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分割、性别歧视与工资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晒工费"网络平台提供的调查数据,利用Appleton分解方法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本水平对男女工贵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职业性别分割.分解数据显示,职业内工资差异与职业闻工资差异分别为22.5%和15.7%,即存在比较严重的纵向和横向性别职业隔离.此外,分析结果还揭示了职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城市男女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限制,但地方政府借助户籍制度实行的隐性、间接管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来劳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事关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发展,同时也是确保我国城镇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对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体制、就业市场分割、就业歧视以及劳动者素质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要想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让政府和企业共同发挥作用,转变就业理念,完善社保体系,发挥工会作用,健全工资增长机制等,从多角度入手来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宏洛 《发展研究》2004,(10):68-6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状况。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引入代际职业的流入性指数、继承性指数、流动方向和流动距离等指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在分析中国职业代际效应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对劳动者跨越代际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阻碍农村劳动力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这使得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低于统一、开放、可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数量。劳动力市场分割三个原因中主要是制度性歧视,因此,可以通过新制度安排以缓解城乡间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性别收入差异及性别歧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因,女性在获得教育的机会上还是比男性要低,而且女性很难进入到高收入行业和职业,使得在教育方面女性仍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对女性的歧视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8.
构建我国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当前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农村劳动者相对在就业机会,就业报酬及共享社会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揭示城乡劳动力市场长期分割的根本原因在于决策者的政治取向,政绩考核指标不合理,制度惯性,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缺失和某些部门的利益取向,某些城市阶层的偏见,以及进城农村劳动者的忍耐;剖析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提出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任务以及相关步骤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拥有一套与地方不同的复杂的制度安排。制度差异导致由兵团和地方组成的新疆区内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因此呈现出一种制度性分割状态。制度性分割造成了兵团与地方之间劳动力流动的低水平和单向性。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制度性分割,大力发展融合型经济,使兵团与地方的改革步伐协调并行,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市场分割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和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迁移谜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和城乡分割导致了劳动者之间必然存在工资收入差距,而且即使存在劳动力转移,也不能使工资差距收敛。这种制度性偏好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构建全国统一、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以何种模式体现?(2)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主要受哪些因素决定?文章使用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预测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社会资本、市场结构转型对男女职业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间,人力资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而家庭特征、社会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都对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收入、消费、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村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劳动者本人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了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当前教育和医疗成为致贫的主要原因,这对建立适应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宋月萍 《经济学》2007,6(2):629-654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以何种模式体现?(2)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主要受哪些因素决定?文章使用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预测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社会资本、市场结构转型对男女职业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间,人力资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而家庭特征、社会资本以及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都对职业流动性别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受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高学历乡城劳动力在传统就业方面处于劣势,而在创新创业方面则处于优势。调查发现,有就业和创业经历,接受过系统的创业培训,个人创业特质突出并具有良好创业环境的高学历乡城劳动力,其创业意愿较为强烈。为此,政府要改革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并为该群体创业提供特殊优惠政策;高校应根据个人特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高学历乡城劳动力也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市场驾驭能力及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要依据。运用有效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有效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对湖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学历水平、受教育年数的集中趋势和离散差异等进行剖析;阐述了用“有效人力资本”的观点分析劳动力产业变动与职业变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主动、安全地迎接即将出现的第三次劳动力产业性转移和职业性变更,必须加大“低级次”产业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加劳动力转变职业能力的有效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GDP增长0.682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放大迁移收益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如果政府仅仅将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达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选择农村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所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将城镇化水平指标和个体劳动者的户籍类型纳入分析框架,构造个体就业的计量模型,针对安徽、广东、河南等9个省份的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农村流动人口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子女数量等)以及劳动力市场条件(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市场分割率、生活成本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就业影响,报告了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流动人口就业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形成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口的“非正规化”矛盾愈加突出,文章对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环境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今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农地撂荒、明日谁来种地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受众群体弱质化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市场非均衡化、培育机制缺乏科学设置与规范、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缺陷,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境所在。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须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制,以及健全职业农民培育外部社会环境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元春 《经济师》2008,(9):36-37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对新古典劳动力市场分析方法的一个极大挑战。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以来,围绕这一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出现了大量的实证检验文献。文章试图从这些实证研究所使用的检验方法,如人力资本回归、转换回归、劳动力流动检验等入手,对这些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以期理论界能发展出新的分析工具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