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6年3月25日广东金融学院隆重举办2006’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论坛,这是中国首次以中国金融转型为中心议题的高层次专题论坛。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时间概念上说,中国金融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一百年抑或二百年甚至更长。在金融转型过程中,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及众多的外部因素甚至习俗文化都对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存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国金融转型问题更显其博大精深和令无数学者趋之若骛的诱惑力。它的精髓在于转型问题的极具现实性,如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非正规金融发展、金融法制和金融监管以及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分割性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且悬而未决的突出的现实问题。金融转型内容将代表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本次论坛邀请的国内外专家对上述的几方面问题作了精彩演讲,下面是编者根据现场演讲笔录整理的部分专家的演讲内容呈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研究事业发展,也为经济金融领域中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金融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计划于2011年10月(具体时间待定)在南京联合主办第二届《金融研究》论坛。论坛将邀请征文入选论文作者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研讨经济金融领域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本届《金融研究》论坛征文和有关安排如下:一、论坛主题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具体议题包括:(一)中国经济转型与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税体制、政府转型等);(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商业银行体系、农村金融、金融  相似文献   

3.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本质、影响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演说,今年的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把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后召开的人民银行分支行长座谈会又对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做了全面部署,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目前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改革等热门问题上,但市场参与不能不认识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将引致整个金融生态重大变迁,对金融生态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0年交通银行博士后金融论坛"11月5日在昆明举行,论坛由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主持,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李大军致欢迎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夏文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刘萍、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龚明华作了发言,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作了主题演讲"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监管",现将以上几位专家演讲内容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浙江金融》2016,(4):80
2016年4月24日,由中国金融论坛(CFF)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金融论坛?2016钱塘峰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谋划国家‘十三五’金融改革,探索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新路径”。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金融论坛理事会主席陈雨露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陈雨露在演讲中指出,改革实践的历史经验证  相似文献   

6.
《济南金融》2007,(1):F0002-F0002,I0001
2006年12月26日,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中央各部委、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负责人和金融界专家学者400多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定为“和谐社会:中国金融业的社会责任”,是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也是对“2005中国金融论坛”主题”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深化。同时,本次论坛围绕“金融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和谐世界“、“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和“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四个分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金融发展的制度视角,建立起国有金融制度与金融快速发展的内在联系,并在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视野里解释了国有金融制度生成的根源。由于纵向社会结构和人格化交易习俗,国家角色对中国的金融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改革不应建立在国家退出的逻辑上,中国金融发展的现实也不可能实现国家从金融领域的退出,问题是如何实现国家作用与市场作用的互补。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金融二元结构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最为基本的特征。金融二元结构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分工及其效率低下,导致金融市场被分割成两种不同性质市场的状态。表象上金融二元结构是金融市场的分割,本质上则是金融分工水平及其效率的差异。市场型与制度型是金融二元结构的两种基本类型。从长期看,金融二元结构会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中国金融二元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制度型二元结构,在金融二元结构的产生和消除过程中,制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制度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历史变迁,而真正的现代市场化金融制度改革是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其制度变迁表现出了强制性、渐进式、路径依赖性以及滞后性等主要特征,但也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无论从制度存量和制度增量的创新,还是金融总量的增加和金融市场功能的增强,不过这些变化并不深刻,在金融组织结构、市场功能以及金融监管和金融宏观调控等方面仍未发生质的变化。从改革取向看,中国金融制度应在金融市场制度变迁、金融产权制度变迁和金融调控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10.
历经13年发展,“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简称“金融展”)已成为金融界交流新技术、展示新产品的重要博览会,展会同期举办的“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和“技术交流会”也为金融界提供了现场交流的平台。2006年9月17日至20日,2006金融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近200家厂商及18家国内金融机构参展。本届金融展以“信息整合和业务创新”及“构建和谐金融生态、丰富社会金融元素”为主题。 本刊记者全程参与了展会及论坛,对一些参展单位及演讲嘉宾进行了采访,并从金融软件与解决方案、金融机具、金融业务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四大部分对本界金融展进行了综合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也是该国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的过程。金融深化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流动性保障,因而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金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金融深化程度判断“金融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是指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包括各种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经…  相似文献   

12.
AFDP2004年度论坛主题是“金融改革:效率与稳定”。论坛围绕金融机构的效率与改革、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刨新与区域金融合作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论坛对更透彻地认识金融效率、金融稳定与金融改革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材料;同时也为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付士红 《中国城市金融》2005,(12):F0002-F0002
11月3日,2005“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 金融学会,金融时报主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融生态:中国 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 部分省、市政府领导,各院校著名学者、新闻媒体、专家出席了 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 发表演讲。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应邀出席会 议并就“银行流动性问题与金融生态建设”发表演讲并回答新闻 媒体感兴趣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5,(10):4-6
2004年12月初,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他说,金融生态指的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它包括法律制度环境的好坏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企业改革到位与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家》2010,(1):F0002-F0002,1
2009年12月22日,由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2009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16.
该书共分八大部分,由介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和金融合作、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金融改革、汇率问题、访谈对话、国际经济金融札记等内容的共65篇文章(其中包括4篇英文著述)组成。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深入浅出,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17.
日本自1995年以来为改革金融体制进行了诸多尝试,其主题是引入美国式以直接融资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发展证券市场,实现由间接金融为主向直接金融为主的转变,同时拓展国际市场。但由于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还要处理巨额的不良贷款,使其步履迟滞;更重要的是日本金融业内一直回避竞争,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低,因此尽管在形式上已具备了美国金融模式的框加,实质上还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融资体制。迄今为止,改革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中国的金融结构与日本有类似之处,而且也面临着处理不良贷款的问题。日本的经验教训应对中国金融结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发展的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就是在金融因素有效作用于经济增长前提下的金融部门的发展。从制度的视角来看,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制度演进的过程,只有与经济增长的要求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变迁,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我国的金融发展就是一个例子,金融部门快速发展制约经济增长的现实缘于金融制度演进的缓慢。因此,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产权市场,改造现有金融体系比重建新的金融体系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纵向社会结构与人格化交易习俗决定了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府通过金融改革来供给金融制度安排,影响金融发展缋效。但是,仅仅是强势方参与的关于改革决策的妥协,不可避免地使金融改革陷入到一种怪圈之中。在短期无法改变社会结构的情况下,欲使金融发展走上健康之途,关键是转变政府行为。促进市场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首届交银经济学家论坛于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共有十八位嘉宾作了;精彩的演讲。专家们就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流动性、物价和资产价格、国际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以及宏观调控下的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等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学者提出的政策思路与建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此同时,专家们的分析和建议。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对交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