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猪供给调整的时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供给调整时滞对养猪业波动的周期长度和波动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对生猪供给调整时滞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2002~2008年的生猪供给季度数据,对我国生猪供给调整的时滞期进行了测定。研究得出:我国生猪供给时滞期在19~21个月左右,其中包含近6个月的观望期和13~15个月的生猪生长发育规律决定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2.
减缓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波动不仅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更有助于生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有向无环图技术(DAG),并基于DAG的同期因果关系结果构建SVAR模型,采用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探讨我国货币因素、猪肉供给、消费需求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流动性对猪肉价格具有时滞性影响,对猪肉价格波动的贡献程度为45%,是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其次,猪肉供给和消费需求对猪肉价格波动的解释程度相对较小,分别为6%和3%。为缓解猪肉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应根据货币政策形势制定适宜的猪肉价格调控政策;尽快上市生猪期货产品,形成玉米、豆粕、生猪的期货产业链体系;创新生猪价格保险产品稳定生猪供给。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致使生猪市场剧烈波动并造成较大经济社会影响,本轮政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生猪市场波动、压缩“猪周期”。系统把握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程,深入探究政策演变内在逻辑,研究提出生猪市场调控政策优化路径,对于更好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保供应稳价格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经推动生产增长与探索市场化改革、保障供给能力与完善调控机制、促进转型升级与加快现代化发展等三个时期。生猪市场调控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供应、稳价格,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等是推动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本文建议高度重视生猪供给安全保障的重要战略意义,着力提升生猪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夯实生猪市场调控及平稳有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户是我国生猪供给的基本来源,在生猪生产上表现出高自给性和高分散饲养的特征。农户生猪饲养规模己近极限,存栏猪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它通过改变自食比重对生猪价格变化作出反映,从而造成生猪市场大的供给边际波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大起大落,其价格波动规律难以把握,对国民经济运行造成了严重干扰.既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健运行. 我国的生猪生产由于受到规模和资金、人员等条件制约,技术和管理的不科学,地理上的分散,以及饲料供应、品种和疫情等因素约束,具有分散化、小规模生产的特点.同时,国民消费习惯尤其是节假日消费所诱发的需求因素也使生猪供给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因生猪难以标准化,肉产品不易存储,国家冷链仓库不发达,难以利用政府库存平抑供应波动.此外,我国分散式的生猪生产方式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加大了养殖户的生产风险,以上因素均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生者行为理论和有限理性假设,通过对四川省资中市和蓬溪县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二元logit选择模型对生产者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对生猪安全的忧患程度、对生猪安全卫生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对政府公布安全生产信息的需求程度对其供给意愿 有着显著影响,鉴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猪产销波动及基本成因分析黄世洪一、生猪产销波动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肉类生产,特别是生猪生产迅速增长,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到80年代后期。我国肉类基本上达到供需平衡,扭转了长期以来肉类供给严重紧缺的局面,并且从1991年起,我国肉类总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选取我国2000年1月到2007年4月猪肉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总体趋势、特点与波动的周期,从政府宏观调控、猪肉供给和需求三个方面解析了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缓解猪肉价格波动的主要对策是政府要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政策的重点应该注意保护农民利益,提升生猪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延长生猪生产的产业链,建立健全畜禽疾病防疫体系,减少重大疫病对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调控生猪养殖市场,保持生猪供给和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是我国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深入分析并理解养殖户的养殖行为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本文对不确定性环境下养殖户的能繁母猪养殖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幼稚预期和ARMA模型预测生猪和饲料价格,并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度量生猪价格风险,构建了4个能繁母猪供给模型,分析了市场价格及其波动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市场价格及其波动均对养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养殖户对市场价格反应更敏感;且相对于生猪价格,上游饲料价格的影响更大;(2)养殖户具有理性人特征,更关注于近期市场信号,而远期价格预期对能繁母猪养殖的影响较为复杂。本文建议稳定生猪供给除"稳价格"外还要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同时,政府应完善生猪供需监测和数据发布制度,合理引导预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HP滤波法对1952-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波动周期进行研究,分别测定了生猪年末存栏量波动周期、肉猪出栏量波动周期和猪肉产量波动周期,并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析了我国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研究认为,不同指标的周期测定结果既存在差异又有密切联系,总体上我国生猪生产平均每6年多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波动变化;1985年以前粮食丰歉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1985年以后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和疫病是生猪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生猪价格多年来已形成以4年为一个周期的"过山车"式的明显波动,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养殖者积极性导致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导致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养殖者积极性导致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造成"赚一年,赔一年,平一年"的尴尬局面。