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切入,指出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阐述可持续消费应遵循的三大原则:适度消费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不断发展原则.分析了我国实施可持续消费面临的现实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切入,指出可持续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阐述可持续消费应遵循的三大原则:适度消费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不断发展原则。分析了我国实施可持续消费面临的现实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战略目标,它包括可持续旅游生产和可持续旅游消费两个有机统一的方面,二者都是其实现机制。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又为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而且对可持续旅游生产具有引导作用,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可持续旅游消费比可持续旅游生产对于可持续旅游发展来说更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是人类理性的复归,可持续旅游消费存在多重链环关系,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规范旅游消费行为,以实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苏志炯 《现代商业》2008,(17):198-19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二十多年来,在确立了改革目标即公平公正并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具体制度的安排与设计、技术方案的选择,本文就具体制度的安排与设计提出了几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即主体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与可衔接原则,以利于社保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5.
乌兰 《北方经贸》2007,(8):140-141,144
矿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是矿区。实现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要认识并掌握矿区发展规律,不断调整矿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相互协同演进。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系统评价是矿区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进入操作与实践层面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要对矿区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适应消费加快升级,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消费潜力,以供给改善和创新更好满足、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近日,毛中根、洪涛等合著的《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演进研究》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国际视野与国内视野中探讨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准确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所处阶段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的战略选择.全书分为三篇:总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分析、扩大居民消费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消费     
消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消费在促进生产,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众多商贸流通业的研究中,至今消费研究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表现在课题论文少,研究深度不足等方面。本文从消费的因素、条件、层次、培育、消费链与生产链、销售链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居民消费生活行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居民消费的现实表现和消费数据变化,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低水平消费模式、高增长消费模式和高水平消费模式等不同阶段。从中国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现实出发,构建中国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是当前和今后的必然选择。应通过确立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政策取向、健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法律法规和推动居民可持续消费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消费观念提出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来规范消费者的行为。然而,作为分散决策的行为主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考虑的往往是在消费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行为成本最小化;在消费成本(付费)一定的情况下,追求消费收益最大化。可持续消费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成本,而收益却难以即时和完全地获得。所以,消费者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并没有可持续消费的持久意愿。因而,政府必须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可持续消费这一社会理性,并使之成为消费者的个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0.
赵萍 《商业时代》2012,(16):4-6
可持续消费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保证不同地域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代际之间的平等消费权利。可持续消费从低级向高级可以划分安全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和健康消费五个层次。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政治市场"里,政府的决策就如市场中逐利的"经济人"一样,总是受自利原则支配,从而导致公共资源被过度消费的"公共地悲剧"。目前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制定符合"经济人"假设,可持续消费政策沦为"公共地",消费的不可持续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扩大内需政策必须及时转向,以实现尊重消费意愿与约束消费选择、继承消费文化与引导消费观念、明确近期目标与制定长远战略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