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生 《农家之友》2004,(5):39-39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池塘建造 1、泥鳅苗种池与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  相似文献   

2.
<正> 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1、池埂陡,不利于种植水草和投饵,不利于观察河蟹摄食和活动情况。2、沟面窄、水浅。一般沟面宽仅2米,底宽1米左右,蟹池平均水深仅40—50厘米,最深水位仅80厘米左右,池埂不结实,渗漏严重,7—8月份需天天加水,并且池底水温很高,不适宜河蟹生存,增加了河蟹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三分放、七分管”。青虾夏秋池塘养殖管理,需立足一个“早”字,只有通过科学管理,才能在年底夺取高产高效。主要应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一、水质前期水质需以肥水为主,透明度为25—30厘米,水位保持在60—70厘米,培育好虾苗下塘后的开口饵料“枝角类”红虫。如水质清淡需根据池水的肥瘦程度,及时添补经发酵后的有机肥,装入蛇皮袋内放入池中培育肥水。池塘底肥充足,可施用无机肥快速培育水体,保持良好水质还可以防止池中青苔、兰网藻的孳生。中期需定期5—7天勤添加水,透明度为30—35厘米,水位保持最佳水深在1.2—1.5米,pH值7.5—8.5…  相似文献   

4.
<正> 一、娃娃鱼亲体培育1、亲体培育池和亲体放养①亲体培育池 亲体池要依据娃娃鱼独特的生理特点及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进行建造。其目的是有利于亲体娃娃鱼性腺发育。亲体培育池要建成暗道流水循环式或椭圆暗道流水式。池内暗道安装出水管。管径为1.5—2寸,出水管间距30—50厘米。出水管向  相似文献   

5.
<正> 三、成虾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334—3335m~2为宜,池底要求平坦、少淤泥、泥沙比例1∶1,池坡25—30度,水深1.0—1.5m,水源充足良好,注排水方便,四周池埂建防逃设施,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75—150kg/667m~2清塘诮毒,并施入人畜粪150—200kg/667m~2,以培育浮游生物,供虾食用。2、隐蔽物设置水面栽种水葫芦等水草,占水面的1/3,  相似文献   

6.
<正> 美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但人工规模养殖,难以采集到大批量活饵,因此,美蛙蝌蚪变态为幼蛙后,必须驯养其摄食膨化颗粒饲料,并尽量缩短驯食期。据我地经验,驯食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将变态蛙撵上食台;二是驯养其摄食人工饲料。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科学修建幼蛙驯食池 长方形池为好,长宽比2—3:1。面积为10平方米至15平方米。池埂为水泥抹面的硬埂,或为拌有5%生石灰的泥埂,埂高80厘米,水深50厘米。埂  相似文献   

7.
<正> 二、蟹种放养 (一)放养前先做池塘清整消毒工作 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先排干池水,冻晒一个月后,铲除塘底过多淤泥(留10cm左右淤泥,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安装好进排水口防逃铁丝网,维护好池埂。然后在蟹种放养前15天,应彻底清塘。先向池中注水30—50cm,每亩施生石灰50—60kg(将生石灰加水稀释后,趁热时全池泼洒)。 (二)蟹种选择 1、池塘养蟹以长江蟹效果较好。所购蟹种要求规格一致,活泼健壮,附肢齐全,其体色为青灰色或黄绿色为好。  相似文献   

8.
正26.如何培育小龙虾亲虾?(1)亲虾培育池的准备。可选择池塘、河沟、低洼田等作为小龙虾亲虾的培育池,每口面积以1000~1200m2为宜,要求能保持水深1.2m左右,池埂宽1.5m以上,池底平整,最好是硬质底,池埂坡度l∶3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应特别注意防止青蛙入池产卵,因为蝌蚪会残食虾苗。池埂四周用塑料薄膜或钙塑  相似文献   

9.
<正> 庭院养殖黑鱼具有效益高、易管理、饵料解决方便等优点,便于家家户户养殖,现将庭院养殖黑鱼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养殖池的构造。养殖池用土池较好,面积40—100平方米,水深1.5—2米,池埂应高出水面0.5米,养殖池应配备水  相似文献   

