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广星 《物流技术》2012,(23):136-138
物流园区的建设目前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介绍了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物流园区建设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最后对土地利用评价结果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物流园区的建设目前土地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介绍了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物流园区建设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最后对土地利用评价结果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现实国情、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省城市建设投资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我国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土地粗放利用现状,指出了制约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重要因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土地内涵挖潜不够且利用效率低,城市土地市场管理不规范等,最后提出解决对策,包括分阶段合理制定城市发展长远规划、大力开展城市存量土地挖潜、加强城市土地市场管理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陆红祥   《上海土地》2007,(1):19-20
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日见突出。因此,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既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土地合理利用与配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耕地量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科学研究的完善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己成为土地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将其划分为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两种类型。其中,内在动力机制主要由聚集效应机制和要素替代机制两方面组成,外生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导向与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城市土地就是在内、外在动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逐步从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政  苟仁芬 《价值工程》2010,29(16):143-143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其次从其发展历史概述了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并对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评价、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综合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为前提,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容积率、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在一定土地面积上实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性密集配置,追求社会、生态效益约束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目标要求进行了研究,并以江苏省为例,归纳总结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提出了实施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地细碎化是我国农业生产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本文在简要介绍农地细碎化概念及其成因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农地细碎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思考了在减轻农地细碎化程度过程中所做的探索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及市场等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地细碎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农村地区房屋测绘工作,在认识到房屋测绘对于减少乱占耕地现象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根据某农村实际情况,从前期房屋地籍图的修测入手,研究整套房屋测绘方法,包含平面图测绘等内容,明确测绘基本要求,最后,通过实践得出,借助可靠测绘成果能很好处理农村地区房屋产权测量困难较大等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15):10-12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基本资源。为扭转西部产业园区在开发中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城镇化不协调的局面,改变产城不融合、产业不衔接、用地不集约的现状,必须通过基于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顶层设计,实现园区、行政区和城郊农村在结构调整和集约用地两方面的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先后经历酝酿、尝试和启动三个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突破现有法律法规限制、制度体制障碍,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已经成为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在转型时期,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需要共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完善法律法规为前提,以扩大土地权能为基础,以征地制度改革为突破,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支点,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而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则居高不下。研究结果表明,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在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分配方式及建设用地与农民留用土地的比例,建立国家土地基金制度及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现状,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提出符合北京实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体系建议,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框架,保障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部区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紧紧围绕保护现有耕地质量、拓展新增耕地来源、提高新增耕地数量质量、市域统筹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提出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创新耕地保护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切实可行,相对于其他耕地保护模式更具有可实施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其他省市的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是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过程中率先对此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也是全国土地市场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和试验。当然,将地票交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公开推向市场,这项重大探索和创新还将经受实践的考验和检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建立和土地市场的发育,土地出让收入和相关税收增长迅速,催生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现象,并进而影响了传统的城乡空间结构。选取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财政的演进情况及其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土地财政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减少土地财政依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景 《中外企业家》2006,(11):96-98
一、农村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3%,2000-2005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到43%,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然而,在政绩压力的推动下,各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却掀起了一股“现代化大跃进”的风潮。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占用了大量土地。再加上大量的交通用地,土地资源大量流失,一场“新圈地运动”正轰轰烈烈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