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其中来自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殊性也就日益突出。文章从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入手,提出了缓解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彦平  刘正帅 《发展》2010,(12):135-135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和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贫困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必须重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贫困毕业生现状的分析,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成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进行指导,对贫用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斌 《魅力中国》2013,(26):223-22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的引路人。贫困生就业问题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贫困生细G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还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其G理承受力.让他们健康成长和顺利实现就业;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就如何有效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据2004年3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布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贫困生比例约为20%,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由于性别差异,加上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高校贫困女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稀缺的岗位资源面前的处境更是艰难。文章针对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缓和这一群体的就业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趋势下,高校贫困生因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尝试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提出笔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走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资助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助学贷款缺乏长效机制,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学习贫困、就业贫困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助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素枝 《黑河学刊》2013,(10):188-189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具有生活俭朴,吃苦耐劳;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相对欠缺;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等特点。他们在就业价值取向上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有许多不同,国家应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培训与指导;贫困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诸多事件说明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本文研究通过追寻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途径.为高校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幸宽 《魅力中国》2010,(7X):17-17
本文就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提出几点策略,比如转变贫困大学生的观念、构建多元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观念等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团体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建立新形势下贫困生就业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而会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资助体系。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就业培训;贫困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提出几点策略,比如转变贫困大学生的观念、构建多元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观念等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团体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可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了“心理贫困”之中。社会各界有义务共同来关心贫困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比例逐年上升,高校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各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境,对其心理困境和能力困境并未深入涉及。对于高校贫困生除了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还应在如何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救助、自我教育的能力方面下功夫,建立起"济困—扶志—强能"三维并进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达到"惠及所需,助困励志"的服务宗旨,真正把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校贫困生比例的不断加大,贫困生的构成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当今,贫困大学生与刚刚取消普通高校公费制之初而产生的贫困生有着不大相同的心理面貌。因此,如何把握好当今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态,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孙洪静 《黑河学刊》2011,(10):136-137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市场化、产业化、大众化,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调查为依据,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贫困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促进贫困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容易产生自卑感、嫉妒情绪、害羞不敢表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贫富差距依旧存在、攀比心理与攀比现象严重等。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社会应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美德,自身努力比先天条件更重要;学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及时的疏导。  相似文献   

17.
如今大学生贫困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该文简要分析了贫困生产生的原因,贫困环境给贫困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并就如何做好贫困生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效的教育体制已经实行了深入的改革,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与此同时,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逐年增高,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现状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加突出,特别是对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应该如何有效的提升贫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摆在各大高效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于此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着重的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三个原因,并深入的研究贫困大学生应从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就业难的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就业竞争力不足,总体就业情况不理想,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培育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要的是对贫困大学生身份精准甄别,其次要精准剖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通过培育贫困大学生内化隐性就业竞争力、外部显性就业竞争力、外部环境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张玉莲 《魅力中国》2011,(5):230-230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比重逐年增多,这一特殊群体经常被学校和家庭所忽视,本文从探讨人格教育的含义出发,剖析了当前贫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贫困大学生人格教育实施的对策,以此强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