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是鲤鱼的繁殖季节。但若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鲤鱼的繁殖率低,养殖效益不高。在鲤鱼繁殖时造成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有5个:一是亲鱼达不到成熟度,造成产卵少,受精率低;二是孵化期间鱼卵出现水霉病,即鱼卵发霉;三是孵化期间遇冷空气及霉雨天气的影响;四是孵化塘清塘不彻底。留有鱼苗的天敌;五是在鱼苗出膜后日常管理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死亡等。针对这些原因,要想提高鲤鱼的繁殖率,应做好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正>一、斑鳜人工繁殖1、亲鱼的收集雄性斑鳜最好选择3龄以上、体重不低于0.35kg,雌性亲鱼选择4冬龄、体重在0.5kg以上。雌、雄在非生殖季节很难分辩,在生殖季节,雄性亲鱼在肛门之后有一白色圆  相似文献   

3.
<正> 1、亲鱼的收集 亲鱼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江河自然群体中捕捞收集;二是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选留蓄养。一般收集时间以冬季为宜,此时水温低,亲鱼活动力减弱,运输受伤少,便于成活。从江河中选择作亲鱼的个体应在4龄以上,人工养殖的个体应在3龄以上,体重5—12.5kg,鱼体光滑肥壮,无伤者最佳。万一只有有伤的个体,只要不伤及鳃部、脊椎骨,不穿肚皮,绝大多数都能成活。注意亲鱼下池前要用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伤口部位要用红霉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溃烂,使伤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4.
<正> 胭脂鱼性成熟迟,不能在池塘中自然繁殖,所以养殖所需鱼苗是通过人工繁殖获得。 (1)亲鱼培育。用于催产的亲鱼一般来源于天然水域。也可以进行人工培育,只要水质好、饵料充足,雌鱼6龄、雄鱼5龄以上能使性腺发育成熟。亲鱼培育地面积1—2亩,水深1.6-2.0米为宜。每亩放养亲鱼10-15尾,每  相似文献   

5.
<正>1.繁殖习性。细鳞斜颌鲴一般2冬龄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5-6月,产卵水温18-30℃,最适水温22-28℃。雌鱼的怀卵量一般为每公斤8万-10万粒,鱼卵呈微粘性。2.亲鱼培育。亲鱼池要求水质良好,淤泥少,亲鱼入池前须进行清塘消毒并培肥水质。放养密度为100-125kg/亩,可套养少量的鲢鳙鱼控制水质,忌放抢食能力强的鱼类。3月份开始集中强化培  相似文献   

6.
选择亲鱼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领:一、亲鱼要求体型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鳞片完整,鳍条不裂不断,并必须达到性腺成熟。多年经验表明,四大家鱼性成熟的年龄是:草鱼4~6龄,青鱼6~7龄,鲢鱼3~4龄,鳙鱼4~5龄。雄鱼一般比雌鱼早熟一年。二、选择亲鱼的体重。草鱼6公斤以上,青...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市场对禾花鲤商品鱼需求有所增加,禾花鲤稻田养殖在农村也有所复苏,对禾花鲤种苗的需求随之增大。虽然禾花鲤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繁殖,但因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多数是零星产卵,而且鱼卵和鱼苗往往被鱼类或其它敌害所吞食成活率很低。人工繁殖可以使禾花鲤集中产卵,提高鱼卵受精率、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并做到有计划地生产。要搞好禾花鲤的人工繁殖必须抓包括亲鱼选择、培育、产卵、孵化和出苗五个关键环节。现详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阜南县名优水产养殖场1996年鳜鱼人工繁育成功,填补了淮北地区鳜鱼人工繁殖的空白,之后,又经过了连续几年的技术攻关,进一步解决规模育苗及饵料驯化研究的难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模式和工艺流程。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选择优质亲本,强化产前培育1.1亲鱼选择:鳜鱼一般选自然水域、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鱼选择3龄,体重1kg以上;雄鱼选择2龄,体重0.75kg以上。1.2放养:选择水源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亲鱼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3亩即可,水深在1.5m左右,亩放养亲鱼量控制在100kg以内。1.3亲鱼培育:亲…  相似文献   

