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经济地理学会在1983年5月召开了第三十届大会,会议就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展开深入的讨论。大会筹备委员会为使讨论更好地适应现代课題,在当前日本已形成的若干主要研究潮流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1)地域构造论;(2)区位论;(3)资源论与环境论。在全体大会上有三个主要报告:“经济地理学与国民经济的地域构造”(山川充夫)、“从近期经济地理学成果看方法论——以区位论研究为主”(金田昌司)、“资源论的动向与课题”(森潼健一郎),本文即根据这三个中心发言整理而成。战后日本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两个,即“区位论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地理学”。它们的方法论由于所依据的经济学不同而有差别,但是都认为经济地理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并且都同意把研究对象限定为“经济地域构造”或“经济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者对其研究对象“地域构造”作了如下定义:“地域以区位为构成单位,同时它又是更大地域的构成单位。换言之,若干个区位的集合即为地域,这种地域聚集形成更大的地域以至整个地表。地域的水平集聚和垂直集聚——地域的排列组合状态,即为地域构造或空间构造”(西冈久雄,1976年《经济地理分析》)。“马克思经济地理学”学者则注重从生产关系和历史的观点研究经济地域如何形成。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希望两学派更好地融合交汇,以开创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 孙冶方同志的遗著《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孙冶方为构筑《社会主义经济论》这座理论大厦付出艰辛劳动后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全书六篇文稿中,有四篇是《社会主义经济论》本身的内容,占篇幅的近90%。还有两篇即《我与经济学界一些人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则同《社会主义经济论》有紧密联系。一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论稿》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第一,它摆脱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的自然经济论或其变种“产品经济论”(它们都把价值和价值规律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异物,不存在流通过程)的影响,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高度  相似文献   

3.
读《我看〈善恶论〉》存疑──请教陈影观先生黄江平拜读了1995年第11期《经济师》所刊登的陈影观先生撰写的《我看〈善恶论〉》,在此之前,笔者尚未看过王珏先生的《善恶论》及刘冬先生的《善恶论读后感》。这里不是对人性论发表见解,而只就陈影观先生的文章(以...  相似文献   

4.
<正> 胡瑞梁同志是我所敬重的老经济学家。近年来《经济研究》先后发表了他的三篇有关劳动力商品问题的力作:《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载1987年第12期,以下简称《一论》)、《论劳动力价值、按劳分配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历史意义》(载1988年第1期,以下简称《二论》)、《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的一些理论问题》(载1989年第1期,以下简称《三论》)。再三研读以上“三论”,我感到作者在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中独树一帜,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又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争论,贯彻于整个20世纪始终。“取消论”、广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研究生产力论”和“研究生产关系论”各领风骚。20世纪半期“研究生产关系论”居统治地位。苏东剧变在客观上宣告“研究生产关系论”的终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必须由研究生产关系转变为重点研究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2001,(1)
《艾丰通用文库》是新近由AF研究中心策划,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力著,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个领域,共包括十本书:《一个中国人的世纪宏论》、《中介论》、《三做谈》、《古今说》、《名牌论》、《战略谈》、《策划说》、《知识论》、《人生谈》、《传播说》。以上前五本已经出版,其余五本年内出齐。  相似文献   

7.
《经济地理》杂志1988年第一期刊登的《区位论与产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一文(以下简称《区》文),有一处严重理论错误。《区》文的目的是对西方区位论发展作概括性总结,并对区位论在我国经济地理实践中的理论指导意义进行简要探讨。《区》文认为,本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价格分析逐渐地取代了古典学派的成本——效益分析,使区位论走向宏观化。但是,直到三十年代初,代表性的新区位论模式并未建立。”《区》文断言,这是由于“经济学中的宏观一般均衡理论尚未建立。”此后,又写到在经济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见解。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本文从12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这12个方面是:(1)论苏联经济学范式;(2)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论经济学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纲;(5)论过渡时期;(6)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7)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8)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9)论社会主义经济波浪式发展;(10)论社会主义管理;(11)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12)论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9.
顾龙生 《经济学家》2006,(1):121-122
单东教授新作《民营经济论》,最近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情系民营经济辛勤耕耘十几年结出的丰硕果实。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这块民营经济的沃土上,单东教授辛勤耕耘,诞生出《民营经济论》这样一部优秀的理论著作。在这部56万字的《民营经济论》一  相似文献   

10.
我看《善恶论》──与王珏先生商榷陈影观拜读了1995年第四期《经济师》争鸣栏所刊登的王珏先生撰写的《善恶论》,笔者也正如《经济师》同年第7期争鸣栏所刊登刘冬先生撰写的《善恶论读后感》一文中所写的:“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笔者实在赞赏王珏先生对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最近范恒山同志提出的虚拟私有制论,是与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种设想不同的新的思路。(见范恒山:《虚拟私有制论》,《广州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再论国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答《评非国有化论》何炼成《当代经济研究》今年第2期发表了丁堡骏写的《国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评非国有化论》一文,对该刊去年第5期发表的拙文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极尽攻击诬蔑之能事。我认为,批判越尖锐越好,但攻击诬蔑不足以服人,...  相似文献   

13.
“论十二大关系”是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董京泉撰文指出,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他说,毛泽东1958年3月10日在成都会议上指出:"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陈爱文作者简介陈爱文,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中南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研究生,主攻贸易经济与管理,师从博士生导师余鑫炎教授。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零售商业的规范价格行为》、《论零售商业组织形...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体论是其论批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论说》篇除具有体学意义之外,还具有艺学、批评学意义。“论说”体中包含论和批评体,其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由刘勰艺观所决定,从而影响对“论说”体本质、特征、功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由些建立起符合艺 和化 规律的体论、创作论、作品论、作论、批评论等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4月28—30日,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广东经济出版社、河南大学经贸学院共同举办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10本经济学著作是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和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发起遴选的。它们是: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论稿》,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薛暮桥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于光远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卓炯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蒋一苇的《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刘国光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厉以宁的《非均…  相似文献   

17.
林文勋教授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基础上,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进行宏观深层  相似文献   

18.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及其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凯恩斯的预期理论主要体现在《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著作中。凯恩斯的预期理论是直接为他的政府干预主张服务的。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也存在着诸种不足。  相似文献   

19.
一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反对任何胡编瞎造的错误倾向,这是肖殷创作论的一根支柱。署名林真的香港作者,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了题为《强调“从生活出发”的肖殷》,正是抓住了肖殷创作论的根本。肖殷在《从生活出发》、《生活现象的提高和概括》、《关于认识生活》、《生活应当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0.
王开明 《发展研究》2000,(11):60-61
继《技术转移学》一书发表之后,最近曾德聪教授编著的另一部新作《结合论——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结合研究》又跟广大读者见面了。《结合论》是《技术转移学》的续集,是继“转移” 之后,从“结合”这个全新的视野对当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相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