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成长发展都要倚仗金融业的支持。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各类金融机构、金融政策和金融手段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同样需要针对其融资需求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分析了循环经济融资需求特征,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不足的事实,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商业性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商业性间接融资金融支持体系和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大,各个国家对于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阶段。为了确保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一经提出,就在世界的范围内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大趋势。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进入的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循环经济的高度发展有能够进一步丰富金融,对于金融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是适应新的资源供给形势和新经济增长观念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武,具有时代特色和前瞻性.文章在透析循环经济内涵与特征基础上,既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又论证了循环经济发展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辨证关系,从而为实现金融与循环经济的"双赢"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王培忠 《经济师》2000,(12):138-138
近年来 ,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 ,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引导和促进各金融机构积极增加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但由于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 ,实施起来还有一定难度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项目把关不严 ,造成贷款沉淀 ,银行不能再投入新贷款。近年来 ,银行对一些项目把关不准 ,支持了一部分国家环保限制的焦化企业等 ,这些企业在国家环保执行年中 ,纷纷被勒令关停 ,造成贷款沉淀 ,从而影响了银行信贷资金周转 ,直接影响了银行…  相似文献   

7.
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海洋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海洋循环经济理念,势必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金融作为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形成共识,循环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持.文章介绍了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的成功经验以及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泽  丛帅 《经济导刊》2011,(5):64-65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大力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策,而随着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全球掀起了一股低碳经济的浪潮。面对这种历史性的机遇,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强调:“中国应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因此,培育“碳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带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齐美东 《经济咨询》2007,(4):41-44,17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即“3R”原则),主要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资源压力、防治污染,而且可通过延长产业链及发展环保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这里就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资源利用现状,而较快的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一个高效的货币市场的运作和支持.通过分析循环经济对金融货币市场的内在要求,指出了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约因素,提出了旨在完善和改进货币配置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再利用、再循环的问题。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不仅税收政策本身没有形成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而且具体税种及税制要素的配置也未能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问题。新一轮税制改革应充分考虑税收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韩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46-48,54
金融支持海南循环经济发展,是海南在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矛盾的资源供求关系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的金融支持机制体系是海南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因而需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完善的体制机制体系,促进海南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动海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金融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有:可以解决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瓶颈、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引导作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风险分担与补偿作用、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杠杆作用。金融手段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贷与担保手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应用、证券融资手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以及保险手段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党和政府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和指示.构建良好的天津金融生态也就成为实现并服务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职责,这也是当前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金融生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终为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金融生态建设与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将成为促进未来经济发展、启动内需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融资渠道狭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加之自身存在一些弱点,中小企业发展正面临困境。为此,有关部门应以立法的形式,给予合理支持和保护,同时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货款担保体系与贷款保险体系,从金融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18.
增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大支持.在宏观层面,应科学拟定农村金融发展总体规划,构建强有力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支持系统.在微观层面,应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机制、金融组织机制、金融服务机制、良性金融生态机制、金融科技支撑机制及金融保障机制,使农村金融体制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9.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统计资料显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资金产出非均衡造成的。因此,促进西部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必须从消除东西部资金投入差异、实现资金产出均衡着手,同时辅之以相应...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文章在分析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约束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加强对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