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企业员工采取何种形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也理所当然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浙江省万象集团所采取的"阶梯式用工,动态式管理"用人制度对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龙 《市场周刊》2020,(17):0021-0021
随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深入,加油站优化用工、人均劳效、创效能力要持续深化改革,一方面,加油站人均劳动效率需要不断提高进而创造效益,另一方面,加油站用工减少直接关系企业安全稳定运营,加油站特别是年销量1500吨以下加油站“用工难”问题十分突出,在公司用人政策是“只出不进”的前提下,如何破解加油站“用工难”问题十分关键,文章分析了目前加油站用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破解年销量1500吨以下加油站“用工难”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雇主品牌的概念和对企业的意义出发,以赣州地区中小企业为例,分析在用人荒背景下,赣州中小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构建自己的雇主品牌,以获得人才竞争优势,解决用人荒问题。  相似文献   

4.
魏浩征 《商界》2010,(9):100-104
企业用工背景正在发生着新变化,如何在这种新趋势下,找到一些相对灵活的用工模式,既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帮助企业从繁杂的、饱含风险的劳动关系管理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是一个考量管理者智慧而且在当下又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劳动用工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事关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热点"话题,备受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广泛关注。道理显而易见,如此一个关键环节能否正确把控,关乎一个企业能否凝聚向心力与竞争力,能否科学设置人力资源,是一条左右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生存"命脉"。尤其相对电力企业独有的经营规模化、促进经济支柱化、特性化而言,其作用与意义更显重大。时代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企业劳动用工,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是用工模式的创新转变、唱响融洽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和谐主旋律,还是赋予企业与员工权利义务相濡以沫的时代内涵,企业发展与员工利益共为一体。以此达成劳动用工时代的"和谐",对激发员工潜能,避免用工风险,有的放矢地调控人工成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文章对劳动用工的组织管理现状和实践工作的主要问题给予了系统分析,重点结合相关处置措施做出电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崔树峰 《现代商业》2014,(4):207-208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矿山企业的工人来源、劳动用工的性质、用工的原因等进行了重点调研,并针对当前企业劳动用工存在的劳动纠纷、劳动用工安全以及绩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劳动力充足的中国,"民工慌"的求职难印记至今还在脑海中挥之未去,转眼"用工荒"的招工难又汹涌而至.过去企业挑工人,现在工人挑企业.就业是体现一个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选人用人上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很深的行业印迹。结合工作经验,以实地访谈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近年来的劳动用工管理现状,并对如何有效开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和升级。本文先对市场转型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接着指出市场转型背景下人力资源管路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缺乏协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及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借案详解“福费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资金流动性回笼正在拷问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进出口企业,整体出现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筝 《商场现代化》2008,(1):248-249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全球化竞争、信息技术革命、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开发等一系列挑战,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小企业如何构建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低成本、高质量地做好"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为企业战略服务,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必然选择。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涵义及边界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模式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讲述了国内外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模式研究背景,然后立足国内,提出了劳动用工管理的五个问题,最后是对我国民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模式与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林琳 《现代商业》2013,(17):90-9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速,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集体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特有的遗留产物,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用工关系,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劳务用工形式的用工方式使得集体企业的用工问题更加复杂。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背景下,集体企业劳务用工如何管理便成了理论界研究的核心话题。本文将回顾与集体企业劳务甩工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的优势与劣势,总结集体企业劳务用工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撞击"了企业固有的习惯性的劳动用工管理方式。面对问题和压力,是简单规避还是积极主动应对,已成为公司面临的增强企业凝聚力、维护企业稳定、建立和谐高效运营机制的重要问题。作为国有企业,对法律规定与企业劳动用工实际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予以认真研究,探索解决风险的方法、措施,是公司法律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确保企业依法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简单加工、低成本的"人口红利"传统制造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僵局,需要进行转型与升级。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的大背景,分析了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问题。介绍了"互联网+"的主要内容,分析了现阶段传统制造业企业所遇到的问题,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妍 《现代商贸工业》2023,(18):153-155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带动下,灵活用工作模式作为蓝领劳动者用工模型,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于企业而言,灵活用工模式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了用工紧张压力、保证了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灵活用工的社会服务效能在零工市场被普遍认可。而另一方面,零工企业为削减人力成本,大量全日制用工被灵活用工劳动者替代,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的流失。在平台发展初期,由于劳动者劳动保护的缺失,导致多起灵活用工劳动者用工伤害事件,灵活用工模式一度成为劳动用工的矛盾风险点。在规范中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既要实现普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又要完善缺漏的新业态劳动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化职业伤害保险,让劳动者有尊严有保障的劳动,是未来灵活用工发展需要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餐饮业的迅速发展,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餐饮业用工短缺在河南省表现尤为明显,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客户服务水平,而解决用工短缺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用工机制。本文结合河南省就业状况及餐饮业用工特点,分析了河南省用工短缺的原因,并从用人机制、留人机制、职业发展规划制度、培训机制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餐饮业用工制度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8.
陈林燕 《现代商业》2014,(11):96-96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于201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重点对劳务派遣模块进行了重新界定。本次修正案对劳务派遣行业准入条件、同工同酬、劳务派遣适用的“三性”等进行了规范。这将对劳务用工企业,特别是港口行业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新形势下劳务用工规范管理研究对于港口企业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从阐述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劳务用工的历史与现状入手,分析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劳务用工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建筑施工企业也有所增多,由于不同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水平上有所差异,也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风险管控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建筑施工企业在"营改增"的背景下,本文针对"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分析,同时对"营改增"背景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能力采取强化,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5):98-99
《人与鼠》是约翰·斯坦贝克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人生活为写作素材,反映在社会政治动荡不安、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工人阶层为心中的"美国梦"不懈努力,却始终难逃命运的安排,最终梦想彻底瓦解的过程。作者约翰·斯坦贝克正是通过对这一过程形象生动、入木三分地刻画,表达了对"美国梦"的虚幻性认识和对生活在最底层的工人阶层的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