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小升 《黑河学刊》2013,(11):76-79
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及其后续事件引发的朝鲜半岛危机愈演愈烈,导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化与升级,目前尚无任何缓和的迹象。作为对朝鲜半岛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出于不同的利益和战略考量,对当前紧张的半岛局势作出了不同的反应。从目前来看,随着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从"朝鲜要不要发展核武器"转化为"朝鲜如何放弃核武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加,主要大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也在逐步调整。虽然当前朝鲜半岛危机演变为实际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其严重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同时也将对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解释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的关键。文章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观这一基本方法来分析美国在中东的国家利益,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美国在中东的政策、行为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中东,美国的国家利益包括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确保地区局势特别是友好政权稳定、保障以色列的安全、推进中东各国的“美式民主”改革等几个方面,但其根本利益只有两个,即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控制中东石油资源。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多极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题目。从多极化是什么,多极之间的关系,到多极世界的特点,今后的发展等,都进行了讨论。有些意见是一致或相似的,也有些分歧尚大,但对进一步研究多极格局的大国关系和新的国际秩序都有帮助。多极化是与过去美苏两级格局相对而言的。在战后美苏两个大国的两极格局宣告解体之后,多个大国的多极格局展现在世界面前。但多极格局还在合作和竞争中继续发展,估计到形成新的国际秩序还要相当多的时间。各大国都在调整内外政策以适应世界综合国力竞赛的潮流,世界的许多方面要随着局势的发展进行改革和…  相似文献   

4.
宋娜娜 《理论观察》2023,(12):106-111
唐朝建立伊始,收复中原旧有领土,恢复天朝礼仪体系就成为国家发展目标。百济、高句丽据有中原故地,二者攻打新罗,不断扩张领土威胁唐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百济、高句丽、新罗三个政权皆与唐朝存有朝贡册封关系,但具体而言却有所差异,这与当时的区域形势、三国不同的内部局势及唐朝对于朝鲜半岛三国不同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关系。唐朝对朝鲜半岛三国进行册封,三国的封号不同,体现了唐朝对于朝鲜半岛三国的重视程度不同,经略策略不同。唐朝朝鲜半岛统治策略、方略,不同皇帝统治时期及不同历史时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个发展脉络,唐朝廷的内部讨论,唐朝疆域的拓展有其特色。百济、高句丽系出扶余族系,为东北地区古国古族,新罗是三韩族系,朝鲜半岛土著民族,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有其正义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张爽 《黑河学刊》2012,(12):37-38
朝鲜半岛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北亚的中心,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核心,同时也是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关键地区。朝鲜半岛上的对峙从三大国鼎立变成了俄国、中国和朝鲜对峙美国、日本和韩国格局。对于中国而言,决不能放弃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不能接受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大的变动。中国的对策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以维护朝鲜半岛目前的格局和国家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6.
董彦 《中国报道》2011,(2):51-51
朝鲜半岛局势是当今备受世人关注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被称为典型的"冷战活化石"。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则是整个半岛问题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从日本殖民者降服之日起,美国就开始接手半岛南部,并在此后的60多年中通过各种政策影响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侯震 《黑河学刊》2010,(11):70-71
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源远流长,双方的交往不仅局限在朝鲜半岛政权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而且双方的交往还存在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与中国地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作为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新罗,与中国唐朝时期的东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渤海之间的交往,是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对外政策分析方面,研究者应该多视角、多维度地观察和理解一项对外政策。把有关身份及话语的理论引入对外政策研究,有助于拓宽政策分析的视野和手段。在对外政策的全部过程中,确定身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对外政策往往受到身份政治的驱使和影响。国家身份不仅是一种文化建构,而且还是话语作用的产物。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对外政策,有必要考察文化与对外政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在当代美国身份中有两个突出且不一致,甚至彼此冲突的表现——民族主义和"普世"主义。它们不仅体现在美国对外政策的话语及行动中,而且经常给美国对外政策带来错综复杂的后果。2014年夏季,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安全利益,美国决意对叙利亚境内不断扩张的"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实施空袭。但是,这一军事行动缺乏来自国内外机构的必要授权,也没有获得叙利亚政府同意。于是,奥巴马政府选择利用话语建构了一个更为"迫在眉睫"、"更为直接"的威胁——"呼罗珊集团"以及它与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联系,以便为美国主导下实施的这一空袭政策寻找到"合法性"和"正当性",为人们从经验上观察和理解美国对外政策如何受到身份政治驱使提供了一个最近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的性质和特点一、性质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都是阶级的政策。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体现该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是统治阶级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它的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具有对外政策的属性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大国的利益要素与权力互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利益的内涵必须与外部关系直接有关,它涉及到领土完整、民族生存、国家荣誉和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9·11”的发生,国家利益更多地超越了主权与领土限制,其边界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与发展余地,其目标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一种超越平等主权准则,并以新帝国统治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概念正在成为霸权国家的新理论依据。由于不同大国感觉到的威胁程度不一样,利益和权力所受到的挑战的范围不同,其内部政治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一些大国产生名义上的最高等级国家利益和实际迫切追求的国家利益的不一致。大国的利益有其排他性、兼容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权力是大国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大国追求的外交目标。利益与权力是相伴相随,互不分离;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的,即利益本身就有权力的内涵,而权力就是一种利益。  相似文献   

11.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艳 《东北之窗》2008,(9):40-41
朝方认为,李明博新政引发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但影响局势的不仅是韩国一方,还要看朝核问题有关各国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3.
