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实证调查的资料对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作了描述,对影响其社会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就总的社会适应性而言,一半以上的移民已基本适应了迁入地的生活。与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的差异、当地居民的态度、语言适应性、政府关心状况、迁入地治安状况、住房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池上新 《经济学(季刊)》2014,(3):96-103,112
利用中国综合调查数据(CGSS2008),从社会网络、心理资本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城乡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教育程度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城市居民;社会网络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对于城乡居民的健康呈现不同的作用效应,即网络规模更有助于农村居民的健康,而网络资源总量更有助于城市居民的健康;心理资本有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其中韧性因子对城乡居民的健康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乐观因子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更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自信因子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中国绿色发展指数课题组所作"城市绿色发展公众幸福感调查"的调查数据,对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城市居民的绿色发展幸福感差异显著;从内部影响因素看,长三角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从外部影响因素看,城市发展特征、城市自然资源禀赋、城市环境和政府绿色行动对长三角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哈密市周围的实际环境构建了哈密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对年度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随后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哈密生活质量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依次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娱乐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和每万人口大学生数量。  相似文献   

5.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目前生活质量的评价,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认可的程度。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分析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影响因素,可以从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社会压力以及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同时阐述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对以后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对低碳消费内涵的认知状况及其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对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责任意识、环境变化认知及政策制度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较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考虑到社会距离的代际传递问题,对Bogardus社会距离量表进行了改善,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后用于研究。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社会距离;社会距离的代际传递是存在的,且个人社会距离与子女社会距离之间呈现对称性;仅引入人口变量进行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婚姻对某种社会距离有显著影响,然性别、年龄、代际、户口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群体潜在的通婚可能性较低的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居民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仔细梳理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产权制度、 资产配置、 资产规模、 股权结构、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与经营;外部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 社会信用、 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生态环境、 市场结构.因此当商业银行要想提高盈利水平、 经营效率、 竞争能力时要综合考虑这几方面的作用,权衡利弊,制定出合理决策,才能促进银行自身发展和整个银行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职业的非货币特质,或称为职业的内在价值,是反映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与个人福利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构建了从社会、体力、智力、自主控制和安全等五个层面衡量职业内在价值的指标,并发现父辈收入越高,子辈选择职业的内在价值越高。进一步分析显示,只有当父辈收入高于某一门槛值时,才会对子辈选择职业的内在价值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发现表明,父辈除去通过影响子辈的收入和教育等显性特征并进而影响可用货币度量的福利外,还会影响子辈以舒适性、安全性、受尊重程度等职业内在价值为代表的非货币福利。因此,传统的收入代际流动系数可能会高估社会流动性,将职业的内在价值纳入代际传递的研究视野,对全面理解社会流动性问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居民信任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经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农村居民的信任水平高于城市居民的信任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关系网络更为紧密,关系网络中互助行为更多,对宗教更虔诚,对公共决策更关注,对社会经济地位的自我评价更高,对正式制度更加认可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CHNS面板数据和随机效果单位概率模型分析决定我国城镇失业率的主要因素。16—26岁青年失业率决定因素的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年龄对失业概率的边际效果较大;从教育水平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和小学和初中毕业的劳动力相比,高中、中专毕业劳动力的失业概率较高,但是大专以上毕业的劳动力的失业概率却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全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年龄的增加会降低失业概率,但是降低的幅度会越来越小;男性、未婚、教育水平低、西部、调查失业率高、自雇就业比率和工业占产业比高的地区,劳动力的失业概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现状及班级气氛情况,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83名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和《EPQ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表明,2010级新生在学习方法、资源利用、人际关系、班级气氛等多方面的存在不适应状况。大一新生的不适应是由教育体制、高校管理模式和大学新生期望与现实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9-2004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果模型和多层生长曲线模型,分析了城乡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趋势、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城乡家庭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虽然在这16年间,城、乡家庭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二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上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家庭的人均收入明显超过郊区、集镇和乡村家庭的人均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受地域、社区和家庭等多层次因素的制约。解决城乡之间家庭收入差距的出路包括积极扩大非农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善社区的就业条件,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国际经验、中国问题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难题。由于受人们意识不足、资金欠缺、管理不完善、技术不先进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与垃圾管理先进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文章梳理了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先进经验,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职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训练,追求数学结果的推理演绎,忽视了与数学结果相关的人文因素,影响了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文化作为现代人文化素质的一部分,不仅是概念、定理、公式、计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品质、文化精神。它在陶冶人的情操、健全自我人格、提高思维能力、传播文化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开设数学与文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方案,深化了高职数学的课程改革,创新了高职数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原因造成经济水平低下,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体。在我国目前农村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农村弱势群体弱势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关,更与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特别是非农职业教育状况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差,非农职业教育水平低,导致了其非农就业水平和个人收入低以及家庭生活贫困。只有通过大力宣传非农职业培训、构建科学的培训信息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等措施,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弱势群体接受非农职业培训,实现非农就业,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reference groups and routine behavior. We study the factors that explain whether or not people have installed residential solar energy equipment or have subscribed to green-electricity program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ntensity of buying organic food. In addition to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w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of determinants: economic and cognitive factors (income, estimated price premium, level of in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goods);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reference persons; own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past.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in the region of Hanover, Germany, we find the following: (1) Economic and cognitive factors are significant covariates of all three kinds of pro-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 Their influence is greatest in the case of green electricity. (2)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reference persons are significant covariates of all three kinds of pro-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 Their influence is greatest in the case of organic food. (3) The intensity of buying organic food is greater the longer people have been consumers of these good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major determinant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Nigeria using the logit estimation technique. It utilizes cross-sectional data generated from a national sample survey of internal migration conducted...between January and March 1988....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Nigeria are income, contact, cost, spoken English, ability to speak two Nigerian languages, distance, marital status, sex and ethnicity. The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rural-urban migration is selective of single people and males. Proximity to urban areas where prospective migrants have relatives, friends and townspeopl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公园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个性化提升已尤为重要。青年人是城市公园游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年龄段的特殊性,他们对园林植物景观往往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因此,将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载体,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青年人所关注的园林植物景观因子进行研究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提取并命名5个青年人关注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因子,分别是:植物景观的社会性、特色植物的选择与养护、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植物的个体特色、景观空间的功能性。通过深入分析这5个因子,得出在营造契合青年人需求的园林植物景观时,设计者应注意营造富有一定内涵的植物景观以及开敞的植物空间;此外,还要注意开花植物的选择和植物色彩的搭配。本研究结果可为设计符合青年人需求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零售业态适应性概念。通过对全国35个城市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口密度对超级市场适应性和便利店适应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水平对专卖店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对超级市场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对专业店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百货商店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