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耕地红线产生了压力。保护耕地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对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的耕地保护与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管理、登记的制度不规范等。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耕地的发展方式,可以通过对利用方式和配置的转变方式来进行,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耕地制度和管理体系,对耕地资源的利用战略进行创新,将保护耕地的一些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健全。  相似文献   

2.
3.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突破行政界线的耕地保护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将这种突破行政界限的耕地保护模式暂时定义为区域协调耕地保护模式,并利用博弈模型对现行耕地保护模式和区域协调耕地保护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在使用相同的成本下,区域协调耕地保护可以实现耕地保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张江 《当代经济》2016,(9):59-60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远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国家综合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有效完善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有效建设.本文就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完善法律保障建议和政策保障具体实施建议,希望对加强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耕地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敏 《经济论坛》2002,(3):40-40,43
据统计,1998年河北省耕地面积为649.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为433.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7%。但是,河北省73.2%的人口炎农业人口,1998年全省人均耕地仅为1.49亩,居全国第10位,这表明,河北省耕地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护重在质量--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彦芳  张侠 《经济论坛》2004,(14):103-104
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需求,已远远超出我们规划和计划的预计。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必然加大。同时,生态退耕力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开发的限制又在加大,都对我们完成预定耕地保有指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耕地流失形势严峻,在导致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众多原因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残缺是最根本的原因。产权残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耕地产权保护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不是改变所有制,而是完善两权分离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和合理流动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从而建立起完善的耕地产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哲远  吴妍 《经济问题》1997,(9):40-42,46
  相似文献   

9.
康楠 《经济》2012,(12):32-34
10月23日,农业部宣布,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之下,"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近10年来,我国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但是,"粮食九连增"同时也令人喜忧参半.据国土资源部资料,我国粮食产区重心逐步北移,主要粮食产区的持续保障能力堪忧.耕地是粮食生产之基,粮食安全不仅与耕地数量有关,更与耕地质量有关,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农业综合开发和耕地保护的概念,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及农业综合开发对耕地保护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城市化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过程,是社会结构变化中的一种重要社会形态和组成部分.处理好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对耕地保护的正负效应,剖析了城市化对耕地保护的“正弱负强”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城市化对耕地保护正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耕地保护必须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发展,真正起到保护国家资源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实现耕地保护与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各种措施,希望能为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西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3,(9):190-192,290
绿道建设已经在中国部分省市得到普及推广,绿道休闲也逐渐走进市民日常生活之中。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实地调查市民对绿道的休闲场地需求、绿道休闲服务功能需求、绿道休闲服务保障需求。在对实地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绿道休闲服务和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蔡海伟 《经济师》1999,(2):101-101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此语可谓一针见血。“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为了解决中国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央提出,到本世纪末粮食生产必须确保4900亿公斤,力争5000亿公斤。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保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论坛》1999,(14):39-39
唐海县认真贯彻执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管理与保护并举”,走节地挖潜、土地开发、保护耕地之路,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几年来,全县投入土地开发基金8338万元,共开发土地13-8万亩。人均耕地由1987年的2-97亩增加到现在的3-42亩,被国家土地局命名为“土地开发复垦先进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多开地,努力增加耕地面积。唐海县地处沿海开发开放区,南部沿海滩涂资源较为丰富。为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县政府制定出总的耕地开发计划,狠…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是指人们为保证耕地的永久性利用和为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和耕地环境保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增长,我国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本文从耕地保护制度现状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在完善保护耕地体系,切实保护耕地工作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利用及保护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针对我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分析了河南省耕地利用及保护的主要问题.基于河南省197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影响耕地利用及保护的内、外部因素.笔者提出,建立河南省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要从注重土地数量与质量管理、完善农业激励政策、增加粮食单产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入手.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耕地压力现状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日趋紧张。从湖南省人均耕地现状出发,用更新后的人均耕地警戒值和实际人均耕地的比值对湖南耕地压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回归模型预测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为缓解耕地压力、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李比希的归还定律到康芒纳的生态法则,完成了一次从具体科学到哲学的飞跃。这一飞跃对农业耕地的使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突出的耕地问题,人们应自觉以生态法则为指导,走农业耕地的集约化经营道路,发展农作物副产品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绿色农耕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机制,给予耕地应有的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