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消费者、监管者、上级督察部门以及媒体五方利益主体的制度体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不仅会提高消费者投诉的概率,还会降低监管者与企业合谋的概率,并会激励监管者及企业更加努力。如果上级督察部门仅根据媒体曝光情况来确定督察的概率,则会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现逻辑悖论,而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证监会、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模型,分别利用一般的静态博弈和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其策略影响和监管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决定是否造假的因素有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造假的预期收益和被查处的预期损失、证券市场造假的环境等。监管者实际监管的强度和对违规行为处罚的力度对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博弈分析从证券市场监管的外部治理环境找出对家族隧道行为产生影响的监管因素,目标在于完善证券市场机制,加强证券监管力度,规避企业领导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经过研究,证实了违规交易的收益越高,家族投机心理越强这一舆论关注的现象,同时也发现证监会监管策略b*与家族违规的成本呈反向关系,而家族违规行为策略a*与证监会声誉损失也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扩散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东 《技术经济》2009,28(8):60-65,118
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者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选择行为,揭示出经济利益是影响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若要遏制不安全技术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减少生产者的违规收益,严厉处罚并提高其生产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增加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加强对监管者的再规制,提高其监测能力、监管频率等。  相似文献   

5.
刘芳 《生产力研究》2012,(8):147-149
不法经营所导致的产品质量侵犯消费者权益而且不时引发公共安全问题。文章运用成本收益法分析不法经营的动机表明,如果监管部门常采取事后监管模式、对不法经营的处罚轻、或者尽管处罚重但查处的概率低,就会加大不法经营动机,从而导致不法行为的频繁发生,因此监管失灵是不法经营反复出现的根本原因。为进行有效监管,应多管齐下。一方面,应完善针对被监管者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应采取措施监管监管者,规范监管者行为。  相似文献   

6.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财政部门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采用集中支付的形式,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最终用款单位的支出管理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仍有一部分预算单位日常运营发生的现金支付业务未纳入动态监控范围之内,超额提取备用金、使用虚假发票报账、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全面推行、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可以填补现金支付业务的监管空白,有助于继续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李成  张炜  匡桦 《财经研究》2011,(2):27-37
文章通过对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成本是导致监管制度漏洞的重要因素。以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博弈为基础的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结果显示,监管者可以通过对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的动态调整实现监管博弈均衡。监管制度的均衡分析与微观形成机理结论的契合表明,降低监管成本比单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处罚力度更有利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与化解。通过对美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实践分析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透视,模型结论得到了有效的印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多个领域政府监管屡屡失灵。本文对乳品行业质量监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为:初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公众对政府治理效果具有良好预期,消费者对违规企业的信任能迅速恢复;但财税分权的制度设计决定了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利益的高度契合,质检机构纵容、偏袒、保护违规企业是经济生活的常态,只有爆发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危及社会公共安全时,政府才会对违规企业进行运动式打击;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爆发导致消费者不断修正对政府治理的预期,最终导致消费者对政府和企业都丧失信任。政府监管频频失控比市场自发调整对消费者信任的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延迟披露和重大遗漏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形式,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全面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比例最高的是上市后的4~9年。证券部门应该加强对处于这个时间段内的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违规处罚的力度,增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成本,防止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