体验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试对扬州开发体验文化旅游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意见。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拥有众多的名人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存在着以观光旅游为主,开发深度不够;展示方式程式化,形式单一;导游讲解形式单一,讲解缺乏深度;景区级别低;市场营销力度小等问题。为此,在体验旅游时代,淮安市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采取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名人文化内涵,设计活动场景,引导旅游者参与,完善导游讲解系统,开发名人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景区档次,增加市场营销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物时展示地点离开文化原生地的现象即为移动开发现象。结合实践,可将其分为异地仿造、异地创造、异地表演以及实体迁移等类型。移动开发成功的内在规律可归纳为:以地方标志性文化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区域内优势区位点为选址取向,以差异化的旅游吸引物为展示方式,以利益共享为竟合属性,以多个相关要素为支撑。文化旅游资源移动开发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文化失真,但在挖掘潜在市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方面却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揭阳市民俗体育普宁英歌旅游融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创新民俗体育"普宁英歌"与旅游开发融合模式。利用互联网+民俗体育"英歌舞"+旅游,扩大普宁英歌旅游的影响力、市场化运作,实现与之相关的民俗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依据民俗旅游区开发的A—B—P模式,通过对忻城中华土司民俗旅游区的区位及市场条件分析,提出了民俗旅游区的功能区划理念。并对忻城土司文化进行了具体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0-2004年各地州市旅游经济的变化特征调查,发现新疆区域旅游经济存在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进一步揭示出各地州市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上的差异规律。最后运用累计循环论,解释了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区域差异,合作发挥各地州市旅游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跨区域文化的发展遵循项目存活半径、距离衰减竞合关系和竞合对策等理论规律。运用上述规律对我国的地貌文化、始祖文化、名人文化等典型跨区域文化进行不同的开发策略组合,以减少竞争,提高合作,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跨区域文化项目开发风险,提升跨区域文化对区域一体化的驱动力和人文粘合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名人文化、名著文化、神话传说等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的跨区域文化进行国际输出,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一定要观照本地区的文化背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文化生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文化赋值,通过全盘筹划、科学整合来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4.
江西在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已成为中部旅游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笔者认为应构筑江西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完善的旅游协调体系,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衡阳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衡阳文化资源的特色、衡阳体育旅游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衡阳文化资源融入体育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衡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领域面临的思想理论问题,围绕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旅游的起源、动因、作用、演化趋势、理论基础,提出了旅游与旅游吸引力"时空异化"和"时空强化"的两大特性,以及闲暇游憩学为龙头的旅游理论;论述了旅游资源与风景资源的区别联系,指出了旅游资源及其生命力"无中生有"和"不断变化"的两大特性;阐述了旅游规划的根本原则,旅游规划与风景规划、城市规划的差别,创立了以旅游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力为核心的AVC旅游规划理论与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7.
铜陵在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以铜文化为灵魂,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切入点:一要整合现有资源,理顺管理渠道,侧重做足做大景点;二要追溯历史渊源,发掘历史价值为现今旅游服务;三要以特色铜工艺品的开发为旅游产业增内涵,添底气;四要以走出安徽为基础,大胆走出国门,对铜文化进行全方位宣传。五是城市建设要因势制宜,突出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六是要借助较大型文体活动吸引公众的广泛关注,提升铜陵的铜文化品牌形象。七是要从长远出发,培养与选拔一大批旅游产业优秀人才,为铜陵旅游产业最终做大做强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化逐渐成为旅游的核心。旅游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区域文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但文化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而区域文化对区域旅游经济的作用要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目的是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本文结合怀化五溪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背景下,本文选取云南省1990—2013年旅游发展、第三产业、GDP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G两步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云南省旅游发展、经济增长、第三产业长期以来的动态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云南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2)云南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将提高1.9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总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将提高1.407个百分点。比较而言,整体经济增长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比第三产业增长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