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夏季华南地区长期高温,表层粮食温度上升较快,从而引起粮食发热、品质劣变的问题,利用现有仓房采用空调制冷技术控温,使仓温保持不超过25℃,实现稻谷准低温安全储藏,进一步提高储粮稳定性,减少储粮害虫的发生,有效延缓了高大平房仓内夏季粮食劣变的速度。通过空调控温储粮应用对比,试验仓储粮品质明显优于常规管理仓。  相似文献   

2.
李献 《齐鲁粮食》2010,(7):45-45
对于长期储藏的粮食.较低的储粮温度是保持储粮品质、减少储粮害虫及霉菌危害的最有效的储藏措施。我国现有的储粮仓房大多为平房仓,平房仓隔热性能较差,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仓外透人的热量有2/3是通过屋面透人的。要保持仓内储粮较低的温度从而阻止储粮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3.
建成  韩毅  文宏  王磊 《齐鲁粮食》2007,(12):36-38
当前,低温储粮已是保证粮食储藏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方向。低温不仅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缓粮食品质陈化,降低粮食损耗,还可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微生物的活动。因此低温储粮无论是对保持储粮品质还是有效控制害虫对粮食的危害,都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储粮新技术。对于平房仓来说,仓外热量向仓内传递的主要部位是屋面、墙体、门窗和地面,其中屋面约占平房仓热量传递的80%左右,仓顶传入的热量是引起粮堆表层粮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平房仓屋面采用保温隔热是降低热量传递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福军  永忠  海林  增辉 《齐鲁粮食》2008,(3):48-48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储粮品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粮食储存的环境温度、储粮仓房条件都会对粮食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储粮温度是影响储粮品质和粮食陈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储粮温度高,粮食品质劣变明显,粮食陈化速度快。因此,由于平房仓受热面积较大,仓外热量向仓内传递的速度也较快,其主要传递部位是墙体、门窗、屋面和地面,其中以屋面受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大平房仓采用空调控温储粮实际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选取粮堆不同粮层温度及粮堆不同粮层粮食面筋吸水量、发芽率作为研究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监测和测定,旨在证明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在西北方的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在延缓粮堆表层粮食品质下降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中层、下层粮食来说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高水分粮食进行就仓降水处理是解决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降低储粮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当前所使用的3种高水分粮食降水应用技术分别是人工摊晾日晒法、烘干机处理法和就仓干燥处理法,根据新疆当地气候特点,在高水分玉米入仓前合理布置风网,利用离心式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不仅可以降低储粮温度和含水量,有效的抑制虫、霉,还能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翻倒作业和烘干晾晒费用,保持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7.
华南沿海地区常年高温高湿,在现有楼房仓仓储设施条件下,依靠常规储粮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控温效果,易影响粮食品质。本文结合生产实际,针对楼房仓包打围散储小麦,在4—10月高温季节合理利用谷物冷却机以及与局部通风、控温措施相结合,能很好地抑制粮食呼吸,降低粮温,保持储粮品质,同时降低储粮损耗。  相似文献   

8.
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常规储存旱籼稻,表层粮温过高,加剧粮食品质劣变速度。采用综合控温手段。夏季利用空调控温,通过控制仓温来控制粮堆温度,特别是表层粮温,从而改善粮食储存品质,控制害虫的发生危害,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和对储粮的污染,对保障粮食的质量与数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对浅圆仓开展低温储粮技术实仓实验。储备库通过半年时间的实仓温度、湿度、水分检测跟踪,实验证明,利用自然冷源结合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既节约能耗又能使粮堆长期保持在15℃及以下,实现低温储藏,保持储粮品质稳定,延缓粮食陈化,减少化学药剂的污染,初步显现储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收集整理浅圆仓低温储粮基础数据,为浅圆仓低温储粮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与普通籼稻相比,优质籼稻更易受不利储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稻谷品质劣变,通过常规储藏方法无法保持其优良品质,而采用空调控温能保证优质稻安全度夏和安全储藏。通过使用粮仓专用空调进行不间断控温,能够有效控制粮堆上层粮温,进而控制全仓粮温,实现准低温储粮和延缓品质劣变的效果。同时,稻壳压盖可以延缓粮温的上升,也能够抑制部分储粮害虫、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避免储藏期间使用化学药剂熏蒸,真正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11.
峨眉山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国家第三批国债投资建设2.5万吨高大平房仓.由于仓顶隔热性能差,特别是夏天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仓顶拱板内温度达43度以上.通过拱板传导造成粮堆上层粮温过高,粮食品质劣变加快,储粮害虫滋生。  相似文献   

