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12,(41):56-57
在中国足坛这样一个"多事"的地方,为什么我从不放弃?我又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耕耘会有未来?答案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信仰。1992年,我从国家队回到上海,有人曾给我算过一次命。他说:"你马上就要开始10年的好运了,会一直向上走。"——了解我人都知道,我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被人说有些"迷信"。但这些"大师"说的话,在我心里却始终会有份量——所以,我掐指算了算,10年后?也就是2002年,不正好是世界杯比赛年吗?所以我觉得,冥冥之中,命运是有所注定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战线》第10期登载朽木先生文章《有感于张国立要办〈谣言报〉》。其文大概有两层意思:其一,张国立先生说的是气话,根据我们国家有关出版规则,也不可能办这样一个报纸的;其二,媒体上假新闻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很猖獗,应该下大力气进行"新闻打假"。这也是该文的核心内容。我认为,朽木先生说得很有道理,也很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分析了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异同.首先是主体不同;其次是传播模式不同,而网络新闻真正实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写作理念;报纸新闻的写作方式是线性写作模式,而网络新闻是层次化写作,甚至是文字直播.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传受关系要求报纸新闻的传播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周飚  周晓 《理论观察》2006,(6):169-170
一张报纸,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和买方市场特征愈加明显的时候,其特殊商品的属性就愈加突出。读者,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办报人的“衣食父母”,在读者中失去公信力的报纸,其前途也必将是暗淡。所谓报纸公信力,简单的说就是读者对报纸的信任。报纸的公信力是大是小,是有是无,决定着一张报纸的前途和命运。目前,中国报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公信力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报纸公信力受到损害?通过长期的新闻实践和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十大原因。一、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的产生多是由于过度追求轰动效应,作者夸大甚至编造虚假新闻事实,或是记者采访不…  相似文献   

5.
新闻立报是报纸定位的基点,是报纸的永恒的原则,这是由报纸的属性和品格决定的,也是由报纸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定位决定的。但是由于对新闻改革认识的偏差,新闻被轻视,新闻在报纸上的主体和主角地位受到冲击,一些报纸出现了杂志化倾向,报纸的某些从属功能被无限制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新闻立报变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报纸的生死存亡。坚持新闻立报的永恒的原则,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新闻必须创新,新闻必须改革,新闻写作和编排要新、要活。新闻要当好报纸的主体和主角,关键在人,关键是新闻人才的培养,要建立优秀新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沈丽菲 《魅力中国》2014,(10):288-28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如掌上新闻、微博等信息技术平台,给传统新闻媒介带来极大冲击。报纸新闻只有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并通过必要的改革和创新,让报纸新闻重新焕发生命力,以实现新闻舆论导向的巨大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而新闻标题是报纸新闻的眼睛,是获取广大受众眼球,提升新闻价值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新闻采写编辑中的主要环节。因此,以现代化眼光重新审视报纸新闻,对其新闻标题主要特点及制作趋势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浅析报纸新闻制作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雪丽 《中国高新区》2009,(11):116-116
导读:卖报纸原本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这个卖报纸的小孩却用他特别的行为提醒了我们,在霓虹世界,不要迷失自己,丢失一些珍贵的东西,譬如——尊严、原则……  相似文献   

8.
报纸新闻时评的复兴和"受众本位"理念的确立,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两大显著特点。随着"受众本位"思想在我国的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研究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和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即以受众观念的嬗变过程为切入点,结合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环境和受众需求特征,分析"受众本位"语境下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在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纸媒的冬天     
正当人们在2013年12月31日进行1314"一生一世"跨年庆祝时,上海《新闻晚报》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天。从2014年1月1日起,这份报纸不再出版。纸媒的冬天,来得那么快,让人猝不及防。说起来,《新闻晚报》并不是因为经营难以为继而停刊,只不过在一个日渐萎缩的市场里主动退出。它是纸媒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在刚刚过去的两三个月,纸媒的环境一如现在的空气质量,让人难以乐观起来。产业兴衰年年在上演。报纸作为一种产业,作为新闻的载体,已经走  相似文献   

