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选择了企业进入比率、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比率、劳均新建企业量来测度"企业家精神",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重庆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与重庆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重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企业家精神"这一特定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作为在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参与者(Lazear,2005),在增长理论产生至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近些年,伴随对增长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化,企业家因素重新被纳入到人们的关注范围,并进一步剥离出了企业家资本概念。作为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企业家资本强调以创设新企业作为新的增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克服了传统分析模型难以将存量企业中的企业家行为纳入增长理论分析的缺陷。本文回顾了包括企业家理论、增长理论等在内的大量文献,围绕企业家资本与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命题,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图进一步解析企业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精神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作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其质量的提升备受关注.而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城市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把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划分为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三个方面,并使用2003-2010年地级市数据,实证发现:(1)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有益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企业家精神对人居环境的效应却显著为负.因此,城镇化建设过程,应大力鼓励企业家精神、发展私营企业,而且要调整企业准入门槛和加强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生产率促进抑或资本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重点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因素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在由投资推动向生产率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门槛效应,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增长方式转变的门槛值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集约式转变,其效应大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职能视角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企业家职能有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企业家职能强度越大越能促进新增资本和新增劳动力向研发部门转移,并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利用1993-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企业家职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进一步分为东中西部的实证结果还表明,西部地区企业家职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效果最明显,而以1999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家职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在1999年以后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来源于加入WTO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体制惰性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等对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诸多影响。文章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大规模涌入我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投资产业和流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荷兰病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文章最后建议制定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及时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切实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区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中的经费投入强度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正逐渐减小。人员投入强度对经济增长呈倒"U"形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人员投入强度的加大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效应,经费投入强度和人员投入强度都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效应,但长期来看,通过提升人员投入强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较快发展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6—2020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企业家精神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集聚在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相比,企业家创业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中介效应表明,产业集聚在企业家精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表明,政府制定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抑制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企业家精神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弱于东部地区;从城市等级异质性来看,企业家精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逐渐减弱。此外,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也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产业集聚在东部地区城市中和等级较高的城市中表现出更加显著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的投入来推动,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甚微。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有所提高,并且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效率的提升。最后指出要想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必须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加快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是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入世"以来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所引发的出口效益不高、外贸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经济运行风险加剧等诸多涉及体制和机制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立足海关工作,提出了海关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可以溯源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百多年来,东西方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拟从大都市角度,就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产业结构演进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背景;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主要决定因素和评价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新形势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着重处理好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不同类型人口结构变动的效应入手,从理论出发,选取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投入作为影响投资、储蓄、经济增长的变量。接着选取20012013年武汉市数据,对人口结构变动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武汉市近十余年来,以人口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结构变动对投资和储蓄的效应为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结构变动则刚好得出相反的结论。最后,就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区域内部条件相似的城市之间其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0年代末,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制订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哪项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笔者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得出近年来财政政策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 0世纪 90年代兴起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影响日增 ,本文旨在回顾上世纪 7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的一般理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察来把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找出其中的主流 ,指出今后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交通运输业"瓶颈"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推动效应"模型和"拉动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具体测算.经实证分析,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业的客货周转量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推动效应系数均远远大于拉动效应系数.因此,中国应该努力从铁路、水运和公路三个方面来改善交通运输业的瓶颈状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4-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及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协同效应、金融发展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协同效应仅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在考察期内均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线性的正向影响,而金融发展则对全国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万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36-40
区域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对这一问题内在机理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做得尚不够。文章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提出区域技术创新在微观层面通过成本效应、品质效应创造经济增长,在宏观层面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合理解释了微观层面上的成本效应、品质效应与宏观层面上的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机制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解释区域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整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2005~2015年的短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等研究了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在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这为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资本投入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其它要素投入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