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馨茹 《魅力中国》2011,(17):119-119
本论文选取的武汉“五道杠”事件为案例,结合网络受众对媒体的议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论文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谈起,以“五道杠”事件为例,介绍事件中网络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两次议程设置和产生的效果,将抽象的网络受众参与下的议程设置具体化,最后通过对武汉“五道杠”事件的反思,对网络受众的议程设置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文雅 《中国经贸》2009,(14):190-191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不仅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而且还是对受众最重要的影响源。这一理论在网络时代有了全新的意义,在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网站,议程设置遇到了传统大众传媒没有遇到的新情况,议程设置的合理性常常受到质疑。因此,在最直接与网民互动的一些功能板块上,例如BBS,网站既要承担议程设置的任务,同时也要对网民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而更重要的是网民作为个人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议程设置权。网站与网民于是就在议程设置这一层面上形成博弈。强国论坛的网管与网民在这种博弈中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很值得思索。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议程设置功能的探讨,以期分析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冲击。  相似文献   

4.
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功能活动或环节构成,而议程设置则处于政策制定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整个政策制定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研究状况,从政策议程设置的内涵,政策议程建立的途径、过程,政策议程设置的合法化三个方面来研究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5.
柴红 《新西部(上)》2013,(11):116-116,98
本文阐述了议程设置对政务微博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探讨了政务微博主要议程设置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要确保议程的准确性,设置以地方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件基本事实为主要内容的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不断借鉴传统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优点,来不断优化政务微博的议题设置。  相似文献   

6.
在汶川大地震期间,教师范美忠在天涯社区发一帖子,描述了他在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安危,自己先冲出教室的行为,网络立即掀起了一场“范跑跑事件”,并延伸成全民讨论的社会公共事件。本文试图借助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比较,结合“范跑跑”事件,探讨网络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上的一个经典理论,并且在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印证。网络的出现给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网络传播语境下,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却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并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和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国际议程设置:一种初步分析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系统梳理了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的相关议程设置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议程设置的理论框架,指出国际议程设置是相关行为体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冲突拓展与利益动员以及议程切入点的选择,最终将其关注的议题列入国际议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传统的国家行为体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非国家行为体——例如媒体、专家群体、倡议团体乃至个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如果议题发起者能够成功吸引足够多的参与者,建立起立体式的议题联盟网络,那么其成功设置国际议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国际议程设置是国际权力博弈的第二张面孔,它决定了什么议题可以进入国际议程,什么议题被排除在国际议程之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党报发挥着联系党和群众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媒介议程的设置承担舆论引导的责任.本文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出发,以<人民日报>2010年两会报道为例,对当前我国党报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改进议程设置以更有效发挥其传播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郑罗娜 《中国经贸》2014,(6):214-215
引用美国学者约翰&#183;金顿的政策之窗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多源流框架对我国多个地区逐步开放“单独二孩”政策进行分析,认为“政策之窗”开启导致三者有效合流,最终使“单独二孩”进入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并最终出台。  相似文献   

11.
刘秋娜 《理论观察》2000,(4):104-105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中有关传播效果和媒介功能的一种理论,它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借鉴这一理论,对于图书馆工作者有效传播新科技文化信息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媒介议程设置理论,从认知影响的角度,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巨大社会效果。在"人人是记者"的今天,舆论形成机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正在成为媒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媒介议程设置理论,从认知影响的角度,揭示了大众传播的巨大社会效果。在"人人是记者"的今天,舆论形成机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正在成为媒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又易 《浙江经济》2010,(3):62-62
时间停留于2010年,这一年,恰逢80后“三十而立”,应势而变的媒体也将这一话题归入其“议程设置”。本是谈论80后的种种成长经历,然社会关注的焦点却令人瞠目。报社一朋友近日就遭遇了如此一桩乌龙。想着策划“80后三十而立”的相关选题,便抽取了身边少许80后样本,就其成长经历一一作了访谈,整合成文。谁料报道一出,接到的热线倒是不少,只是大多无关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虽然在传播新闻方面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征,网络媒体同样也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本文将对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实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盛行,国际经济议程政治化趋势加剧,国际经济机制的运行与发展面临日益复杂严峻的挑战。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多边贸易治理机制,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全球开放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今其职能发挥受到严重阻碍,各成员在具体议题上却形成了难以弥合的立场分歧。从国际议程设置的分析视角来看,由于政治议题嵌入和经济议题外溢,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议题选择和议题界定均朝着政治化方向发展。政治议题嵌入拓展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政治功能,使世界贸易组织的议程触及对成员关系要求更高的政治领域;经济议题的外溢导致相关议题脱离经济收益的考虑范畴,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达成一致意见的难度。在大国竞争甚至对抗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议程的政治属性日益增强,议程设置的工具化和武器化倾向日益凸显,各成员达成改革共识更加艰难。为此,各成员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必须排除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推动议程设置的去政治化进程,让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回归国际经济机制的基本定位和职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社交电台的出现过程,分析了社交电台的社交属性,阐述了社交电台的传播意义,展望了社交电台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社交媒体的出现,让网络电台也开始和自媒体合作,使听众可以随时收听全国各地的节目,拥有自己的“广播电台”,创建自己的节目单.它突破了传统的议程设置,强调网民参与;使公民新闻崛起;强调用户的“使用与满足”.因此,网台融合与互动还将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赵淼 《魅力中国》2014,(5):299-299
“拟态环境”是媒介呈献给受众的媒介现实环境,在信息社会中,区域媒介形象越来越成为真实的区域现状的替代品,媒介对区域形象的建构主要理论来源有议程设置功能、作为市场的受众与受众的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建构良好的区域媒介形象,需把握好传播学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话语以及发言人被西方媒体引用的话语这两套话语的实证研究,作者分析了当前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的议程设置效果。根据统计数据的分析,中方发言人的话语内容和西方媒体的引用内容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这表明中方发言人的话语内容可以为西方媒体设置议程。此外,中方发言人的话语态度与西方媒体引用的态度之间没有相关性,这表明中方发言人的话语态度不能为西方媒体设置议程。作者认为,要增强中国话语的传播效果,不仅需要在话语内容上关注说什么,更需要在话语态度上重视怎么说。  相似文献   

20.
李静  朱素凡 《理论观察》2005,(2):139-140
在《传播学史》开篇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正因为此,本书作者罗杰斯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位衣阿华州的研究生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人类传播。随着“传播”这条河的流淌,罗杰斯奠定了他在当代传播学界的权威地位,成为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和“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40年后,罗杰斯有了“写作一部历史是最最强烈的体验。”的冲动。用他的话说“这也是最最有趣的事情,它怕提供的是那种挠抓奇痒的愉悦,那种使人们知道如何走出迷宫的愉悦。”于是产生了这部引人人胜的史学专著,读后如饮甘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