李红岩 《科学决策》2007,(11):41-42
对外经济政策是一国对外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与制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它既是一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也是外交政策的经济部分。涉及到一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两个最重要的优先目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4.
朝鲜半岛与我安全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对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的可能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并着重阐述朝鲜半岛的关系发展对我国安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际体系作为行为体的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是中国实施对外政策的环境与舞台。在国际体系中,身份是决定中国的利益、立场和实现利益之途径的一个基本因素。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随着国力的增强,在当今正日益被视为一个"大国"。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大国参与国际互动有迥异的机制与结果,因此中国面对着双重身份的困境。事实上,中国被赋予的"大国"形象和外部世界针对中国所开始的权力政治互动,已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凸显了消极的影响。要破解这一困境,中国一方面需要从主观上认清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不同互动机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需要恰当解决客观上两种机制并存所带来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中,中国需要应对国际体系所内含的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建构等主要影响机制,适宜地开展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国只有利用体系的系统效应,趋利避害,处理好实力的发展与运用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战争与美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领土扩张、势力范围扩大和从全球获利 ,多与美国对外战争或军事干预紧密相关。但是 ,对外战争对美国有利也有弊。美国是否能圆成为新型帝国之梦 ,从而建立美国强权之下的“单极世界” ?美国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变化将对世界格局、大国关系和世界形势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实力继续增强还是走向衰落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续观察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自身的实力.2012年,越南的南海政策发生了新一轮的转变.越南在南海的主要利益诉求由原来的重点占岛扩海转变为重新划分海域,并积极拉拢域外大国,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越南转变南海政策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国家利益的变化和国家实力的差距是越南转变南海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北亚博览会的顺利结束,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受到更多关注,我国东北地区也积极的参与到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该区域的发展受到政治、军事、文化、领土争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近年来也积极地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朝鲜半岛局势也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一些突发事件、如朝鲜核试验、天安号事件、韩国部署萨德等,都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针对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蔺丽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如何看待2012年美国大选后的中美战略关系走向?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认为,由于奥巴马获得连任,并且在发展经济和处理国际关系方面都需要中国支持,中美两国领导人更替之后,两国关系会比较稳定。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贺力平教授提出,中美之间战略关系和过去大国间战略关系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经济关系,美国债务问题既有长期结构性原因也有短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西太平洋对中国实施的军事压制和朝鲜半岛局势的风云变幻,使中国在周边局势上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中国在本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即将过去,历史已经走到这样一个关口,中国的崛起必然遭到美国的围堵。对中国来讲是机遇更是挑战,中国需要战略上的同盟者。乌克兰危机后美欧对俄罗斯制裁不断升级,美俄在中东博弈激烈,给了俄罗斯更加看中和借重中国的理由。中俄之间在事关重大国家利益方面互相策应,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空前的提高,中国应抓住历史的窗口期,努力创造条件深化中俄经贸合作。在战略处境和战略利益相近的前提下,经济上互相助力的程度越深,两国关系越有保障。中国应努力使俄罗斯成为全天候的伙伴,以此推动东北亚格局朝有利于中国崛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