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米缸的变迁     
正有一段童年的记忆,总在我的脑海中抹去不了。当年,我六七岁,生产队里正在稻床上分山芋。母亲将分到的两稻箩山芋准备挑回家,我却挡住了母亲的去路,哭着喊着":姆妈!我不要山芋,我不要山芋!我要稻子!"社员们都停了下来,静静地听着我的哭喊,母亲生气地放下肩上的担子,用手轻轻地打了我一巴掌,接着,抱着我就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骗”母记     
每次回家,总要给母亲带一些她爱吃的东西。当我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与母亲一起吃饭的时候,总要一次次挡住她往我碗里夹菜的手,以不想吃、不爱吃等理由"骗"她,免得她把好吃的都留给我。这个"骗"还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相似文献   

3.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我的工资不够  相似文献   

4.
<正>"儿啊,你的眼神为什么那样忧郁?""母亲,我无可奈何。"昨天,乡下的表弟带了一沓卖粮的白条跟我诉说:年年种粮,年年卖粮,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白条。表弟哽咽着说不下去。我紧紧握住表弟粗糙的大手,默默无语。我感觉自己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无力抗击汹涌波浪,无力帮助表弟,无力帮助像表弟一样更多的农民。最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不多的200元钱递给寻找出路的表弟。买化肥、买种子,孩子上学,这么多  相似文献   

5.
粮食的神性     
正我羡慕那些吃饭很慢、一直吃尽碗里最后一粒饭的人,最后那粒饭,可能正是农民弯腰从地里捡起来的那粒稻谷。见到这样的人,我岂止是羡慕,简直会景仰他。吃饭占用了人生很长的时间,虽然它够不上恢宏大气,它也真不需要恢宏大气,相反,小气和安静适合每一顿饭。慢慢用餐、吃干净每粒饭的人,身上至少有两项美德。  相似文献   

6.
《林业经济》2014,(4):32-35
<正>1998年春天,郑冰在爱人谢福政开办的"科技服务中心"里,与村民苏长业吵了一架,一个要买800块钱的化肥,一个认为两亩半的芦苇只需要300块钱就够了,苏长业急了:你卖化肥的还嫌我买得多?他从兜里掏出800块钱,甩在那儿,说,我有现钱,不赊你的账!郑冰本是山西永济市蒲州镇的一名小学教师,村民们这种因无知而带来的执拗的浪费,让郑冰萌生了给农民做技术培训的念头。让人想不到的是,十几年后,当年张罗着给村民们找专家培训的郑冰已经成立了山西永济农民  相似文献   

7.
母亲七十寿辰,我带着孩子回乡下老家。吃饭时,白苍苍的母亲用指头粘起桌上的饭粒放进早已掉了牙的里,我的小女儿洋洋说:“奶奶好不讲卫生”。我的心一发酸,几乎掉出泪来……母亲善良、勤劳、节俭,从旧社会讨饭过来,她用野、树皮和全部心血把我们兄弟几个拉扯大,这些事,我孩子们哪会知道。我六岁那年,家乡的人们在饥饿线上挣扎。刚入夏,地里的野菜挖光了。弟弟病倒在床上,全身肿得发亮。亲坐在灶前,望着空空的灶台发呆。母亲呆了半天站起对我说,“孩子,跟我去屋后剥点吧。”听说去剥枇杷树,跟着母亲攀上崖坎,母亲双膝跪在岩石上,用旧菜刀伸树…  相似文献   

8.
虎年春夜,蛙声如潮,和风习习,我拥报而眠,做了一个好梦: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挑着两篓挂钟,向年轻人叫卖。有个年轻人掏出两张百元大钞,老者摇头不卖。而老者路遇另一个年轻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阅报。老者却高兴地送了一个钟给这个年轻人,还寄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呵,这是位时间老人送给我的梦!一般情况下,我常到深夜11时,就关掉那台"黑加白"。然后,身不由己地将报纸捧到床头,宽衣解带,倚靠在床上,津津有味地品读。  相似文献   

9.
关于各国饮食风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中国人是用舌头吃饭,法国人是用情调吃饭,美国人是用思想吃饭,日本人是用眼睛吃饭。我当时觉得吃饭最不讲实惠的就要算是只注重外观的日本人了。然而,当我听到一位在目本留学工作多年的朋友在微博里所说的一番话,我的这个成见立马被颠覆了。下面是他的微博:  相似文献   

10.
假期,大家庭聚会.母亲在做一道"冰糖肘子",她颇得意地说:"这道菜我是跟电视上学的,各种配料、调料都齐全,味道一定特别好!"妹妹听了,凑上前去说:"期待中!我真想吃出小时候过年吃肘子的味道,那叫一个香啊!"母亲信心十足地说:"我估摸着,这道菜一上桌就会一抢而光."听了母亲和妹妹的对话,我也满心期待.  相似文献   