9.
<正> 一、鱼苗培育成活率低的原因。(一)鱼苗质量差。由于近年来人繁亲鱼严重退化,鱼苗质量普遍下降。鱼苗表现为生长速度慢,抗病能力差,畸形苗多,直接影响了鱼苗培育成活率。因此,应重视亲鱼淘汰更新和提纯复壮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鱼苗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苗种培育是指将鱼苗培育到3厘米夏花鱼种。目前有以下两种培育方法:1、原繁殖池培育 原池培育又分两种做法:一是在亲鱼产卵孵出鱼苗后,让亲鱼继续留在繁殖池中繁殖鱼苗。亲鱼和鱼苗同池喂养,待鱼苗养到3厘米左右时,捕出移到成鱼  相似文献   

11.
<正> 每年繁殖期间,亲鱼损伤很大,直接影响着来年的繁殖。我们场1992—1994年期间,亲鱼每年繁殖后,有60%由于严重的打印病和满身的鱼鲺影响其性腺的发育,致使第二年无法繁殖。1994年后,我们经过分析和总结,加强了亲鱼的产后护理,从1995年至今每尾亲鱼年年怀卵量高,精液足,年产鱼苗是往年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加强亲鱼的产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场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鲤鱼在流水和静水中都能自然繁殖,但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多数是零星产卵,且鱼卵和鱼苗往往被鱼类或其他敌害所吞食,成活率很低。为提高成活率和有计划生产,现普遍都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本人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鲤鱼人工繁殖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秋季是亲鱼培育和性腺发育的重要时期,秋季培育的好坏,对亲鱼的生长和来年的性成熟及繁殖关系很大。根据我场的实践经验,必须抓好以下四点关键措施:一、亲鱼的放养密度 以亲鱼的体重计算一般每亩放养100kg~150kg,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黄尾密鲴2冬龄退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350—450克,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黄尾密鲴的雄鱼在性成熟期头部、鳃盖、尾柄、胸鳍等处“追星”较多,抚摸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浓稠的乳白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繁殖期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  相似文献   

16.
正一、翘嘴鲌亲鱼的准备1.亲鱼池的构建亲鱼池要求进排水方便,池体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宜。池塘中央安装有增氧机,以便鱼塘缺氧时及时增氧。放鱼前对池塘进行消毒,一般用生石灰100kg/亩左右,水深尽量保持在1.5m左右。2.亲鱼的选择选择3~4冬龄以上的亲鱼,要求亲鱼活跃健壮,体表光滑干净,无明显伤痕。雌雄亲鱼应在  相似文献   

17.
<正> 1、斑点叉尾鮰最佳繁殖年龄4—7龄,体重2—5kg。 2、斑点叉尾鮰亲鱼对饲料营养要求较一般鱼类高,蛋白质含量33%—36%,脂肪3%—7.3%,动植物蛋白比1:26,此外必须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 3、亲鱼产后培育必须加强,才能保证来年繁殖。在亲鱼产前和产后一个月里,每星期投喂一两次鲜鱼块,或畜禽下杂物,对亲鱼性  相似文献   

18.
<正> 革胡子鲶繁殖力强,但自然水体中产卵率、孵化率、鱼苗成活率均很低,要获得大量鱼苗,就必须进行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选择 应选体质健壮、体色鲜艳、体形丰满、发育良好、活动正常、无病无伤的亲鱼用于人工繁殖。亲鱼年龄最好在1足龄以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养蟹业的兴起,不少乡镇渔场失去往日的优势,一哄而上育蟹苗养河蟹。乡镇渔场的80%以上亲鱼被当作商品鱼出售,仅保留一些生产易、成本低的鲤鱼、银鲫等小品种。乡镇渔场亲鱼严重不足,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户育鱼种难购鱼苗,为了育好鱼种,不少农户不借长途往返花工费时求购鱼苗;二是过去不少小“卫星”育种场纷纷转产  相似文献   

20.
<正> 鲤鱼性腺发育和生殖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象草、鲢、鳙鱼那样严格,不论在江河、湖泊、水库、塘、堰都能产卵。 一、亲鱼的选择与饲养。亲鱼可从各种水体捕得。要选择2龄以上、背宽、体丰满、色鲜艳,无鳞片脱落和病伤的作亲鱼,雌鱼重1公斤以上(怀卵量约10万粒以上),雄鱼重0.8公斤以上。雌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