10.
何处去寻找上海滩的第一代的炒股大户们? 何处寻找这些炒股大赢家发财前后的故事?保佑我们夫妻再大吵一场吧! 早春的一个农历初五的凌晨,南京西路上的静安古寺的山门,被雪亮的灯光照得一片通明。沿街的一溜出租小轿车,头尾相衔地停在寺门前。余先生约我在这个时辰和这个地点相晤,隐隐约约,我觉得其中仿佛有点什么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秘密。我走进静安古寺,在大殿前的炉鼎旁找到了余先生和他的窈窕的女伴。只见他们两人各自手捧着一柱棒香,在鼎前的腊烛上  相似文献   

11.
张志新 《理论观察》2009,(4):161-162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汉字的构型艺术经过不断改革、沉淀,已经演变的十分成熟、完美。发掘和传播这种美,是报纸编辑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有许多编辑在编排版面上很不讲究字体的运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中文字体在报纸编排中的使用,不仅要讲艺术性,而且更要讲思想性和政治性。一张好的报纸,尤其是标题的字体变化很丰富,决不是无视字体大小一体到底。在读题新闻时代,字体变化也能成为报纸的一种“眼”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然而遗憾的至今有些编辑不懂这一道理。对此,笔者略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家长都烦恼自家小孩在学校里被人勒索,殊不知,勒索人的孩子,家长也是很烦恼的……晚上,我给儿子收拾书包,书包夹层里突然掉出一张50元的钞票。拿着钱我想了想:这两天好像没给儿子钱啊。我去问老公,他也挺震惊:"我也没给他钱。"我俩面面相觑,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钱是从家里偷的?打开平时放零钱的抽屉,里面的钱清清楚楚摆在那里,一分都不少。那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问儿子,看他已经睡下了,有点不忍心,便满腹狐疑地上了床,  相似文献   

13.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Z1):138-138
迟尚斌的老父亲87岁病逝。很多人不知道,九年前,他曾"被逝世"一次……2009年12月13日,迟尚斌的老父亲走了。87岁。高寿。当天下午,迟大哥打电话告诉了我。然后说:"我把老父亲经历跟你说说,你给老父亲写个悼词吧!"当时我正在参加一个读者俱乐部的迎新联欢会。于是,我开了小差,找了间空房子,听他说他的老父亲,我记录。回到会场,正是《爱的箴言》——"我将生命付给了你,将孤独留给我自己……"生命代谢,老去新来,大抵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想起我英年早逝的父亲。刚刚走进春天,他就永远地走了,走进那个永远的孤独世界。  相似文献   

14.
潘志峰 《魅力中国》2010,(28):77-78
企业新闻报纸是社会新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新闻报纸,是企业党组织的宣传喉舌,是按照“三贴近”原则.联系职工与企业的纽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新闻采编一员,笔者结合切身体会,联系中小企业新闻报纸在采编现状,对企业新闻报采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进行简要分析,并就改进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读者     
在令人羡慕的成功企业家中,为数不少的人都曾得益于报纸,无数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有位罐头大王,就是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而发迹的。 这位罐头大王叫亚默尔,他有读报、研究报纸和用报的爱好。1985年春季的一天,亚默尔在仔细地读一期报纸时,从不起眼的角落里见到了这样一条消息:墨西哥的畜群中发现了病畜,有关专家怀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瘟疫……一条仅百余字的短新闻,立刻引起了他  相似文献   

16.
底线     
冯骥才 《中国西部》2013,(17):14-14
一次,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  相似文献   

17.
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  相似文献   

18.
戴婧 《理论观察》2008,(4):169-170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地市报纸如何生存,是业内人士一直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些城市报的新闻本地化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些党报虽然增加了本地新闻的数量,但在新闻制作上还是陈旧的方式,老百姓关心的信息淹没在党政的会议报道中,可读性较差。新闻本地化是地方报纸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参谋长和指挥员,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因此,报纸编辑必须具备较好的修养与能力,才能在筛选稿件、编排版面和总体把握上游刃有余,锦上添花。近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报纸编辑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原有的那种墨守成规、坐等皇粮、不求发展,仅满足于低层次生存需要的意识,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相似文献   

20.
发挥专刊作用 服务广大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报业的发展,眼下报纸已不再是单纯的新闻载体,它承担着更为丰富的信息传播任务。报纸专刊由此应运而生。报纸专刊是介于新闻版与副刊之间的一种专题性报道版面,以其对商业领域的深入性,受到商家的欢迎。同样,因其对特定商业领域大量的服务性信息引导了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