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9年7月 ,我无意中看到一本《农村财务会计》1999年第3期 ,彩色封面上印着“农经政策顾问财会工作指南”的两句话 ,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我深知其中内容肯定丰富。自己不自觉地打开贵刊 ,第一页“刊首语”《用真诚的服务回报读者》中 ,字里行间里洋溢着对读者厚爱的亲近感。通读贵刊后 ,在“财务与审计”栏中《农村财务审计如何找准突破口》一文把农村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谈得真实具体 ,说出了人们心里话。贵刊设置的“农村实用技术”专栏给农民朋友们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好资料。对广大读者来说 ,贵刊具有实用性、可读性 ,各栏目内容…  相似文献   

2.
理解村会计     
理解村会计编辑同志:我是贵刊忠实的读者,是安徽省郎溪县下湖乡北山村的会计。自从1992年任村会计至今,我每年都要订阅贵刊。从中获益匪浅,渐渐地我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贵刊“会计园地”栏目我觉得非常好,在这片天地里,我看到同行...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是安徽省舒城县五桥乡花果村的一名会计。多年来,贵刊的“四强”特色使我从中受益匪浅。那就是贵刊传播的政策针对性强,帮我解决农村问题提供了抓手;贵刊传授的财会知识可操作性强,帮我提高了处理业务的能力;贵刊传递的信息实用性强,帮我增强了致富本领;贵刊“园地”的感受和心得可读性强,帮我理解了农村会计们的酸甜苦辣。有了贵刊,我们农村会计人才会充实,才有指路明灯导航。(101)《农村财务会计》为我导航@刘纯尧!口述 @华兴福!整理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重度残疾青年,也是《农村财务会计》的忠实读者和老订户,自和她交上朋友后,使我真的从绝望中看到了光明,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几篇拙作见诸于贵刊后,使我更加懂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农民四盼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试刊第一期开始,每期必读。贵刊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真正为中国弱势群体——农民呼号、引路、解惑的杂志。“以我们的真心换农民朋友的真情”,我为你们的真情,为你们的办刊宗旨,鼓掌!呐喊!拍手!叫好!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6.
编辑老师 :您好 !笔者有幸为父亲代笔参加了1999年“喜庆建国50周年 ,当好新世纪农村会计”的征文活动。看到拙文发表(见贵刊1999年第9期) ,我十分高兴 ,父亲更是欣喜不已 ,这是父亲第一次在报刊上见到自己的名字。他说 ,通过这次征文 ,自己看到了全国有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多不平凡的事 ,真让人感动。尤其是《农村财务会计》能对自己这么一个普通的农村会计如此看重 ,更激发了自己干好会计工作的信心。而让我激动的是自拙文见刊 ,仅十余天就收到了样刊和稿酬。贵刊的这种对工作敬业认真 ,对读…  相似文献   

7.
《农村财务会计》是我致富的向导编辑同志:您们好!我是四川省武胜县长安裕丰村的一名女青年,1991年毕业后,报考了会计专业,时常请教《农村财务会计》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我不但考上了会计师,而且还靠贵刊发了一笔财。1994年我在贵刊看到“捕鱼特技工则”,按...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编辑部: 我看到贵刊《农产品价格波动引发的话题》的卷首语与“互动平台”这个栏目之后,十分关注.作为农民教育工作者.我也想借这个互动平台来说几句。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0年第2期刊登了朱道华撰写的《中国的粮食问题》一文,对该文我有三点不同意见: (一)“大粮食”论不是“否定”了粮食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位朋友,拿了美国博士学位,在中国做了一家中美合资公司的大老板,之后,又自费返回美国大学进修“商业管理MBA”课程。我好奇地问他,花了数万美元,到底学习了什么东西?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让我开了眼。”开什么样的眼界呢?其一,从一个画面说起。打开一个摄影镜头,从近距离开启,你可能仅看到一个人的眼睛,镜头拉开,这时出现了一张脸,然后是身体,身后隐约看到一些色彩。再来拉开镜头,乍然出现了天空,海洋,沙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山区乡镇的基层干部,虽不是农经队伍中的一员,但作为理论调研爱好者的我,却已成为了贵刊的一名知己好友。记得第一次见到贵刊,是1997年在乡农经站的办公室里。由于当时对贵刊并不完全了解,故只是以一种休闲的心态将其翻阅。但当我细细品阅完本刊中的文章和内容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政策性强、理论水平较高的杂志。从那以后,我都主动到农经站去借阅本刊物,在不知不觉中便与本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我在贵刊第5期中看到了关于举办优秀论文评奖活动的征稿启示,于是我结合山区实际,撰写了题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2.
应当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土地局何轶群贵刊今年第4期“大家谈”,栏目曾刊出卢增澜《应当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一文。我认为对于地地道道的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讲,该文有不切合农村实际的一面。我们宽城满族自治县是一个人均耕地仅有0...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尽管《农村财务会计》的编校质量很高,但文字差错也时有发生,应引起贵刊高度重视。   比如今年第 7期贵刊 53页第 3行中的“平风”应为“平凡”; 54页第 13行中的“心神领会”应为“心领神会”;第 55页“编辑人语”中的“很下功夫”应为“狠下功夫”。   这些差错的出现,影响了贵刊的形象美和质量。作为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和作者,我建议各位编辑老师在编稿和校对时,要一字一句仔细推敲,严格把关,尽最大努力堵住或减少各方面的差错,不断提高贵刊的编辑出版质量,把刊物办成精品。 加大校对力度堵住文字差错$辽…  相似文献   

