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芳 《财贸经济》1998,(7):27-30,37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金融思考·王晓芳·金融危机的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波及日本、香港、南韩,震荡了整个亚洲。此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都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剖析危机的...  相似文献   

2.
黄贵荣 《国际贸易》1998,(10):36-39
在当前围绕亚洲金融危机原因的讨论中,美国经济学家包罗·克鲁格曼提出的“道德危害”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对亚洲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还更新了以往的货币危机模型,对研究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亚洲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它已经具有全新的含义:去年发生的危机,既不仅仅是“亚洲”的、也不仅仅是“金融”的,在本质上,它是现行全球经济体制和现有经济理论体系的危机。 理论探讨特点 1.参与讨论的地区范围大大超过危机爆发的地理范围 直接遭受危机的亚洲自不待言,北美和西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大大超过了1998-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为正增长,1998年和1999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了1.9%和2.6%;  相似文献   

5.
贾保华 《国际贸易》2002,(12):22-25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近代亚洲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过去的100年间,亚洲的金融和经济曾经遭受过多次危机、衰退或停滞,但是,从来没有像1997年的金融危机那样,发生的如此突然、程度如此猛烈、危害如此深远.它不仅中断了二战以后曾经长期持续的亚洲的经济繁荣,而且,也宣告了原有的亚洲经济模式的终结.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日本经济摆脱衰退的前景更加遥远,而韩国等"四小虎"和东南亚的经济遭受的打击尤其严重.危机以前,韩国人均GNP已经达到1万美元,但危机之后,降到8000美元.  相似文献   

6.
<正> 一、1998年、1999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1998年已在艰难中过去,这是全球经济金融风云变幻、险象环生的一年:亚洲金融危机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地持续和深化,这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风暴,使一些遭受危机的国家和地区陷入空前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萧条之中,全年经济呈现全面负增长,以长期经济高速增长为基本内涵的“亚洲神话”几乎完全破灭;与此同时,俄罗斯又在金融家们极不愿  相似文献   

7.
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背景、范畴与实践进展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各国意识到,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独善其身是困难的,区域金融合作是保证亚洲各国(地区)金融安全与金融利益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强亚洲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使亚洲资本在亚洲得到有效配置,亚洲各国(地区)相继提出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议。亚洲债券市场倡议的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表现出传统金融危机的征兆,它既非财政赤字引起,也非宏观经济诱因造成。理论界普遍认为,金融结构不合理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危机国家金融体系的普遍特征是银行占据融资主导地位,并且政府为与其有裙带关系的银行提供各种隐性担保。这种担保使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较低的利率从国际市场上借入外币资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从逻辑上讲它可视为金融危机的延续。在现今这个金融经济时代,过度的金融创新在推动经济前行的同时也增大了金融脆弱性。当金融脆弱性被次级贷款违约触发,便由次贷危机逐步升级为金融危机。政府救市导致一些国家财政收支恶化,进而以主权债务危机的形式继续延续着金融危机。本文回溯了整个危机的发展过程,认为解决危机的根本在于采取相应措施减缓和抑制金融脆弱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的危机,如股灾、机构倒闭等。而系统性金融危机则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金融危机,1990年代导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金融危机, 1997年下半年袭击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等。这些危机都是从一种金融市场波及到另外一种金融市场,如从股市到债市、外汇、房地产甚至整个经济体系。中国不仅尚无可能、而且尚无资格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原因诸多,但可概括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有关国家的巨额外债、金融资产泡沫、经常项目逆差、汇率高估等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巨额的外债、经常项目赤字、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不是一天两天就产生的,亚洲有关国家不合理的经济和金融结构是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的深层的原因。在人们的伤痛逐渐平复,对这场金融危机的记忆慢慢变淡时,对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无疑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国内资产市场崩溃 ,大量金融机构倒闭 ,企业破产 ,经济增长下降。资产泡沫破灭以后对经济形成的巨大的冲击作用和金融业的道德风险在资产泡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对金融危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楚当代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一、常规货币危机理论缺些什么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用常规货币危机理论来分析 1997—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最近几年一部分学者开始把注意力转到研究资产价格与金融业的道德风险的关系上来。常规货币危机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汇…  相似文献   

12.
李睿超  刘彬 《商场现代化》2011,(12):150-151
评级机构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金融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在第一部分简单介绍评级机构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在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表现并分析了评级机构对危机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评级机构发展的启示,指出我国的评级机构的缺点,并提出如何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重点研究亚洲金融危机后泰国的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匹配程度来评估其20年来的危机治理成效,基于灰色预测模型,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后1998-2017年样本区间内泰国的代表性金融指标与代表性实体经济指标计算指标间的各灰色关联度,据此分析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匹配度。实证发现泰国金融与实体经济总体匹配度处于中上水平,金融部门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之间总体的综合关联度达0. 7以上,且实体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与金融指标中的广义货币与对方部门匹配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地区金融大动荡,受这一风暴的冲击,东南亚地区股市狂泻,汇市暴跌,利率上扬,外汇供不应求,通胀率上升。有些国家经济元气大伤,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目前,危机余波未尽,并已波及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由于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11,(1):72-77
主持人:今年的21世纪金融年会以后危机时代的亚洲宣言为主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世界经济如何回归平衡.对亚洲各国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至韩国,由于韩国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及第12大贸易国,且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之一,因而韩国的金融危机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就这次韩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韩国政府的因应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经验教训,供中国读者参考。一、韩国金融危机①之经过1997年初韩宝公司的破产已经预示着韩国经济的危机。同年7月发生的起亚集团事件和10月初发生的双铃商事事件加速了韩国金融危机。进入1997年11月,韩国金融危机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焦点。11月17日…  相似文献   

17.
亚洲和俄罗斯发生的金融危机给1998年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金融危机使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经济进入衰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增长。据联合国专家估计,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至少减少1.2个百分点,世界经济仅增长1.19%,大大低于1997年3.1%的水平,也是1991年发达国家经济走出衰退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慢的一年。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首先,全球金融市场没有恢复稳定,股市的下跌会影响投资者的财富拥有量,进而导致全球消费需求下降;其次,对受金融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随之震动,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份子,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出口贸易、房地产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面对本次可能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在金融监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以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潘孝敏 《商业科技》2014,(23):186-187
世界各国在金融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后暴露无遗。危机的出现向全世界各国金融创新活动提出警告,并促使欧美多个国家在2009年启动金融改革计划。经济发达的西方各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相关的金融制度构建已经逐渐成形。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尽管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应针对后危机时代采取相应的金融创新模式。本文将基于当前的现实情况,借鉴他国经验,为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以金融为主的东亚合作。当10年之后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地区推动区域内经济联合的愿望更加强烈。欧洲一体化进程由于2009年10月爱尔兰选民态度的转变而取得重大进展。在东亚地区,从现有的应对危机措施看,区域性集体努力和行动仍显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