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6,(8):172-186
本文对已有基础设施测算文献中的偏误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统计口径使得2003年前后数据可比,重新估算折旧率和基年的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3%。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并且基础设施存量在资本存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东中西的比较显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基础设施在总资本中的占比以及基础设施产出比都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基础设施存量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且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于中部和东部。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存量已经较高,未来人口流出的背景下,应该减少对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倾斜。  相似文献   

2.
3.
4.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电信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电信基础设施刺激计划,试图借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然而,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电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克服电信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中国电信改革所引起的各省电信市场结构的外生变化作为工具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电信行业发展初期(1990—1999年),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以后,虽然移动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递减,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负向影响,说明由于用户萎缩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已经出现闲置征兆。本文研究结果对于重新思考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东盟各国的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发现中国东盟在机制、实体、人文三个方面未能实现便利的互联互通,提出要加强人文交流,实现人文联通,加强政治互信和交流,合理布局交通网络,创新投融资运营模式,来实现便利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工业发展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利 《经济管理》2001,(4):38-43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增加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基于这一事实,以及中国在十五计划中提出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本文在一个特定的成本函数框架中,即生产成本取决于工资、资本成本(以利率表示)和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价值,从基础设施对工业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成本结构的角度,实证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工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一般地,电力设施供给的增加将会减少工业生产的成本,而交通运输和通信则倾向于增加工业部门生产成本。(2)就电力设施而言,基础设施的供给是工业生产中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替代品。但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则比较复杂,它与劳动力是互为补充,而与资本互为替代。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6,(5):41-56
本文将全社会总固定资本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资本、社会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进而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对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年初值)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1981—2012年)和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1997—2012年)进行了完整细致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估计了不同类型资本的产出弹性,并对中国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非洲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成为非洲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和政府政策的努力方向。非洲各国已积极开展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帮助改善其基础设施状况。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将大力推动非洲大陆的互联互通,提出中国和非洲共同打造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网络,即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非洲区域网络,为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建设也需要由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机理,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2003—201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具有显著单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偏低;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单向影响,影响程度也较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之间具有双向影响关系。从提高产业发展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作用、扩大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199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GLS模型考察了中国国内贸易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降低了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地理阻隔,但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铁路网密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但公路网密度的提高却未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仍是影响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聚集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0912,介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得出的弹性值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3.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聚集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0912,介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得出的弹性值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影响范围超出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对全球的政治与经济版图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文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升级版与海上丝绸之路方略分析了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并延伸至中国、东盟、区域内大国和区域外大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博弈,以及我国产业转型、金融监管、政府分权对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制约。本文建议,在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要增强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互信、注重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对接,并且努力控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经济研究》2017,(12):46-61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8—2016年的数据整理发现,经济上升时,住宅用地价格与基础设施投资同步上升,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征税却反向变化,即存在地方税收政策的反周期现象;同时我们还发现,住宅用地价格在大小和波动上均显著大于工业用地价格。根据发现的特征事实,我们构建了一个反映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DSGE模型。在本模型中,地方政府区分了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用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并求解Ramsey最优财政问题。我们通过对模型的贝叶斯估计,从理论和数量上剖析了土地财政动态加速器机制,并发现这一机制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中国的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建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中国在这一方面面临的筹资能力不足和投资渠道不畅等问题。随后针对中国的情况,与日本和美国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村镇公共产品投融资方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笔者借鉴Dipankar模型,将外商直接投资引入到产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生产函数中,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在保持用于产品生产的资本一定的条件下,将引进的外资更多地运用于国内基础设施的积累,有利于产出的进一步增加.对我国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而需要将外资更多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收入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收入构成来看,农业收入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当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入手。中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到每户农民的土地面积并不大,在小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增加产出,减少成本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加农业收入,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也是中国与中东产能合作的重要构成。中东地区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开展国际合作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经验。本文在分析中东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与中东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合作模式,分析当前中国拓展中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中东国家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特点,提出中国企业未来拓展中东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