这种周期性的大幅波动,使养猪户叫苦不迭。形成周期性波动涉及两方面的原因:经济的影响和生物机制的影响,而价格波动是经济和生物机制的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等理论,分析了生猪流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方差分解进一步验证猪肉流通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鲜猪肉流通的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其中生产环节所得的利益较低;各环节的利益波动具有传导性,以批发环节为中心向生产和零售环节两端传导,但是由于各环节的市场联动性不强,其利益波动传导效率较低,相对独立性较强。因此,实现生猪流通环节利益分配均衡是保证猪肉安全供给和价格稳定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然而,反复出现的畜产品流通的波动性却大大影响着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仅以生猪生产为例(见下表),1952年~1988年36年间,波动多达6~7次,这种一升一降的波动,几乎是几年就有一次。有人按蛛网理论对我国生猪市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水平下,生猪市场完全放开,政府不加以任何干预,只靠价格来调节市场余缺,当生猪价格发生变化时,其供给量的变化大于需求量的变化,即生猪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生猪流通形成一个向外发散的蛛网,呈不稳定状…  相似文献   

14.
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本文基于对目前的生猪产销波动的基本判断,尤其将重点放在剖析这种波动的深层原因和寻求对策上,其理由是: 1.以往人们过于简单地研究生猪产销波动中的问题,总是依据波动的直观表象,把问题的起缘归结于养猪成本以及价格等一系列量化指标的消涨起伏。因此,尽管从多角度对这种产销波动提出了不同看法,但都缺乏深层的准确判断。2.生猪的供求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猪在畜牧业中地位的  相似文献   

16.
生猪产业是上海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郊区拥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00多家,年出栏生猪230多万头,占上海生猪市场供应量的25%左右。本市地产生猪对城市猪肉的安全、保障性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对生猪生产和农民增收发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持续走低,已使郊区(生猪养殖户)经济损失达1.5亿多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和生猪屠宰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建立猪肉价格模型,着重研究生猪在屠宰加工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问题,同时运用2007年1-12月全国集市生猪和猪肉月度价格数据,估计生猪价格影响猪肉价格系数和每公斤猪肉分摊生猪屠宰与猪肉流通成本,分析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和生猪屠宰收益情况.主要结论:生猪价格波动对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放大效应;近期每公斤猪肉分摊的生猪屠宰与猪肉流通成本增加推升了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出栏期变化对猪肉价格有一定影响;2007年下半年每头生猪屠宰后总收益大幅增加,生猪饲养环节和生猪屠宰环节收益增幅接近.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科学识别产业发展短板,对于指导地方政府调整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多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解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着手,对标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总目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调控6个维度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2015—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变特征、制约因素与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2015—2017年产业可持续发展速度较缓慢,2018—2019年发展速度明显提升;(2)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维度的提升对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来自资源节约、生产调控维度的贡献较小,猪肉供给能力下降、养殖成本波动上升、防疫人员缩减等方面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省际间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生猪平稳生产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01—2017年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规模经营对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及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生猪经营规模对生猪生产波动具有显著的稳定效应,相对存栏量而言,影响中国生猪出栏量波动的因素更为复杂;第二,规模经营对生猪生产波动的稳定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和大、中、小规模经营的结构差异;第三,市场风险在规模经营对生猪生产波动的稳定效应中起到调节作用,调节方向因市场波动风险和市场调控风险而异;第四,规模经营对生猪生产波动的稳定效应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规模化经营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稳定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白华艳 《山西农经》2023,(18):111-113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猪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内生猪市场日渐活跃,而市场经济规律下的生猪市场价格却并未保持良好势头,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运输和销售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以广东省生猪市场价格波动为研究内容,在简要介绍广东省生猪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区域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具体原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应对策略,以维持生猪市场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