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外经贸财会》2003年第4期刊登了林敏同志《业务宣传费与广告费在会计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文中几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今就其中问题与林敏同志商榷: 一、关于业务宣传费列支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业会计》2002,(10):23-24
目前,许多企业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借款利息等项目经常发生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现象,导致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加重了企业税负。如何通过筹划,尽可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很多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要进行这方面的筹划,必须准确掌握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对若干扣除项目,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利息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对限额扣除项目的筹划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应注意节约开支企业每年发生的各项费用应事先作好预算,除了考虑生产、经营的需…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湖南平和堂实业有限公司在柜台联营中收取对方商业赞助金、宣传费、广告费的行为能否按商业贿赂行为定性的请示》(湘工商公字犤2001犦76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宣传费、广告费、商业赞助等,应是对宣传行为、广告行为及其他具体商业行为所支出的费用。如果未发生宣传、广告等相应的具体商业行为,而是假借宣传费、广告费、商业赞助等名义,以合同、补充协议等形式公开收受和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除正常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以外的其它经济利益,即构成商业贿赂,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部分行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72号),补充、完善了《企业所得税法》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广告费的扣除政策,明确了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烟草企业不同行业扣除标准,从而便于企业操作。对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现行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广告费用是企业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商品、劳务和企业信息等发生的相关费用,其目的是为消费者认识、偏爱直至接纳企业的产品。企业当期的广告费支出尤其是一些大额支出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而且波及到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收入。因此,将所有广告费用(为便于说明问题,文中广告费仅指当期税前可扣除部分,不涉及结转下年问题)都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存在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6.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了联系业务或促销、处理社会关系等目的经常发生的业务费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7.
一、涉及广告费业务所得税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将企业发生的广告费计入销售费用科目进行核算.销售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每期期末,直接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参与利润计算.  相似文献   

8.
圈内圈外     
国内药品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增加到原来的300%以上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3月4日发布了《关于调整制药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的通知》,通知表示:自2005年度起,制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25%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费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费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而在2000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调整了部分行业的广告支出税前扣除标准,对制药、食品、日化、家电、通信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放宽了广告  相似文献   

9.
<正> 一、当前外贸企业间接费用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单个商品发生的可明确确认的直接经营费用(商检费、运杂费、报关费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证开证费、议付费等)的计人较易掌握,可直接计入该部门所属商品的成本费用项目。但是,一笔费用是由多个商品共同产生的,该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和分摊额就存在许多问题。 (一)费用分摊不均,方法及比例难以掌握经营费用中需要再次分配的费用项目有工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仓储费等,具体按哪种方法分配,按什么比例分配,分配率的选择,很难掌握。若按销售额的比例分摊,则有些单价高、利润率低的商品明显不占优势。例如,业务一部自营出口棉布3049#5000米,销售额500000元;代理棉纱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发布和实施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及时性,规范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会计问题,所得税会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所得税征缴实行的是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因此准确的所得税应交纳数额和所得税费用只有在年终时才能知道。税收法规规定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项目的数额也必须以全年的经营业务数据来确定,例如:税法规定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企业的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等都是以年度主营  相似文献   

11.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财务人员需要对招待费会计确认和计量。本文列举业务招待费列支的错误做法,介绍税法关于招待费的列支标准,最后阐述关于业务招待费列支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52.汇总纳税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能否由总机构统一调剂使用?【解答精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90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47号)规定,只有汇总纳税的金融保险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等统一调剂使用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  相似文献   

13.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财务人员需要对招待费会计确认和计量。本文列举业务招待费列支的错误做法,介绍税法关于招待费的列支标准,最后阐述关于业务招待费列支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琳 《中国电子商务》2010,(10):189-189
职工福利费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此外,由于职工福利费列支内容名目繁多、标准不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滥用应付福利费科目的现象司空见惯。例如有些企业将超出纳税调整限额的业务招待支出、广告费等计入职工福利费,逃避国家税收。为了公平、合理、合规地使用职工福利费,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对职工福利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职工福利费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此外,由于职工福利费列支内容名目繁多、标准不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滥用应付福利费科目的现象司空见惯。例如有些企业将超出纳税调整限额的业务招待支出、广告费等计入职工福利费,逃避国家税收。为了公平、合理、合规地使用职工福利费,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对职工福利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 近日,北京创想伟业广告公司针对现金流动有困难的企业,推出了一项全新业务运作模式:用产品支付广告费。这家广告公司与一些对此项目有认同态度的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易货推广"的方式,为企业代理发布广告,即: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将广告费的部分或全部以企业的产品支付,企业所支付的产品再由这家广告公司的销售分支以零售或批发的形式销售给消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10月份我省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部分县(市)结合粮食购销企业的实际,开始推行费用预算和送审制度。这一制度对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以及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推进,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实行费用预算和送审制度的成因 (一)财务法规意识淡薄,各种运杂费、保管费等生产性费用开支标准执行混乱,随意提高开支标准和基数,增加了企业费用成本支出。 (二)业务招待费、办公会议费等非生产费用开支增幅较大,销售收入、收购量等指标不匹配,且企业之间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一) 企业完成国家计划和取得经济效果的指标情况,包括销售、利润、费用、资金周转和经营品种等指标; (二) 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情况,包括执行物价政策、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 (三) 企业管理效果指标实绩,公式:利润总额÷行政管理总开支金额;  相似文献   

19.
咨询台     
<正> 我公司是一个外商投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房屋租赁业务。2001年年度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对我公司计收的在营业外收入中列支的客户违约金,要求我公司计缴营业税。请问,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法的规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及其他各种性  相似文献   

20.
找准突破口 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医药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我们重庆市万盛区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医药公司以所谓“捐赠”、“赞助”、“业务宣传费”、“推广费”等名义向医院给付款项。在药品和器械购销业务中,特别是新药推销过程中,医药公司为了达到销售目的,往往以捐助公益事业、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名义,向医院支付一笔款项。更有甚者,个别医院采用所谓的招标方式公然向医药公司索要赞助款。如,重庆某医药公司为了向某医院推销“治菌必妥”新药,以“业务宣传费”名义向医院支付1万元;某医院通过招标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