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借助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制度方式实现再社会化是乡城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其网络结构特点,也将为进一步研究流动人口再社会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深圳市流动人口专项调查中的整体网络数据,借助复杂性科学,尤其是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乡城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络与讨论网络的复杂性特征。在乡城流动人口社会网络中广泛存在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特征。复杂性科学可以为分析诸如乡城流动人口这样的复杂系统提供有效方法,也是拓展复杂性科学,尤其是复杂网络应用领域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姚华松 《经济地理》2011,31(8):1233-1238,1251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结果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动人口社会空间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结果。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子女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儿童由留守变为流动,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权、教育状况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成为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的障碍.流动人口子女能不能成功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环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认为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珺 《当代经济》2007,(11):84-85
本文通过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认为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也逐渐频繁起来,外来的流动人口成为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关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协调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视角的社会网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网络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其他领域学者的关注。近些年来,有关社会网络的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在阐述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及表述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社会网络成因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社会网络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人口的流动日益频繁,外来流动人口参与、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有序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在企业问战略联盟非常普遍而且发展十分迅速。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形成战略联盟的公司的社会网络嵌入性,然后探讨了社会网络嵌入性对战略联盟形成、联盟治理结构选择、联盟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从而为战略联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胡江霞  文传浩 《技术经济》2017,36(4):110-116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社会关系再构建和职业阶层与收入这一传统议题时,从两个方面对原有研究框架进行了扩充:一是在职业阶层的划分中纳入自雇经营;二是将社会关系再构建的作用分为了通过职业阶层影响收入的间接作用和对特定职业阶层就业者收入的直接作用两种。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运用访谈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探讨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络,封闭性的社会结构是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也是社会资本产生消极功能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在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生发基础研究中引入农村社会资本,对组织所处的农村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相对封闭性在组织设立初期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成员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已发展到政治参与及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基于2012年对昆明市2084个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研数据,采取对数回归方法分析农民工政治融入的影响因素。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但城市参与度低于农村参与度,政治融入水平偏低;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的城市参与不足,精英农民工的政治融入需求凸显,亟待开辟制度化的参与途径提升其政治地位;对农民工的政治融入具有显著影响的是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而经济资本几乎没有影响。农民工政治融入的困境在于城市正式组织发展的滞后所带来的资本匮乏及参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5年深圳农民工整体网络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讨论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无论社会支持网络,还是社会讨论网络,都有一部分农民工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而另一部分则处于边缘位置。女性农民工群体中少数个体处于核心位置,多数个体处于边缘位置,男性农民工群体正好相反,男女混合农民工群体核心成员也较少,边缘成员较多,但两者的数量差异要小于女性农民工群体。总体而言,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核心边缘成员之间在个人属性特征和流动特征两方面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6.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起源于社会学,并逐渐渗透到各个社会科学.地缘政治是从地理视角来探究国家间各种关系,这与社会网络分析对“关系”的关注非常吻合.介绍了社会网络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点通过文献梳理总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应用,发现已有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用社会网络分析定量、形象地刻画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网络与其动态变化;②分析不同网络带来的效应以及对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等.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在此领域研究尚显不足,未来可以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7.
韦璞 《经济学(季刊)》2010,(2):76-82,51
利用问卷抽样调查数据对贵州黄果树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关系构成及影响网络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老年人综合社会支持网的平均人数规模为8.4人,平均关系规模为3.6种;在各项支持中,儿子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养老支持上,儿子占绝对优势;邻居和朋友在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最强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养老保险长时间只局限在城镇居民,如今对于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有了新的进展——“新农保”政策。目前此项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只在局部区域试行展开的政策,实践之同时亦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以使其能够更好更顺利的实行并推广。“第三条路”理论核心是强调变革与创新,恰适用于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新农保”政策在目标的设定上符合积极福利路线,政策内容中体现出了“第三条道路”所持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政策今后的前瞻性评估,“新农保”在宣传、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操作程序所遵循原则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2007年之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制度还是存在着种种缺失和局限。因此,有必要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以突破传统社会政策的局限,从政策价值体系、政策制定、政策内容和政策的行动系统等方面寻找完善优化广西农村低保政策的新的理念和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实证分析了流动后农民工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素。生育讨论网的弱关系和网络成员的生育行为,以及个体在城镇的滞留时间、初次流动时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流动后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