12.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容易陈化,安全保管难度极大。利用屋顶风机控制仓拱温度,利用空调控制仓温,把粮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20℃以内,创造了准低温的储粮环境,保证了储粮品质,控制了虫霉发生,减少了储粮污染,增加了储粮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控温储粮技术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控温储粮能保持粮食较好的品质,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的储粮技术,已成为当今科学储粮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对PEF板压盖、空调控温这2种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对稻谷脂肪酸值影响的研究,得出空调控温技术能更好的延缓脂肪酸值变化速度。通过比较,旨在为各粮食仓储单位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运用控温储粮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是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储粮新技术,利用制氮设备生产的纯度为99.5%的氮气通过专用的输气管网充入经气密性改造的储粮仓房,使粮仓内的粮食长年保持在95%以上的氮气浓度中,使储粮害虫得到抑制,粮食储存安全、品质良好,并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一般在六月初,临近主汛期,大批量的高水分小麦放在仓内,如何确保储粮品质和安全,是摆在粮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高水分小麦就仓干燥技术在大型简易仓中的应用作一探讨,供粮食同行参阅。  相似文献   

16.
徐长明 《粮食知识》2000,14(5):83-83,F003,69
随着科学储粮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化学药剂防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我们依据山区自然的气候特点,采用竹笼自然通风的方式,使粮温达到低温储藏的目的,它不仅可以均衡储粮温度。保持粮食低温,降低粮食含水量,而且还能减少储粮品质劣变,抑制害虫的发生,此项储粮技术投资少。结构简单,容易制价管理,劳动强度不大,目前竹笼自然通风储粮技术正在我县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是在总结其他方式通风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的 ,其效果比较理想 ,是一种经济、方便、快速、高效的储粮技术 :1.能快速有效地达到降温目的 ;2.能有效控制粮食发热霉变 ,保持粮食固有的品质、质量 ;3.有利于熏蒸杀虫 ,长期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繁殖、感染 ,增强储粮的稳定性 ;4.减少用药量 ,缩短降温时数 ,节约储粮费用 ;5.实行仓外投药 ,减轻劳动强度 ,有益保防人员身心健康。一、降温原理及设计多层次、密渗透、通风储粮是一种立体型、大风量通风降温为主的科学储粮新方法。其降温原理 :采用机械和竹笼…  相似文献   

18.
以多杀菌素在高大平房仓内储存的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拌粮法,研究此药剂对仓湿、粮温、储粮害虫和粮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鞘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仓湿、粮温和粮食品质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无药”储粮是粮食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其特点是节约保管费用,降低储粮成本,提高储粮品质,保护环境,减少粮食污染,有益于人体健康。以争创“山东省示范化粮库”为目标,积极开展“流动红旗仓”评比活动,不断提升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整合技术力量,增加投资,加大科学储粮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探讨“无药”储粮的方法。截至目前,所有粮食已安全度过高温期,15口仓没有进行药物熏蒸,实现了“无药”储粮,确保了储粮安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维持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储粮安全和粮食品质的要求同步提升,绿色环保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进阶要求。控温储粮是粮食储后数量与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其绿色、高效、安全的特点,在储粮减损保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仓房保温隔热、机械通风降温、内环流控温储粮、机械控温以及空调制冷等常用控温储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特点,并对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