14.
记得一年前的一天,邮递员送来一个大信封,我漫不经心地将其拆开,发现是一本2000年第11期《农村财务会计》,我眼前忽然一亮,莫不是我写的文章发表了?我便迅速将书翻到第2页,查看目录,果然不错,我的名字赫然入目。“发表了,真的发表了。”顿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欣喜若狂,急忙把这一喜讯告诉家人,并眉飞色舞地念给他们听……在这之前,我也曾向贵刊投过几次稿,但都是硬笔书法之类的稿子,每次将稿件寄出后,都在期待、盼望发表,但次次都如石沉大海,期期不见刊发。我的心渐渐地冷了。有一次,我在整理档案时,发现贵刊1…  相似文献   

15.
休闲一刻     
优秀男汉一家美国杂志举办了一个竞选优秀男子汉的活动。不久,编辑部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得悉贵刊竞选优秀男子汉,考虑再三,我想,我应该是最佳人选。事实如下:我不喝酒,不抽烟;对自己的妻子绝对忠诚,对别的女人看都不看一眼;不看电影,也不看戏;我睡得很早,起得也很早;每到星期日,我总去教堂祈祷……顺便说一句,再有一年我就可以出狱了。”  相似文献   

16.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编辑老师:您好!辛苦了!首先允许我衷心感谢您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我因工作需要,常要用到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工作、家庭负担都很重,总觉得无从学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贵刊1996年第12期第42页介绍的《财务管理每日一小时》...  相似文献   

17.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翻开 2000年第 9期《农村财务会计》,当看到“读者论坛”栏中的《“包包账”让支书栽跟头》一文时,似乎有些“面熟”。于是,我在自己所订阅的杂志中寻找,终于在 2000年第 2期《乡镇论坛》月刊第 8页上发现了这篇同题文章。我原以为是同一作者一稿两投,仔细看时,《乡镇论坛》上的作者为“行新利”,而《农村财务会计》上的作者为“李佐华”,经逐字逐段核对,几乎是一字不漏,照抄不误。是笔名还是同一作者 ?是巧合还是抄袭 ?不得而知。但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我认为这篇同题文章不可能是巧合的“雷同”吧!如果是抄袭…  相似文献   

19.
在1965年全国掀起农村账改高潮的时候,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加入了农村会计教研队伍的行列。也就从这时起,贵刊成了我的良师益友。30多年来,贵刊给了我智慧和力量,给了我知识和技能,开拓了我从事会计研究的思路,丰富了我从事会计教学的内容,帮助我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使我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正因为贵刊对我的帮助和影响很大,我愈加喜欢拜读贵刊。每当我翻开贵刊进行认真阅读时,总是有一种可亲、可敬和爱恋的情感由然而生,使我越发感到贵刊方向正、宗旨明,并形成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自从贵刊公开发行以来,每期我都详细阅读。它不仅使我了解了许多农村的财会工作情况,而且可随时掌握国家制定的各项农村政策。但我通过阅读贵刊今年1—3期,感到还应做些改进,特提出几点建议:一、栏目设置太多,较杂乱。栏目过多,使读者阅读时很难抓住重点,思路也不清晰。如“会计园地”、“小知识”等可合为一栏。“财会动态”、“学术动态”等可合为一栏。这样能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