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伍山林(上海财经大学200433)一、导言对中国农村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场家庭农作制变迁,一个业已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农事活动的特殊性,使得生产队集体耕作中劳动成员的监督和计量不完全...  相似文献   

2.
因为工作关系,有幸采访过许多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和著名企业家,出版了多部名人传记.接触过的人当中,范敬宜先生是最博学多才的亲切长者之一.有时传记创作中涉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重大史实,因住处离范老居所比较近,故曾多次求证于范老先生. 在万寿路甲15号附近清香林茶楼聚晤,范老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他就像一部改革的活字典,亲历和见证了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场伟大改革;同时,他本人也是位具有非凡道德勇气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3.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敬芬 《经济论坛》2005,(10):129-130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保障中最难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模式是公费医疗。80年代改革开放后,对医疗保障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其主要内容是围绕控制医疗费用展开的。90年代开始,逐步对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福利型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向社会保险型医疗制度的平稳转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基本确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得民心,  相似文献   

4.
为抵御沙漠的侵袭,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展植树造林工程,目前中国人工林面积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1/3,但土地沙化仍在不断加剧,速度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沙尘暴频繁发生,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如此反差令人困惑,造林对治沙的作用正在受到质疑。20世纪30年代,美国垦殖南方大草原,造成严重沙化,“黑风暴”(沙尘暴)不停袭来,1935年的那场特大沙尘暴横扫了美国2/3的领土。此后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启动了“大草原各州林业工程”(这一工程也被称为罗斯福工程,是“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首)。“黑风…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元平  郝向良 《经济师》1999,(8):33-33,37
时代的步伐即将跨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改革开始步入以产权改革为主的新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非国有经济,一是改革国有经济本身。如果说在90年代以前,中国的改革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体制外改革,那么进入90年代以后,作为体制内的国有经济改革就成为经...  相似文献   

6.
转轨国家的初始条件、改革速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引 言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前苏联和蒙古等26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启动了市场化改革的方案。在改革前的整个80年代,这些国家的年度实际GDP的增长率平均约为29%,而在改革后的1990—1997年这段时间内,它们的平均增长率却变成了-57%①。从这些国家的改革经验中通常得出的结论是,激进而快速的经济改革往往会导致(至少在短期内)经济状况的恶化,因而渐进主义的缓慢的改革则较为适合于那些具有长期中央计划经济历史的国家。但是,上面的简单数字和结论忽略了这26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的初始…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改革的需求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化的改革促进了80年代的经济发展,呈现了改革与发展同步推进的势态。市场的供给不足是当时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市场基础。政府是通过对经济增量等市场化改革,保证民众原有的社会福利,解除人们对市场化的担忧,既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90年代商品出现供过于求,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增添人们的不安全感,引发人们增加储蓄,新的消费增长缓慢,消费萎缩,市场疲软,企业经济困难,市场化并非就能轻易促进经济增长。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要选择时机,有序进行,防止消费者信心危机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改革早在197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最新一轮改革是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农业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杨圣明 《经济论坛》1996,(18):19-21
WTO与90年代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杨圣明一、90年代前半期的改革进展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进行了以渐进式为特征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其标志是:(一)贸易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在外贸法制建设方面,1994年7月1日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中...  相似文献   

10.
兵兵 《新经济》2011,(10):60-61
如果说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中,最受关注的高危房企是恒大,那么如今,最受调控重击的企业,已经换成了绿城。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机构改革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李志更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推行行政改革,每次改革都把提高效率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尤其是从本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文官制度及管理机构改革,里根时代的大裁员以及克林顿时代的行政改革措施来看,美国政府一直在寻找既能...  相似文献   

12.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是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问题。进入90年代,地区经济差异扩大速度加快,对宏观经济波动及宏观政策效应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考察和分析改革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姚莉从70年代开始,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金融改革,从结果看,有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速度过快、过急,最终导致了金融出现混乱,政府被迫重新进行金融管制。而有些国家在进行金融改革之时,没有进行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但是,70年代,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欧洲,特别是日本的挑战。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以信息革命为先导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其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9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最先走...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但是,70年代,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欧洲,特别是日本的挑战。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以信息革命为先导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其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9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最先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春,中国经历了“非典”的重创,至今令国人记忆犹新。和那场风波同样令人难忘的是中央政府实施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复式预算制度改革主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星侯 《经济学家》2002,(6):96-103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复式预算制度改革,是改革一放以来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首次重大改革。在近年来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复式预算制度改革主张,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改革方案取舍的标准,应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视具体国情、经济发展与财政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就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9.
英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以电信产业为开端,相继对电力、煤气和自来水供应、铁路运输等主要城市公用事业实行了民营化改革,同时,对这些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也实行了重大改革。改革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时代经贸》2012,(22):199-199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