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产负债表效应在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在此基础发展起来的资产负债表方法目前已经成为宏观金融风险分析的新方法。本文从资产负债表分析、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和宏观VaR方法三个层面探讨了宏观金融风险的识别和度量问题,提出要编制我国公共部门和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并进行宏观金融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新能源行业陷入困境。新能源行业的资本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若新能源企业大面积破产,将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以风电行业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代表,采用风电上市公司近年来财务数据和股票交易数据,利用或有权益法迭代计算整个行业总资产市值及其波动率,测算风电行业的违约距离、违约概率和信用风险溢价等行业违约风险指标衡量全行业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我国风电产业从2011年第三季度至今信用风险持续恶化,违约概率和风险溢价不断上升,违约距离越来越小,并且从2012年第一季度开始,风电行业的违约已不是小概率事件,信用风险溢价也超过合理上限,行业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最后,本文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从建立行业稳定基金、完善行业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管理好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利用资本市场银行日收益率指标为金融风险的代理变量,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传染效应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间存在传染效应一样,金融风险在中国国内各区域间也同样存在显著的传染效应。但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也同时表明,各区域间金融风险传染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双向影响机制,在风险较为集中的时期,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风险关系错综复杂,任何区域都是其他区域金融风险的Granger原因,此时金融风险在各区域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4.
5.
未定权益分析方法与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CCA),在汇集、处理与整合编制多方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层面的风险财务报表,测度了2000—2008年我国的宏观金融风险,并直观展示和分析了该期间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风险敞口的动态演变情况。本文在我国特殊的数据背景下,基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探索了测度和监控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具体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商业银行成长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外资银行的注入,也使我国区域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逐日增强。通过区域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概念、现状以及特征进行介绍,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区域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以山西省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确定旅游中心城镇的等级,按相应的等级进行旅游职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可按照中心城市确定旅游分区,发挥中心城市的组织和扩散功能;还应以城镇为中心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通道;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应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2010-2014年我国区域宏观税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状况,采用最小口径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分析区域性税负分布的总体状况.发现区域宏观税负没有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累进性,反而有向东部地区过度倾斜的累退性导向.经过对区域宏观税负的比较分析以及其背后的原因探究,针对现有的区域提出优化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心,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一份基本报表,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情况、做出相应决策。本文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解读其风险,紧接着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风险分析,以使企业能够利用资产负债表降低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洛模拟,选择GDP、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失业率、房地产价格指数、出口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三个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当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将会大幅增加;生产者物价指数、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对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对信用风险产生负向影响;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会在短期和长期对信用风险产生相对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区域经济理论的支持下,先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及度量指标进行了介绍,并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指标框架下对山西省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虽然资源丰厚,经济却相对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地区差异明显.运用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等指标定量地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借助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综合差异等分析工具进行区域收入差距比较、分析,得出自1992年以来山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结论.通过对区域差异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以2010—2015年浙江省开化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提出了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思路、编制框架、核算表式和核算方法,开展了开化县林地、林木、生态系统服务、森林资源资产和负债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编制了一套包含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果表明:2015年,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达到1 899.55亿元,比2010年增长0.90%,主要得益于林木和林产品资产的增长;生态破坏造成负债0.7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减弱。编制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为开化县开展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森林资源管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2003年10月-2016年9月的数据,选取了包括银行、股票以及外汇市场在内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化处理,并使用EGARCH-Co Va R模型测算各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最大损失以及其对整体市场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结果发现:(1)股票市场在给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的损失程度最高,其次为外汇市场以及银行市场。(2)根据Co Va R的计算结果,在给定三个市场最大损失的情况下,整体市场的损失程度存在一定的收敛。(3)ΔCo Va R和%Co Va R的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程度存在一定的趋同特征。但对整体市场损失程度贡献最大的依然是股票市场。在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监管机构之间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协调监管机制,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要进行有效的识别,防止风险的过度积累。此外,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市场预期,以防投资者出现过度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影子银行监管不充分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并造成了金融风险的积累.与此同时,具有逆周期调控理念的宏观审慎政策开始被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付诸实践.本文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纳入影子银行和宏观审慎政策的NK-DSGE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高杠杆的经营方式加剧了金融系统脆弱性与风险积累,对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信贷监管不对称会刺激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宏观审慎政策实施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包含影子银行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抑制影子银行的顺周期性,使金融调控政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用Bayes估计计算金融风险值,帮助投资者依据观测数据和信息对风险模型进行调整,使得风险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金融市场的风险状况,据此做出更加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生产技术要求不同的资金投入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公司可以通过选择生产技术来改变资本结构,从而管理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通过构造模型,考察了企业技术特征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并通过对广船国际股份公司短期资金投入行为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输入性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金融稳定概念引入传统的“三元悖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金融稳定性。本文系统梳理监管机构使用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详细探究作用机制,构建政策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降低输入性金融风险,缓解外部风险对国内风险的传导。拓展研究表明,政策对于控制外汇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最好,股票和债券市场次之;仅针对外汇跨境流动的政策工具效果好于仅针对人民币以及同时针对外汇和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工具;数量型工具对控制股票和债券市场输入性风险效果更好,而价格型工具对外汇市场风险防范作用更强;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风险的整体防控效果好于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可以强化风险防范作用。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