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根据2003-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通过运用GMM模型,研究和估计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成正比,尤其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市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陈泳臻 《经济师》2022,(1):15-17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增长,短期内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从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影响入手,基于2015—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债务数据,构建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大规模举债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地方财政缺口和人均投资额对地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而贸易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4.
选取全国31个省及直辖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基于科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的财政支持对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金融深化理论,基于1995—2007年中国27个省的面板数据,利用STATA10.0计量软件及GMM方法,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各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中国金融的发展及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而且在当期往往表现出抑制经济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雁群 《经济师》2007,(9):87-88
十一五时期,无论从资源存量还是资源消耗方面来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来说都刻不容缓。文章在考察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进而对如何完善相应制度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1978~2009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农业TFP变动情况,然后考察了1978~2006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提升了TFP,其中经济性支出比社会性和转移性支出对TFP有更大的提升作用。此外不同性质的支出项目对TFP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理论假设,基于2000-2016年中国240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采用贝叶斯模型比较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在对多个空间权重矩阵与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考察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静态空间自相关随机效应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其他模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性,地理邻近地区增长方式会积极影响本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此效应在东、西部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明显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东、中部地区所受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197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GDP增速连续四年在两位数平台加速增长。很多国内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而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当前所出现的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正是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1990~2003年的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乃至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什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从经济增长依靠的主要因素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杨建功 《经济师》2007,(10):295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因素及类型展开研究,对提高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GMM)动态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0—2010年间相关的省际年度数据,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对财政收入增长有着正向的显著影响;而作为政策因素的综合代表,滞后一期的财政收入水平对当期财政收入增长的正向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选定与各地区发展相匹配的财政收入增长率,并把政策因素进行进一步细分,不仅有利促进该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为相应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相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分区域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增长及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1)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1990~2011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近些年呈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尤其要提高东部TFP增长水平。东部地区GDP增长率和TFP增长高度正相关(尤其是第三阶段),说明东部地区提高TFP增长对GDP潜在增长率有促进作用。(3)提高中、西部固定资本存量水平。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9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有正相关性.说明中、西部地区仍然可以通过提高固定资本存量的方式提高GDP潜在增长率。(4)提高劳动增长率。全国GDP增长率趋势值与劳动增长率趋势值高度正相关,提高劳动增长率也可以提高潜在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具体考察了1990-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拉动和工业化的带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出口拉动的特征最为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企业出口的削弱。过大的政府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1997年~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进入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房地产业企业进入的当期对就业增长产生较强的正向效应;(2)以后各期既产生正向效应,也产生负向效应,总体上来看正向效应较强,显示出较高的间接供给效应;(3)从长期来看,其影响效应近似呈U形特征,在第4或第5期影响效应最小。此结论与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房地产业企业进入的现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何敏  田维明 《技术经济》2012,31(11):90-95
利用1996—2010年东北亚国家的贸易数据,验证了出口多样化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出口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就东北亚单个国家而言,出口多样化与人均GDP之间呈U型变动关系,但就东北亚整体而言,这种U型关系并不明显;从东北亚国家的经验来看,出口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出口正处于从多样化向集中化转变的上升阶段,尚未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  相似文献   

20.
山西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生产力研究》2001,(2):99-100,105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运用实际资料,进行横向对比,说明山西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式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