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工程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首要目的就在于降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当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时被迫实行的扶贫迁移策略,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产生文化变迁.只有适应文化变迁的文化才能生存下来,文化的变迁导致了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的结果是文化变迁.生态移民对民族原有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旧文化因为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冲撞、重组、融合形成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新的文化体系.文化在变迁适应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粗略的探讨一下因为生态移民环境改变后文化的变迁与适应.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为了消减贫困,实施了种种反贫困政策。虽然这些反贫困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目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并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这种分布特征,加大了反贫困政策的实施难度。一直以来,反贫困政策的目标都是单独的一个目标,即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人口的条件。2000年,国家为了消减贫困,也为了改善环境,开始实施生态移民政策,这标志着反贫困政策的巨大转变,即从单独实施反贫困政策转变为把反贫困政策和环境政策结合为一体,同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依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生态移民政策对移民和环境的影响,探究生态移民政策在实施过程的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要实现大规模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到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态及移民自身方面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致贫、生态、稳定及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5.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文献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生态移民现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生态移民的定义与分类、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以及生态移民效果评估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推向新阶段,中央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移民,异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为此,国家决定,在宁夏、内蒙、云南、贵州四省区进行试点。这是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实施生态移民,特别是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至环境宜居新区,是摆脱生态贫困和人口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举措,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新时期移民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探索。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移民研究与实践进展分析,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移民的定位和内涵。围绕生态移民新区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生态移民三个环节,即原住地的生态修复、安置区的开发与移民的安置以及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了迁出区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的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移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坎儿井生态文化、塔里木生态文化、草原生态文化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及其对生态移民效益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移民与传统生态文化保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源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人口整体迁移过程.目前,源区迁移牧民正在通过政府规划,进行有秩序的空间转移.然而由于迁移主体是那些长久以来适应游牧散居生活的群体,加之迁入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因此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整合问题安置区自然负载增大,甚至可能出现草地进一步退化;在新的生存环境中移民的适应与发展,以及与原住居民之间经济利益协调;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及发展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疆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生态移民的特点、生态移民遇到的问题及生态移民工作进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可能会面临致贫风险、生态风险、文化风险、稳定风险及政策风险,只有正视这些风险,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吴旗县退耕、生态移民跟踪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吴旗县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结合试点县"。研究吴旗的退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对了解西部相关问题有一定典型意义。近年吴旗退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力度和方式方法均有很大进步。但如何稳定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仍未真正解决。与西部许多退耕区类似,减低当地人口压力是今后的必然选择。因此,利用城市化趋势,强化"东西部对口扶贫"机制中的对口劳务输出机制,加快西部贫困暨生态脆弱区的劳务输出,并依托户籍改革对其中符合条件者优先实现彻底转移,是今后国家西部生态战略、扶贫战略意义深远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生计转型适应能力,生态移民具有较低的生计潜力。文章认为,为了促进生态移民在生计转型生计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强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积累和培育、提高生态移民生计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生态移民社会安全保护体系、倾听生态移民的声音、合理构建旨在促进生态移民实现顺利转型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要加强对牧区生态移民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和拓展研究。对现有牧民适应性的研究进行比较总结,既能较好了解不同地区移民的适应情况,也能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晓毅 《开放时代》2011,(2):154-158
本文是对《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一书的评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文章对这项研究将生态移民放在一个复杂的背景中进行分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指出,现在面对的移民不同于传统的移民,首先是国家高强度的介入移民,移民不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国家规划的结果;其次,国家推动的移民不再是对自然的一个适应过程,而是一个人为的发展过程。在移民的背后所充斥的是有关发展和现代化的单向度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牧民生活成本高、生产技能差、地区缺乏产业支持、青海财力有限和生态保护困难五个方面对三江源生态移民高成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牧民生活成本高、生产技能差、地区缺乏产业支持、青海财力有限和生态保护困难五个方面对三江源生态移民高成本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生态村镇系统建设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三峡库区自然环境承载力弱,而三峡库区移民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农村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峡库区生态村镇系统的设想,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三峡库区生态村镇系统的具体内容包括生态农业、庭院经济、生态农户、生态村。本文最后建议在大宁河大昌镇和双龙镇建设生态村镇体系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生态移民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则是中线工程的关键,也是确保“一库清水向北流”的关键。而库区人口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势必影响“一库清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在丹江口库区实施生态移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论宁夏的“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宁夏“吊庄移民”即生存移民的弊端分析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其目标,提出了宁夏实行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进一步探索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