11.
母亲有三个女儿,我是中间那一个,就是三毛曾经调侃的夹心饼干中间,容易被忽略、散落的那块.其实并不是因为我出生的次序,而是由于那个特有的年代,普通人仍然挣扎在温饱线的边缘,我儿童的记忆中更多的是一些描摹生活艰辛和空旷的片段.那时,父亲在城里上作,母亲是乡下小学的民办教师,一个人带着我们三个,住在对她来说完全是异乡的村子里.有一个场景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炎热的、密不透风的复天傍晚,妈妈在堂屋前的木桶里轮流给我们洗澡,然后左手夹着或牵着孩子,右手拿着蒲扇,边扇风边打开大床的蚊帐,把我们扔进去.进了蚊帐的我们叫热,睡不着,妈妈就拿着那个蒲扇给我们扇风,直到我们睡去.的确难以想象,第二天清晨,母亲又精力充沛地起床,给我们做出早饭、午饭,然后徒步四十分钟去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12.
登湖山     
登山是要体魄的,但同样也是需要有情趣。朋友垂约要到大湖山去采风,这给我沉闷的思绪注了一针兴奋剂,我满口应承了下来,因为湖山就是常山的母亲山,而在全省以“山”命名的县市里,“常山”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大山与之对应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常山人,谁能没有桑梓的文化情结,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拜望自己的母亲山呢?  相似文献   

13.
<正>打我记事起,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把粮食看得无比珍贵,特别爱惜粮食,淘米时,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洗米水倒去,生怕有一粒米从洗米水中流走,有时在洗米水中不经意间加杂了几粒米,马上俯下身子把洗到地上的米粒捡回来。每次吃饭,父母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我们姊妹起初吃饭的时候,把饭粒撒得到处都是,父母就一颗一颗的把饭从桌子捡到自己的碗里,当看到我们吃剩下的饭和吃完饭的碗边还粘了不少饭粒时,父母就把我们的饭碗端过来,把我们剩下的饭和碗边粘的饭粒赶到自己的碗里吃。他们时常给我们讲粮食  相似文献   

14.
吴树 《农家之友》2014,(8):40-42
<正>1父亲去世三年后,屠叔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屠叔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而屠叔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屠叔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屠叔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屠叔很难堪。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岁末,从伦敦回到北京家中的我查看当天的信件。在一堆银行账单和缴费通知里,夹着一张精美的明信片。我看着背面熟悉的字迹便立刻猜想到了,这张卡片是我那三位伦敦的好友从大不列颠寄来的,而这明信片本身也必然是"TATE"出品。我甚至能在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三个姑娘在TateModern的商店里,面对着一大堆明信片,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哪张卡片更合适送给我的画面,店里的sales(销售人员)说不定也会被莫名其妙地拉来参与意见。这样想来,虽然我已经回国,开始了不同的生活,可在伦敦的姑娘们,依然还是看看展,逛逛店,日子过得好不愉快。  相似文献   

16.
母亲     
时间像一只无形的手将生命的旅程刻出深深的轨迹,不知不觉中,我也作了母亲。在哺育后代的艰辛中,我越发读懂了“母亲”这两个字的含义。犹如一株大树期待阳光,期待雨露,我们每个人都同样渴望人主的路上充满阳光.洒满欢笑。真心真意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拥有一份快乐,一份样和,一份安逸。凝眸处,忆往昔。我的童年,家里很贫穷,一家7口人挤在一间矮矮的小土房里,那房子是父亲母亲自己动手脱坯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有一天,孙红雷放学回来,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母亲正背对着他站在走廊里。"请问,家里有人吗?"孙红雷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最后一年——2000年6月11日(农历五月初十)10点10分,我的母亲在家乡溘然长逝。享年82岁。母亲去世一年来,老人家的形象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每每想到母亲,我心里阵阵凄楚,眼里充满雾雨。我10岁那年,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家家户户断粮断炊,靠树叶、野菜充饥。后来国家发给每人每天1两救济粮,我们全家熬一锅稀饭,里面放上野菜。每次吃饭母亲都将剩在碗底做少的黄豆糁儿给我,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广西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告诉我,父亲到很远的地方赚钱去了。打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渴望父亲回家。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在一次跟同学争吵中,我得知我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亲怔愣了很久,然后对我说,小芳,这是真的,在你出生不久,你父亲因贩卖毒品被判无期徒刑,妈妈怕你伤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真情,  相似文献   

20.
给我买一碗     
<正>现在的骗子越来越多了,今天在大街上,一大爷跟我说:"姑娘,你行行好吧,我都两天没吃饭啦,给两块钱让我买碗面吃吧……"我这暴脾气瞬间就上来了,掏出来4块钱:"给,我给你4块,给我也买一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