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在长60 m、宽18 m、设计堆粮线高度6 m的高大平房仓内,采用冬季通风储粮技术、压盖保冷技术、气调储粮技术和空调控温储藏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控温气调储粮技术,分析了气温、仓温、粮堆平均粮温的变化,评估了3个储藏周期年份平均粮温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储粮区,冬季通风可以将粮堆平均粮温维持在13.9~15.0℃;粮堆粮面压盖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空调控温期间仓温平均控制在28℃以内,有效延缓了表层粮温上升。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工艺运行稳定,延缓了稻谷品质劣变,延长轮换周期,平均粮温维持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2.
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高大平房仓常规储存旱籼稻,表层粮温过高,加剧粮食品质劣变速度。采用综合控温手段。夏季利用空调控温,通过控制仓温来控制粮堆温度,特别是表层粮温,从而改善粮食储存品质,控制害虫的发生危害,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和对储粮的污染,对保障粮食的质量与数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在江苏盐城射阳地区的高大平房仓稻谷保管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可以延缓空调的开启时间,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的能耗比单独使用空调控温的节省62%;内环流控温+空调控温保管的稻谷脂肪酸值比空调控温保管的高0.5 mg KOH/100 g。内环流+空调控温能缩小粮堆的温度梯度,平衡粮温,解决粮食度夏时的冷心热皮问题,有效避免发热、结露现象发生,在确保储粮安全的基础上明显降低能耗,符合绿色储粮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内环流控温技术能够对三北地区储藏的粮食起到良好的控温、控湿、减少能耗作用。本文选取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38仓和40仓)进行内环流技术应用研究,通过探究环流期间粮情变化、稻谷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情况,探讨内环流控温技术在长江以南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在南京库的应用,体现出较好的粮层均温效果,有利于降低表层粮食温度,控制粮食高温季节劣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保水作用,粮堆内部水分迁移有利于提升稻谷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夏季华南地区长期高温,表层粮食温度上升较快,从而引起粮食发热、品质劣变的问题,利用现有仓房采用空调制冷技术控温,使仓温保持不超过25℃,实现稻谷准低温安全储藏,进一步提高储粮稳定性,减少储粮害虫的发生,有效延缓了高大平房仓内夏季粮食劣变的速度。通过空调控温储粮应用对比,试验仓储粮品质明显优于常规管理仓。  相似文献   

6.
冬季降温蓄冷,夏季利用内环流系统进行内环流通风,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实现低温储粮。试验表明,使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能有效控制仓温、表层粮温,对粮堆具有保水和平衡水分的作用,能降低仓湿,控制书虱繁殖,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粮食水分是影响粮食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掌握水分在粮堆中的分布规律,对安全储粮有重要意义.度夏期间,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粮堆进行控温,并对粮堆内部水分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索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控温、保水效果,使粮堆处于准低温储藏状态,减少储粮干物质消耗,达到节粮减损的目的.根...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籼稻相比,优质籼稻更易受不利储藏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稻谷品质劣变,通过常规储藏方法无法保持其优良品质,而采用空调控温能保证优质稻安全度夏和安全储藏。通过使用粮仓专用空调进行不间断控温,能够有效控制粮堆上层粮温,进而控制全仓粮温,实现准低温储粮和延缓品质劣变的效果。同时,稻壳压盖可以延缓粮温的上升,也能够抑制部分储粮害虫、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避免储藏期间使用化学药剂熏蒸,真正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9.
在低温储粮粮堆表层,拌撒粮食防护剂保粮磷,可控制表层粮温上升时虫害的发生发展,达到防虫控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低温高湿储粮区冬夏季温差大,高温季节仓储玉米表层粮温上升快,容易出现"冷心热皮"现象,造成粮堆湿热转移等问题。试验在外温上升季开始对试验仓粮堆进行整仓环流通风,之后在高温季适时密闭,使粮温保持在较低且均衡的水平。结果表明:利用粮堆自身冷源进行环流通风,可有效降低仓温、表层粮温(t检验分析证明了通风降温的有效性。试验仓温平均下降3.22℃,表层粮温平均下降3.41℃),并起到均衡各层粮温的作用(试验仓各粮层粮温极差比对照仓均低约2℃)。  相似文献   

11.
