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后,亚洲“四小”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国际分工关系的发展引人注目。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形成的历史还很短,但其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地位呈现出跳跃式的变化,与美国的分工关系已从垂直型分工上升为初级形式的制成品水平型分工,而且这种水平型分工正向更高级阶段过渡。在50年代,亚洲“四小”对美贸易地位无足轻重。1955年,东盟国家对美出口占亚太地区对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亚洲“四小”占不  相似文献   

2.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世界经济的增长明显趋缓,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尤其是1985年9月五国财长会议决定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等等变局,对亚太地区贸易与国际分工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亚太各国与地区纷纷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空前加速了。日本将不得不开放市场,并且从“离欧入亚”的前景考虑重新组织该地区的分工。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经济迅速迈向自由化与国际化。东盟各国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上述变化标志着亚太地区贸易与国际分工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圈的设想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人认为,亚太地区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地区性经济圈不会建立。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圈短期内也不可能建立。但形成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垂直分工又是历史遗留的现实。趋势与现实的矛盾必然促使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关系趋于水平分工为基础,至此,经济圈才有可能形成。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亚太地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一种水平与垂直分工在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地区)交叉并存的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它对亚太地区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参与分工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服务的效率,增加了国际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为了“消费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市场与他人进行服务与产品或服务与服务的交换,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服务产品在分工与专业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与其因为交换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力量对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印度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印度250名企业家、国际学者和商人,将在今年6月19至21日聚集新加坡,探讨印度与世界,特别是与亚太地区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这个由印度工商总会举办的第一届“全球印度企业家大会”获得了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及新...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学术界出现了许多关于西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归纳西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历史,展望并论证西太平洋地区未来发展的分工模式。 有的文章含蓄些,把亚太地区国际分工归结为“亚洲三层次的经济结构”,即“配套完整的制造工厂型的发达国家日本;被称为‘四条小龙’的南朝鲜、台湾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8.
林珏 《亚太经济》2008,(1):118-120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和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联合主办的“世界经济中的两岸经贸关系论坛”于2007年11月10-11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祖国大陆与台湾的27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学者就两岸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对话与研讨。现将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一、新形势下的两岸关  相似文献   

9.
国际分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并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并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但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对贸易分工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评述,对于纠正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某些“误读”,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业已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加入 WTO后 ,中国将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分工中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的投资来源国 ,中日经贸关系对中国在 2 1世纪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很大。为了深入具体地考察两国间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 ,本文对国际上通行的有关测定方法做必要的修正后 ,分析了过去 1 0多年间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状况。分析结果表明 ,中日两国间国际分工类型在总体上仍以垂直分工为主 ,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比较优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明确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必须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为立足点,然后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在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所凭借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基础的具体表现,进而探讨了中国文化产业在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合作蓬勃发展。虽然,一些亚太经济合作设想将中国排除在其合作伙伴之外,但中国的广阔市场正在吸引亚太各国或地区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其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变过去闭关锁国或半闭关锁国状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建立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速了“四化”建设步伐。特别是逐步开放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内经济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带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核心地带,土地面积占亚太地区的近半,人口占亚太地区的70%余,虽经济实力还不很强大,但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千分频繁,特别是实行对  相似文献   

14.
宋泓 《世界经济》2008,31(6):79-86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所进行的国际分工,并不是两国之间国际分工的最优选择。这种分工虽然是众多可能情形中的一种,但是国际社会却没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这种贸易分工的实现,尤其是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最优贸易模型分析显示,贸易双方互有特长,并按照各自规模在消费支出比例不同产品上的国际贸易分工是一种最优分工。这种形式的贸易比较容易在发达国家之间出现。  相似文献   

15.
石强 《特区经济》2007,(5):12-12
<正>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将深圳建设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同主要贸易对象国与地区之间的国际分工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日本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亚洲“四小”同日本之间在技术和生产效率的差距逐步缩小,日本同亚洲“四小”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它们在产业和贸易领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加强,而且正在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数据统计显示,中日之间以产业问贸易为主,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但分析表明,中日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活动仍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这主要是由国际分工更加专业化造成的。我们应对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国际分工中,既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又要致力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转变为产品内分工,由于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形态也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品内贸易。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贸易开始形成稳定增长的势头,形成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日中间投入产品的国产化以及国际分工进行实证分析,并用数据准确表明中日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结果是,中日产业间国际分工逐渐向水平型国际分工关系迈步,但日本产业对中国的依存度很小,中日产业间国际分工依然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分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产品内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