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基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测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水平,并从空间和结构视角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显著,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近年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程度上升,上游不平衡指数依次高于中游、下游地区,上游与下游间不平衡程度最高;创新性发展差异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成因,除此之外,地区内、地区间高质量发展不平衡还分别受到共享性、持续性差异的较大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水平近年有所下降;上中游不充分程度较高,突出短板在于创新性发展;与省会城市相比,非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协调性、创新性、共享性发展不足。因此,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既要重视流域民生共建共享与创新协同发展,实施差别化策略缩小各地区、地区间差异,也需提升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地制宜探寻地区与城市特色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旨在测算2013—2019年中国省际层面的平衡充分发展水平,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效应,探索数字经济是否能够缓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平衡充分发展有积极影响,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影响在不断加强,说明数字经济能够改善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相比较于东部地区和平衡充分发展高水平地区,数字经济在中西部地区和低水平地区的影响更大,说明数字经济对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局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提升本地区的平衡充分发展水平,也同样有助于提高周边地区的平衡充分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为数字经济改善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视角,也为探寻平衡充分发展的提升路径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进入后脱贫时代,我国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相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公共服务相对贫困、经济相对贫困四个方面,其产生的根源均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入手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机制.解决区域性相对贫困的关键是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消除农村相对贫困要依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通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公共服务相对贫困要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扣人群间的均等化供给.治理经济相对贫困的重点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除了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外,还要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分配、促进经济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正>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在广大学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已于2008年10月初评出并已通过公示,共有四部著作和两篇论文获奖。此次获奖作品是在初选小组评议推荐作品的基础上,经由评审委员评审并进行无记名投票产生的。评审委员会委员由发展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重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术刊物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和张培刚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  相似文献   

6.
7.
不平衡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动态计量模型研究跨期时间序列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并基于统计分析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学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影响世界的学科领域。中国经济学者在世界发展经济学的萌芽期、高潮期和退潮期都做出过重要的学术贡献。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性著作之一;费景汉与古斯塔夫·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的修正是继刘易斯著名的无限制劳动供给模式之后最有名的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的退潮期,中国学者继续寻求开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11.
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是对列宁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产物,是对“左”倾错误深刻批判的产物;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前进、夺取全国胜利等系统观点;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新道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在于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不平衡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不平衡实际的改变,打破平均主义做法,在不平衡的动态发展中追求社会更高层次上的和谐安定,致力于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微观化把发展经济学研究引入歧途。发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是长期动态演变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是结构性和综合性分析。西方发展经济学无法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期盼。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不平衡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情况,并分析了不平衡增长对不均等和贫困的影响。通过对家庭调查数据和官方加总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增长存在不平衡——区域间、产业间和家庭层面上,这表明减贫工作进展不平衡,若增长更平衡,减贫效果可能更好;另外,收入不均等程度也在提高。本文探讨了增长不平衡及其应引起重视的原因。具体讨论围绕"有利的"和"不利的"不均等两个概念展开——不均等与不平衡增长对公平性以及长期增长与发展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我们认为,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持有利的不均等——继续鼓励创新和投资,同时降低不利的不均等的程度,尤其是通过人力资本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帮助贫困人口参与市场。  相似文献   

16.
揭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指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几项重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创新驱动是破解中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市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①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②各省市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之间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在不同的平衡及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当平衡充分发展水平较低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当平衡充分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杜莉 《经济纵横》1997,(10):20-23
发展不平衡规律与我国的发展机遇□杜莉纵观世界经济史,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也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各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呈现出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国能否在国际大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壮大。随着柏林墙的拆除,东欧剧...  相似文献   

19.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平衡的发展是相对的,不平衡的发展是绝对的。毛泽东同志总结和创立了政治发展不平衡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和创立了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邓小平的经济非平衡发展思想是对毛泽东的政治发展不平衡思想的发展,也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建设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友展经济学诞生以来,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并逐步形成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争贯穿于发展经济学发展的全过程.本文考察主流经济理论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论述及其变迁的原因,并对二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