通过集成较低成本的压盖控温、空调排积热、生物储粮防护剂等储粮技术,确保高大平房仓所储小麦实现准低温和免熏蒸储粮。结果表明,在上一年熏蒸彻底的基础上,通过控温和防虫技术结合,供试粮堆全年处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实现了免熏蒸;同时,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下,局部最高粮温达到25℃的天数仅为2 d,基本实现了准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12.
氮气控温气调储粮是一种以物理方式获取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经过提高纯度(95.0%-99.5%),充人密封的粮堆,置换粮堆内部空气,保护储粮的新技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抑制粮食呼吸、防止粮堆生虫、杀灭粮堆内已有害虫以及抑制大部分微生物活动。同时,氮气气囊的存在能明显减缓粮堆表层温度上升,从而改善粮堆内部储存环境,优化粮食储存工艺,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氮气控温气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粮新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容易陈化,安全保管难度极大。利用屋顶风机控制仓拱温度,利用空调控制仓温,把粮堆表层平均粮温控制在20℃以内,创造了准低温的储粮环境,保证了储粮品质,控制了虫霉发生,减少了储粮污染,增加了储粮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在粮堆高7m的平房仓进行储存优质籼稻试验,通过应用现有较成熟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环流均温等储粮技术,探索东南地区超高粮堆延缓优质籼稻品质变化的技术应用,确保优质籼稻储藏过程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5.
粮堆是粮食储藏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粮堆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反映出多种物理属性,粮堆发热就是其中一个不可规避的粮食特性,粮堆发热是影响储粮安全的危险信号。对粮堆进行客观性安全评价,可以适时掌握粮情,对采取有效储粮措施、确保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原因后果分析(CCA)法对粮堆粮温升高事件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高大平房仓仓顶、仓墙用碳化硅白色隔热基料进行涂刷,并安装自动通风装置与膜下环流系统,秋冬季进行自然通风与保水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在夏季利用夜间排除仓内积热、进行环流均温,降低上层粮堆高温点。实验证明: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使全仓平均粮温全年不超过15℃,夏季25℃以上的高温点不超过粮堆表层检测点总数的25%,达到较好的控温、保水、维持品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控温储粮技术对稻谷脂肪酸值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控温储粮能保持粮食较好的品质,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的储粮技术,已成为当今科学储粮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对PEF板压盖、空调控温这2种控温储粮技术的应用对稻谷脂肪酸值影响的研究,得出空调控温技术能更好的延缓脂肪酸值变化速度。通过比较,旨在为各粮食仓储单位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运用控温储粮技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热皮冷心”是高大平房仓散装储粮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热皮粮”主要存在于粮堆表层、底层以及靠近四周墙壁部位,在粮堆内部有一个常年温度在15℃左右的“冷核心”。粮堆中“冷核心粮”的存在,一方面因与“热皮粮”存在较大温差,影响储粮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冷核心粮”温度低、变化缓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减少虫霉侵害和开展绿色储粮,研究“冷核心粮”现象对安全储粮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空调控温技术在稻谷储藏中的应用效果,笔者选择两座装入安全水分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做稻谷储藏控温试验,其中一座采用空调控温技术控制仓温和仓上层粮温,试验过程中对外温、粮温及稻谷品质变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可保障稻谷安全储藏,能够减少稻谷的水分损失,保留了粮食食用品质,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改造高大平房仓实施膜下环流熏蒸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早籼稻谷,在粮堆表层预埋鱼骨型PVC塑料循环管道,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有利于夏季控温储粮、延缓品质下降、提高粮堆的气密性、减少磷化铝使用量、便于熏蒸期间进仓检查粮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