10.
一、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500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水源条件好。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二、鱼苗培育清池培水鱼苗下池前30d排干池水,清除池塘杂草和过多淤泥,让池底充分曝晒。放苗前10—15d,保持池水深6—10cm,用生石灰100kg/667m2消毒。放养前5—7d,注水深60—70cm,每667m2水面施发酵好的鸡粪、牛粪、猪粪等有机肥300—400kg、过磷酸钙10kg,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适口饵料。鱼苗放养选择晴天投放,放养密…  相似文献   

11.
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335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进排水条件良好。且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苗种培育池四周有水泥板或红砖护坡的池塘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一、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1—1.2m,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000-3500m^2,水深1.5—2m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池埂坚固不漏水,水源条件好。进排水口安装过滤和防逃网。  相似文献   

13.
<正> 一、鱼苗培育方法1、水泥池育苗: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鱼苗成活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常见的育苗方法。鱼苗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500—3000尾/平方米,水深保持60—80厘米。培育15天左右可达全长2.5—3厘米。幼苗饲料以浮游动物和丰年虫最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 据从有关方面获悉,华南地区主产南美白对虾虾苗(简称白对虾苗)的广东湛江、海南以及广西沿海各地虾苗培育场所繁殖培育的白对虾虾苗,近期以来虾苗售价持续低迷,在本地区销售的虾苗,规格在1.0厘米以上的叫卖价每万尾为50—70元,实际售价为38—40元;销往广东、珠江三角洲、珠海、中山等各地以及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的在0.6—0.8厘米的小规格虾苗叫卖价为30—50元,实际售价为20—25元,上述售价均比去年同期略低。据预测,如果天气持续变好而能继续孵化繁殖虾苗的话,白对虾虾苗售价还有可熊继  相似文献   

15.
<正> (三)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是指孵化出膜后经过培育至5厘米左右鱼种的过程。这一阶段约需要20—30天,一般为25天。鱼苗培育可以采用二种途径:一种池塘培育鱼苗;一种集约化培育鱼苗,二种方法各有不同特点,均属于最有效的鱼苗培育方法。培育鱼苗过程中要求较高的饲养技术水平及严格的管理措施,其生产指  相似文献   

16.
<正>一、池塘条件1.塘口面积培育幼蟹的池塘,建议以1-2亩为宜。2.塘口要求池埂要宽、牢,无任何渗漏,池埂高度0.8m以上,开挖深度0.3-0.5m,池埂坡度1∶3左右,埂段内坡面四周最好铺上薄膜或40目网片,进出水口套上80目过滤网片,防敌害进入和蟹苗逃逸。3.清塘消毒新开挖塘口可使用生石灰75kg/亩化  相似文献   

17.
<正> 欲要黑麦草优质高产,搞好田间管理最为关键,应着重过好以下三关。一、应开沟排水、防止渍涝。冬春季雨水较多时,要及时清理好排水沟。种植黑麦草的田块,一般要开成“+”或“#”字形排水沟,沟深50厘米、宽30厘米—40厘米,做到雨停不见水,长期保证土壤呈半干状为宜。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要求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灌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面积3—6亩,水深50—80厘米,池底有15—20厘米淤泥。池塘使用前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二、施肥接种 清塘一周后,注水60—80厘米,并亩施有机肥(如人粪尿、牛粪等)300—500公斤。水温20—25℃时,施肥后8—10天,轮虫量可达高峰(5000—10000个/升),此时水色呈灰白色。高峰持续3—5天,此后轮虫数量迅速减少。为了抑制枝角类大量发生和延长轮虫高峰  相似文献   

19.
<正> 1、稻田的选择与工程建设 稻田应选择进捧水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管理方便的地块进行稻田青虾养殖。养虾田一定要作好工程,创造一个适于青虾生存、栖息、生长、起捕、越冬、繁殖的良好生态环境。田埂四周要加固、加高30—50厘米,超过稻田正常水位的25厘米左右,田中要开挖“田”字或“井”字沟,沟宽50厘米,深30  相似文献   

20.
胡科 《农家之友》2009,(12):I0023-I0023
一、养鲶藕池条件 藕池要求池底平坦,粘质土壤,水源近,水质良好.排注方便,池埂坚实,无渗漏,保水性好。单池面积不宜过大,1~5亩为好。3月下旬,翻池松土35厘米深,加高加固池埂,使埂高出水面40厘米,夯打结实。为防高温季节,鲶鱼有避暑场所及藕池浅灌、追肥、治虫时有藏身之处,池内按“田”、“目”等字形开挖鱼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