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郭超 《活力》2023,(17):187-189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状态,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但各工业大省的整体表现并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在原材料工业和高科技制造业逐渐成为提高各省工业增长的核心动力之后,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产品的产量不断提升,西部地区在金属材料、化学原料、能源产品等方面的发展呈明显上升势态,各地区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大部分地区承受的成本上涨压力明显大幅度提升,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成本上涨压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本文针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展开详细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各地区均有减碳目标,工业是碳排放主要来源,重庆工业减排有助于地区减碳目标的实现.数据表明,重庆工业碳排放占地区碳排放比重高,低效率的煤类能源占比过高.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善能源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今年以来,甘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工业突出问题,力促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上半年甘肃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6%,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目前,工业增加值在甘肃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高达45.38%,既是甘肃稳增长的核心动力,也是富民兴陇的重要支撑。为此,面对国内市场更趋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一点,通过以下数据可以表明:1991年到2004年间,经济平均增长水平保持在9%左右,从各地区的发展来看,东部地区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由52.65%上升到58.38%;西部地区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20.48%下降到16.90%.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是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提出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十五’期间,关键是抓好开局,突出重点。” 根据上述诊断,我们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应该是完成工业结构的调整。在深入研究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趋势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放眼长远和立足未来发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主动地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逐步确立并大力扶持和发展适合当地条件及特点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做好西部地区工业 经济的腾飞和持续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具本讲,对西部地区的工业,应该分成“能源、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工业”和“一般性加式工工业”三大部分,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并分别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工业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工业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未对工业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指出,西部地区工业企业应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提升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运输需求(一)工业化与货物运输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GDP中工业比重可能达到峰值。工业结构将由以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业为主导,向以重加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服务业也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大开发是一项壮举,不宜采取常规的发展思路,应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之所以在20年中,与东部地区拉大了差距,关键是它曾错过了两次有利的发展机遇:先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像东部地区那样利用对外贸易和外来投资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没有抓住国内“千元级”消费浪潮到来的时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市场导向配置资源。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发展缓慢还与其不良的经济特点和经营方式有很大关系。例如,产业结构资源型特征明显原材料、采掘业等基础性产品比重大,加工增值性产品比重低,企业以国…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山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0.
绿色投资可以通过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支持及对环保产业的拉动作用,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途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发展。文章通过对我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东部地区绿色投资的发展将抑制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等污染能源所占比重的提高,有助于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于低碳化发展;在中部地区,绿色投资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西部地区,绿色投资促进了煤炭等污染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人口规模及技术水平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当前,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平稳快速、优质高效发展。但多年来,西部地区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制约着工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对西部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揭示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化面临的困境,并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由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必森 《企业世界》2006,(6):29-29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今后国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再实行大面积、普惠制的援助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讲,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要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要高度重视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并在资金、政策和重大项目等方面,对中部地区的粮食主产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及贫困地区和老区发展等给予相应支持,实行有差别的援助政策。具体讲,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这种差别援助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工业生产逐步趋热,经济效益未见好转 1991年1-3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为51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其中,轻工业总产值为2555.3亿元,重工业总产值为2586.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和11.6%;全民工业总产值为3428.2亿元,集体工业总产值为1415.7亿元,其他类型工业总产值为298.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6%、19.5%和42.8%;在一季度的工业生产中,大中型企业产值为279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4.3%。比上年同期增长10.2%.3月份与上年同期比较,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六盘水能源原材料开发特区是国家实施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发展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上级的重视和支持。规划目标是兴建我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能源和原材料相结合的工业基地,其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的西部,西邻云南,北连毕节,南接黔西南州,东界安顺。市域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252万多人。由于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5.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是深化改革,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由之路.选择有市场、有效益的好项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现状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重点发展了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多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大部分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甚至超过市场需求,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能源、交通、原材料的瓶颈制约状况有所缓解.据资料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已处于明显升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加快,陕西中小企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十一五"以来的6年里,陕西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5%,增加值年均增长18.8%.2012年,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达到20218亿元,增长24.8%,增加值7128亿元,增长18.3%,高于全省工业企业平均增速,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9.3%,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实现销售产值增长29.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江苏企业管理》2010,(3):26-26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开局良好。1—2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2.9%,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高14.9个和8.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2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4.8%;重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70.6%,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18.
一、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是在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既是一个国家由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非农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过程,又是工业部门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的增长一方面促使工业部门提供的经济总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增加,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又促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资源不断重新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向边际要素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转移,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今年1月份数据显示,发电量和工业增加值下降速度放缓、甚至有所回升,部分省份金融信贷连续增长,为大规模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尽管进出口下滑明显,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直由投资来主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发展战略可分为五个层次 1.高科技产业。 2.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通讯和能源)。 3.基础产业,主要指机器制造业、电子工业、原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