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诗俭  张勇 《济南金融》2005,(10):67-68
(一)制约县域金融信贷支农的主要因素 1。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影响了信贷支农的效果。通过对某县级市的调查,发现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由于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资金需求压力及贷款难度明显降低,相反,传统农业经济、涉农产品出口企业、农户等贷款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所处利益的不同层面所造成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的原则是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这必然造成信贷资金流向高收益、前景好的企业,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往往是成立时间短、规模小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农信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三农"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农民贷款意愿不强,制约了信贷支农的发展. 从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农业是弱质产业,同工商业相比,农业除了有市场风险外,还要经常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加上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民对支农贷款认识不深,使用不够积极,因此信贷支农虽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从目前情况看,支农贷款的发放情况并不理想,农村经济仍显欲振乏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信贷投入作为对“三农“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予“,就是要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为全面了解辖内支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工作情况,找准在新形势下信贷支持农民增加收入的着力点,探讨支农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中“多予“的途径,我们对张掖市的信贷支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农户从事种植业的资金需求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对贷款的需求已趋多样化,呈现出用途广、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需要改进贷款发放方式,拓宽贷款范围,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  相似文献   

4.
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今年金融部门信贷支农工作的重点.调查发现,在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信贷支农中,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农业资金需求与农业贷款的发放时间上的矛盾.由于传统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信用社原有农业贷款往往都是年初下规模指标发放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效益农业,其季节性与传统农业有明显的区别,如蔬菜,不但可全年种植,而且具有显著的反季节性,并逐步与消费季节趋同,对贷款发放也提出了不同要求.菜农们普遍反映:贷款期限和时间与种菜周期不太适应.目前信用社的贷款期限大多在一年之内,特别是在菜农最需要资金的10月份至12月份,信用社就要收回贷款,而这时候如再增加贷款的话,菜农就可以多搭钢棚多种菜,满足城乡居民元旦、春节的节日消费,菜农得到的收益会更大.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农村经济形势,找准支农工作切入点,用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全市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笔者在全行认真开展对辖区农贷资金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拉林、红旗、兴隆三个乡镇进行了专题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信贷支农工作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一。一些城郊乡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结构调整较为明显,他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尝到了甜头,逐步达到小康水平。现在的贷款  相似文献   

6.
(一)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支农合力作用.一是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支农范围,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推动农村合作银行发展,发挥农村合作银行支农主力军作用,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办法,探索推行大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重点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三是鼓励地方商业银行开展"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和"订单农业"贷款,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信贷资金需求,四是明确农村所有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农户生产经营、民管企业发展、助学和消费,增强支农信贷规模;五是实现邮政储蓄银行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循环,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金融支农现状 (一)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意识增强,重点突出.浙江省农业产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开始起步,近十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金融业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高度重视信贷支农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信贷支农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是:农业贷款实行基本分工、适当扩大贷款范围、优先发放农户种养业贷款、支持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市场、逐步增加农业贷款及其比重等十条意见.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中的资金不足,人民银行给予专项再贷款.  相似文献   

8.
最近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下降是传统农业生产性融资需求减少、信贷供求关系失衡和支农货款利率偏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须进一步确立支农服务方向,完善经营机制和合理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需要差异化金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贷款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 首先,要完善金融供给制度,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等项目资金的供给,使支农资金在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下及时到位.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装备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是央行支农再贷款难以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这在农业经济欠发达、田亩和人口数较多、当地农村信用社实力又不足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如东乡县为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农业人口32万7.5万农户、田亩(水田、旱地)73万亩,其中申请需要贷款农户达6.12万户,申请贷款金额达12000万元,按可行性预测,今年内信用社只能筹措到资金3000万元,县人行支农再贷款4000万元,缺口达5000万元,信用社只能寄希望于人行予以解决,但人行根本不可能给予全部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基层人行货币信贷部门支农再贷款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的合理资金需求而对其发放的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支农再贷款从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支农资金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发展及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支农力度不够,经济发展乏力 1.支农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以坝上某县为例,该县近几年的干旱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扩大投资,而支农资金不足,更制约着支农的力度.农户贷款难,申请贷款的农民中多数只能得到其申请贷款数额的一部分,贷款需求未能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资金外流,影响农业投入.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是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人民银行,虽然从2003年8月起,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大幅度下调,但是基层邮政储蓄存款上划总局,实行集中营运.于是采取各种手段抢占农村市场,致使大量农村资金流失,影响到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2005年9月末,该县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6223万元,占全辖各项存款的10%,这一部分资金完全离开农村,外流到其他领域.同时,由于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机构和信贷规模萎缩,加上该县农业银行属于借差行,不能有效地支持"三农",从而削弱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其他方面的投资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为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该县逐年加大了对县城道路的改造,实施居民小区建设,这些工程都由银行贷款支持,从而使金融机构本来就并不富余的信贷资金变得更少了,也使支农力度变得更弱.2005年9月末,该县农业贷款18757万元,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4%,而其余的66%则没有投入到农业领域,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显然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规范改革尚未到位,信贷支农政策不配套,还存在农户贷款额度小、利润薄、风险大、户头多、工作量大的畏难情绪,致使农户贷款面小、手续繁杂、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为开创我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试就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思路进行探索。 一、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方向,找准市场定位,牢固树立扎根农村,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进一步提高对支农工作的认识,增加支农工作的责任心。随着农…  相似文献   

14.
最近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下降是传统农业生产性融资需求减少、信贷供求关系失衡和支农贷款利率偏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须进一步确立支农服务方向,完善经营机制和合理贷款定价机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征信系统支持下的支农信贷新模式与传统支农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认为信用体系建设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征信系统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融入信贷信息管理体系,为支农信贷增加一个风险缓释安排,能有效解决支农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贷款模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与优化建议,为拓宽支农贷款之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依托征信系统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支农再贷款是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缓解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发展而发放的专项贷款.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石楼县农村信用社使用支农再贷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是驱动“三农”发展的“双核”。近年来,达拉特旗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齐心协力,“念好支农经,打好组合拳”。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支农政策,加大有效投放,加强投向管理;财政部门积极调配资金,优化支农结构,发展农业项目。信贷支农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的组合运用有效满足了农村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受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财政资金有限的影响.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为此,充分研究"三农"发展的特点,总结信贷支农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从体制设计和业务开展上提高对农村金融的供给,加大信贷支农的力度,是金融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文详细研究了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多年未定,一些信用社偏离了合作制原则,商业化经营特征明显,资金“农转非”问题日渐突出。表现在信用社的资金除基本保证农业生产贷款和解决主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所需资金外,直接用于农民身上的贷款不多,支农界面窄小,支农层次不深,支农服务工作不扎实,大量的信用社资金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用在工商企业或其他非农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下笔者从当地农民渴望得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农村信用社加强为农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任务. 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提出了支农任务和要求,要大力组织支农资金,继续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转变支农工作作风,改进农户贷款管理方式,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拓展信贷支农领域,巩固和发挥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朱镕基总理去年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当前特别要重视和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